• 11

台灣人總喜歡俗又大碗,但為什麼國產車總是有一好沒兩好?


絕心無情 wrote:
跟大陸就別比了,拿Accord...(恕刪)

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在那邊高潮
贏得是一些後面的國家;有人排名比後面的嗎?
這現象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除了靠政府政策(向財團靠攏的政府),以及我們消費者抵制(不團節的我們?)以外,就是期盼本土自有品牌廠商幫我們出一口鳥氣(似乎還比國外大廠貴),除了這些以外,我想不出有什麼辦法解決

所以只能安慰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畢竟我們沒有籌碼!還是樓主有什麼更好的想法?

絕心無情 wrote:
這現象不是短期內可以...(恕刪)

我沒有那種資本
就算有想法也沒有用
台灣人民真的是有點可憐

GT_whatdoumean wrote:
近期CIVIC十代...(恕刪)




就政府養鹽董那麼久,養出一群廢材,產品硬體實力不提升,整天只會喊安全不安全,自家卻是國產偷最兇車廠

遠高飛 wrote:
就政府養鹽董那麼久,...(恕刪)

這樣說好像不太好
家人的安全為上是不可妥協,敝人寧可多花錢買進口車.

jicharlin wrote:
家人的安全為上是不...(恕刪)


+1 安全不能妥協

所以我花了近80萬買了進口的1.8主被動全標配

這年代買進口比國產的好,尤其是休旅車款,國產車跟進口車差不多價格卻掛客貨車牌,比客車稅金低還省了關稅結果呢?我寧可買進口車繳稅給政府也不想價差落入車商口袋
首先就是車廠都希望增加營收,整體獲利才會提高
一台車如果光只車輛的材料成本可能佔4成

那麼100萬的車他的材料成本是40萬
而50萬的車他的材料成本是20萬

不過車廠的成本中還包含很大一部分
生產製造,研發,營銷,保固,公司營運這些成本是固定差不多的
也就是說你賣一百萬的車這些成本如果是20萬那賣50萬的車這些成本其實也是差不多的
所以變成你賣100萬的車可以獲利40萬而賣50萬的車他的獲利就只有10萬而已
因此車廠都只能盡量能將車價賣高就賣高
想想如果一個車廠在台灣的年販售量是10000
他每台車只能賺10萬那他一年的獲利就是10億而已
請問這10億,可以支撐上千人的公司,設計研發,製造,改良進步的支撐嗎?
我是不知道夠不夠

所以車廠才會想盡辦法引導消費者
買他們獲利較高的產品,讓比較有吸引性的功能或配備加在高單價的產品,增加購買力
而不想你買他們沒甚麼賺頭的產品
台本的策略讓馬三銷售料暴增
如果要說對台灣最不友善的日商...基本上Honda跟Sharp絕對名列前茅...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