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高速公路車輛不多..幾乎不塞車的.
市區也還OK..主因是.機車也不像現在數量如此龐大驚人.停車位好找.
依照當時路況..還不會感覺到手排車不方便.
100Ps 手排已足敷上山..跑長途.
再加上油價低..
當時開車真是享受又輕鬆負擔.
記得很清楚 : 民國87年到88'921地震前..柴油價格=$14.5/L..
直到95無鉛汽油價飆破$33/L...壓力就感受得很清晰...
也開始對高速公路上的路隊長們越感冒.
市區開車是比耐心..又得膽大心細..機車多得跟蒼蠅似的四處飛竄..
偶爾開著W202上去拉轉清積碳..感覺自從全電子計費再加20KM免費後..
高速公路內線路隊長更多元化了...小發財..廂型貨..還好紅牌重機沒開放..
很羨慕德國Autobahn..單程200KM內我就是喜歡自己開車出差.
09'曾在UPstate NY.一般鄉道開車近10分鐘沒有一部車錯身而過..真是享受..
當然不是冰天雪地.
依台灣現有路況+速限..150Ps夠用了...多出來的HP.沒有跑道給我使用.
平常開車目地只是從A到B而已, 又不是比賽, 在速限內即使稍快這樣的動力也相當夠.
同意前面所說, 唯一要注意的是檔位配置, 最好能配置適當的6AT以上, 比較能平心靜氣的爬坡超車, 最好是1-4密一點, 5,6檔拉開作低高速巡航檔位用, 這樣就很好開了~ 或是乾脆搭個CVT也行:)
個人開過的舊車Terios 1.3 4WD 4AT 86hp/1050kg, 大概只有市區好開, 爬山或高速公路都要拉到三千轉以上相當無力; 但開Altis 2.0 cvt, 通常轉速都很少過兩千, 各狀況下的加速也都夠用!
Those good old days are gone.回不來了.
其實.以中山高北到南也不超過400KM.
依速限平均100KM/Hr計..我個人現在是沒那個體力持續專注高速駕駛4Hr免休息..
更何況..下匝道往往才是塞車的開始.
多出來的HP無處合法宣洩..就是浪費掉了.
真希望中山高部份平直路段也取消速限.(2高條件差:多彎.多坡.多風..)
200KM/Hr..新竹台中30分鐘就抵達..抽2根煙就到啦..
讓車速碼錶有多高(至少240KM/Hr吧)就能盡情發揮...多付點費用也甘願..
單程200km內...相信也不少人跟我一樣..就愛享受跟愛駒獨處對話..
超跑也才有合法長跑道...不浪費多出的HP..帶動車業商機..懸吊..底盤輪胎..
前提當然是..駕駛人行車素養要一併提升啊.
kny575066 wrote:
車上常僅坐2人=12...(恕刪)
kny575066 wrote:
車上常僅坐2人=12...(恕刪)
能讓人從甲地到乙地.
在此前提下.當然是安全至上...不用跟人比賽馬力..扭力..配備.
我本人駕駛車齡已達28年.
心得則是...在台灣開車不是享受.高速公路路況今非昔比.
本篇主題為動力研究.
記得約民國80年..我可以1700從墾丁上路..免休免換手..2300到花蓮check-in.
開的還只是88'4AT(95PS)天王星.
高速公路更不用說了...當天0900出發.台北台南當天往返.
那時候開車真是享受.
100PS就夠用了.
多年以後的現在..僅剩1HR Non-stop drive 的功力.
若以經濟觀點討論..100Km左右.
從家裡開車到高鐵站30分鐘..停好車..買到票..坐上去..1個小時就去了...
自己開車新竹都到台中了..到目的地..計程車隨便$3~500又去了.若去2~3個郊區..更麻煩.
若3個人+2件大行李..搭公車.轉捷運..下雨天麻煩..夏天太熱..
坐長途巴士是省下$5~600...但同樣..不方便...錯過末班車又多花住宿費用.
我的95'W202(L6.4AT)&01'A33(V6)目前高速公路約10~12Km/L..來回200Km=20L@$35=$700+$200(過路費)=$900...
若以160Km/Hr時速計(沒機會跑到..故概估)5Km/L=40L@$35=$1,400+$200
=$1,600..多費$700.
若多一個人則...賺$700*2=$1,400...2*$700*2=$2,800..最多3*$700*3=$4,200.
節省下來的轉車..等車時間更是多..
只要保養得宜..相信一半以上的車開1小時的160kM/Hr..游刃有餘..
當然..最主要因素仍是...駕駛人的行車概念&素養..
各位認為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