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uitnba wrote:好有趣的問題,我也有疑問有板友貼出法規上的限制,但主要是因為機車引擎在技術面上無法突破嗎?想想機車引擎的量產這麼多,應該很好分攤成本吧(我想法很單純 0.0) 印象中好像機車的一切東西體積都小所以很多東西很難做上去我就記得活塞環汽車的比機車的精緻很多這是以前在機車社時好像看過的東西有知道更多的大大出來解釋一下吧
與其說機車污染比較嚴重,不如說是台灣機車技術比較原始。目前台灣機車工業著重在排氣量兩百五十毫升以下,其中又以供油方式為化油器佔絕大多數。當然也不是說化油器就是污染元兇,只是化油器在調整燃氣混合比不像噴射可由電腦控制,只是很單純的機械式調整,至於如何調整多半是經驗之談,加上一般人根本不會去管這種東西,只要車能跑就好。混合比平衡一跑掉,隨之而來的可能是耗油、動力表現不佳、污染量增加等等負面效果,自然污染會比汽車來的多一點,畢竟汽車噴射技術已經行之有年,台灣的機車噴射普及還在學步階段。當然重點還是在機車工業製造商要不要去推動噴射,東西並不難做也不太佔空間,也不是太大的技術門檻,只是多了些感應器所增加的成本,會直接反映在銷售量上。畢竟,多數人的觀念還是認為,機車嘛,便宜能動就好,買那麼貴的有什麼差嗎?另外,二行程機車污染量不一定比四行程機車高,重點還是在調教跟保養上。
即使是化油器的引擎, 也是有可能調到很好的空然比, 不過個人猜測, 機車因該都是少了3方式觸媒轉化器, 所以NOx, HC, CO 排放量遠比汽車來的大.3方式觸媒轉化器的成本不便宜, 強迫機車裝上的話, 可能售價就不好看了.
Photobiotic wrote:另外,二行程機車污染量不一定比四行程機車高,重點還是在調教跟保養上。 二行程的污染量當然比四行程高畢竟四行程吃機油吃多了就縮缸二行程天生就吃機油,吃越多堙越大,車子越健康二行程的環保要靠耗材和調校,而現在車廠根本不教育消費者耗材要換,重點是完全不理對使用者而言也沒差,反正煙往後噴這算哪門子的環保?這也是出現獨步全球的五期環保的由來,真的單純為了封殺二行程而已
Akulamaru wrote:台灣的大眾運輸......目前大概只有台北夠格談這個吧 是啊~台灣的大眾交通運輸系統,真的只有台北縣市夠資格談這個,當初再高雄工作一年,沒有上班的時候,想去哪裡都很辛苦,後來就乾脆開老闆的車到處跑了...
ruriruri_i wrote:若以機車1公升汽油能...(恕刪) 用質量來計算效率,好像很有道理,但你沒事把1100Kg的東西移來移去做什麼?除了人的體重之外的東西,對人來說,都是虛功,要把人移動十公里,為什麼要帶著1100Kg的車勒?你為什麼不帶個20Kg的腳踏車?或者30Kg的電動車?更甚110Kg的機車?為啥同樣移動一個人,要多帶那一千多公斤?我認為這才是浪費
嗯要根本解決汽機車汙染問題大眾捷運系統才是王道有去過日本東京的人對於他們的大眾捷運系統應該都有很深刻的印象當大眾捷運系統完成民眾覺得開車騎機車的費用跟方便性不如大眾捷運的時候馬路上的機動車自然就會減少當然汙染就會降低
親愛的樓主,我騎機車上下班,偶而週末出去開車,我同意您的看法!雖然我並不知道到底誰的污染高,但是我覺得會這樣比較的人很無聊也沒必要。機動車輛比油耗,比污染。人的話分藍綠,分族群。同樣騎個機車都要分四衝程二衝程。看得好累喔。我是覺得既然此問題沒有確切的答案,拜託這些朋友,別再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