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請勿模仿以免板金凹陷

舞動的心 wrote:
不是要證明車子有多好,只是嘴砲一堆,不是事實的我們就用圖片來證明,現在進化到影片了
順便給有疑慮的人了解塑鋼鈑件的強度吧了~看看就好



用握拳後的肉墊來證明"強度"?
我的媽啊?也太太太科學了吧?
是用什麼單位的做功來施多少力?
人肉的反作用力又吸收了多少力?
這證明了什麼啊?
只證明了一個至今二個月 還沁在新車蜜月期的愛擁者,
幾個討論區證明自己用影片紀錄"拍撫"自己的白色馬五
如果把受壓力單位面積極小化,變成握拳的手中握了一支起子,再用端點去凸凸看,沒事才叫屌吧?

我剛剛模仿,用差不多的力道,握拳朝我的側腦勺鎚下去幾下,咦,好像不會昏耶.
那是不是我的頭殼比塑鋼強啊?
馬五真的是用塑鋼板件做的嗎?
塑鋼板件不是用在坦克車上的嗎?
賺不多但努力回饋社會 wrote:
用握拳後的肉墊來證明...(恕刪)


此影片並沒有要證明什麼,只想強調塑鋼的韌性強過與目前車子的鈑金
你用同樣方法槌自己車子的鈑金,看會不會凹陷再說

車體潰縮也要再車子的第一道防護之下才產生的吧!
沒有內鐵,直接用屁股吸收撞擊力道,只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吧了

現在哪台車子沒有潰縮區,哪台板金撞了不會凹,哪台板金不會破裂變形

車子安全在主結構上,但也是要有保桿來做緩衝,最後由車體的潰縮區來吸收

所以保桿與內鐵成為第一道防線,試問大家,以前車子的保桿都是用板金的,哪一個車廠都一樣

為何現在保桿要換塑料,我印象中我老爸以前的豐田車保桿就是鐵作的,倒退撞到電線桿,整枝保險桿掉落並且凹陷,也沒辦法板金了

現在車子保桿都用塑料當然都是安全為考量,包括撞擊與行人的安全

我能了解你剛買新車的喜悅感
心裡會告訴自己這車多好多好 這我都懂

看了你拍的影片都是有點炫耀的感覺

我剛手賤去敲我後車廂的同樣位置 敲到警報器都響了
也是一點凹陷也沒有耶(老實講 這種東西好像不能證明什麼喔?)
一般的鈑金或者塑剛都有其硬度
我踹我家洗衣機的塑鋼板都還沒破過

要不我改天來拍段拿鐵鎚敲後廂門的影片來
但是撞車時似乎不是小鐵槌敲幾下的力道喔

補充一點
就算倒退撞到行人...你的後車門好像也起不了保護行人的作用
其實樓主也沒有想證明什麼吧~
只是像讓大家知道馬5的後箱門是塑膠鈑件~
我也是現在才知道
因為我只知道第一台用塑鋼鈑件的是 寶獅307
不過樓主這標題似乎會讓人有誤會
壯 wrote:
其實樓主也沒有想證明...(恕刪)


你講的說法是對的,我並沒有要證明什麼

還有我的影片和圖片都是炫耀文

那其他車主發表的愛車圖文 也都是囉!

壯 wrote:
其實樓主也沒有想證明...(恕刪)


citroen在BX的年代應該就已經使用玻璃纖維做後掀背門吧!
其實咧 ,

換個說法來說 , 車身的鈑件用料的選擇無論是所謂的鈑金或塑鋼版 , 跟車款的相關設定都有所關係

各有各的好處 ,

例如: smart車系的車款 , 徹底地運用塑鋼版的好處 , 畢竟它各款的cc數都不高 , 因此塑鋼版有助於整體的重量和前後比重 , 但相對地它所擁有一體成型的車架 , 在發生事故碰撞時 , 塑鋼版也有助於吸收相對地碰撞力搭配可潰縮空間 , 達到保護駕駛人的安全性........

Mazda 5 的後門鈑件設定 , 我想也有它的用意 ,

1. 輕巧好開啟
2.以尾燈的設定來說 , 或許也是它選擇用料的原因之一

然而i-MAX的後門鈑件設定為鈑金 , 應該是後尾燈的設定為選擇因素之一吧...........

那哪一種安全咧 ?! 其實真正安不安全 , 我想必須在明年開始的撞擊測試後 , 得到相關數據和影片結果才有助於判斷哪一種設定安全系數較高............


我想業務的素質真的是需要有待加強 , 這也是為什麼汽車討論區總是偶爾會有非理性討論的發生............

撞看看就知道好不好了呀
我的audi被一台camry撞上..
尾巴對尾巴..
聽到"碰"的一聲..超大聲..
結果下車看,都沒事,有點小花..打蠟就看不出來了....
就這樣..
兩台都沒事..
古早以前的Saturn 土星車系, 車身"外皮" 就都是塑鋼了.

好處是不會有被門撞的酒窩, 以及小碰撞不會留下凹痕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