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台灣油價高,台塑去年又何必靠把油賣到國外來賺錢? --- 油價高不代表胃納量或需求量高,像歐洲大部分油貴的很(大部分是污染稅),歐洲油廠還不是有出口油,油廠生產有規模經濟的量,油廠出口沒什麼爭議吧,我沒說油價比別國低或高,只是還表達台塑在不同成本結構下,油價卻隨中油變動同一價,不合理的超額利潤而巳。
今天不管誰來做都會被說話吧? 只因意識形態…因為不是我找的人,所以我就反對。這樣台灣要對立到何"時?而且加油站也不只王永慶有做,還有統一及其他很多家啊。你覺得王永慶不好,可以盡量不去台塑加油啊。如果台塑做得不錯,把台塑弄下來有什麼好處?換另一個就比較好嗎?再來一個陳由豪、王又曾、王令麟?這些人是現在才污的嗎? 是現在才爆出來而已,而他們以前污的時候大家知道嗎?不知道…所以以前另一黨執政就沒污? 還是你覺得某團體再怎麼污都沒關係,而另一個團體就算沒污也要把它弄下來?
以前油價就沒漲過? 以前中油就沒賺錢? 如果以前台灣中油都是低於國際油價供油,那請問中油長期的大量盈餘是從哪來的? 這些國營企業的爛傳統官僚、爛攤子是誰留下來的? 現在有沒有在改? 回到以前的做法會比較好?---這位仁兄你會不會政治聯想太多了,我只是說政府在控制油品市場的方式不夠主動,沒提到王家不好,(我還特別把合法圖利寫出來,王家不太會作違法生意,只能說是高明的企業,合法利用市場地位賺取爭額利潤),只是公平會經濟部這些單位不太盡責,你沒看到最近總統去南亞科參觀,王永慶從頭陪到尾,六輕超額用水爭議就大事化小了嗎。
"油價漲大家都不喜歡,政府有做錯大家一起監督。但是別找到什麼鳥事就亂扯一通"。--沒看見你也有什麼建設性的建議措施關於"政府有做錯大家一起監督",從你的回文就知道誰比較會扯吧。
是默許!-----沒錯,您的國學很好,我只是懶得改,謝謝指正,如還有錯字請海涵
沒有壟斷阿!最早開放的時後一共有4家供油商可以上市(包括中油),
其中一家是要進口油到台灣賣,還有一家是那個財團我忘了,只是到
現在就剩中油台塑兩家.-----油商可"進口"是沒錯的,但可不可以申請開煉油廠我就不知了,好像沒那麼容易,台塑有其上下游整合的優勢,加上進入門檻很高(資本密集與技術),本土廠商有能力作的沒幾個(台聚當年是否有連合XX是聯合,SORRY,其它廠商爭取開煉油廠,我巳不太記,請記得的大大解惑一下),國外的知名油廠大多早有生產基地,應不會特地為了台灣這點需求量來台設廠吧,進口來的成本與銷售管道鐵定打不過台塑中油,當然就沒玩下去了。
你也可以去申請設立煉油廠,或是進口便宜的油進來賣,政府並沒有
禁止新成立的油品供應商,只是你來做有沒有那麼大的利潤, 就要自
己好好考量了,光罵沒什麼用,去搞點便宜的油賣給我們吧!----- 我沒罵誰,用語還好吧,只是表達我的看法"合法圖利",其實政府興商搞經濟,本來就是要提供一個有利廠商經營的環境,合法圖利是對的,但油價的聯合訂價,不同成本基礎下是有價格競爭是比較良性的。 你的建議也沒什麼建設性,我可以說光回罵也沒什麼用嗎? 看來台塑集團的勢力蠻大。 不想再觜砲了,打的很累。
scsb240 wrote:
要怪就怪政府莫許台塑...(恕刪)
我不知道台塑成本是否比中油低。
假設台塑或許有辦法賣得比中油低,但問題是沒人規定台塑的成本比中油低,就必須賣得比中油便宜。他可以賣便宜一點來搶市佔,或是賣同樣的價格來維持毛利。台塑要賣貴,它自然要面對市場的競爭。而中油如果不控管成本,導致成本比台塑高,競爭力就會減弱,市場上不就是這樣? 消費者總是希望買到便宜又好的東西。市場會決定價格,我們要維護的就是公平競爭的環境、防止壟斷而已。如果有聯合壟斷的情況,大家都會反對,沒什麼好說的。
當是否有聯合壟斷難以判定時,就只好以國外的價格來做參考評估。像Hinet被認為太貴,大家要求他降價,我覺得都是合理的。
我反感的只是那些把討論帶入過多的意識形態、用意識形態來判斷對錯,甚至誤導別人的言論;而不是反感批評政府、台塑什麼的。
您的憶測(圖利、六輕等)就是合理,別人舉的事實(王令麟等)就是聯想力太豐富。不跟著您的論點就是不監督,不然就是台塑集團勢力太大。是否雙重標準?
這裏不是政治版,你當然不會看到我批評或贊成政府什麼的,我只是就油價及討論內容發表看法。
以上不再回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