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請舉實例~如何證明車子的底盤是否優異?

過彎的表現好壞是可以代表底盤優劣,但不完全只是這樣,好的底盤但碰到生手無經驗的駕駛,一個錯誤的操作,還是會有翻身的機會,所以駕駛技術是不能排除的

以前也開了十幾年國產廉價老車,自然不敢去測試它的性能,只能說在法規內速度下,南征北討都還是安全。等到買法國車後,漸漸喜歡上山路轉彎的感覺,包括坐後座的小朋友及老婆,在幾次車聚跟車友去遶山路,修正以前錯誤的開車方式,以穩定速度前進且不任意踩煞車或猛加油門,在法車的底盤確實會讓你覺得開車遶山路是一種享受不是暈車受罪。

而我用相同開車方式,上班勤務有時要開老闆的QRV車載點貨,跑台一線龜山到迴龍的舊路路段,一路50~60km/h(包含過彎時也是相同速度),發現也沒甚麼不穩的現象,或許它達不到法國車可以到80~100來跑,但也夠用啦,再快就會被拍照超速啦。
"方法很簡單,找個安全但有高低落差的地方
像路邊、停車場、河堤公園斜坡等等
坡度落差越大越好( 但也別太誇張,以安全第一為原則 )
將車的一側停在較高的那一端、一側停在較低的那一端
然後下車,把引擎蓋或行李廂的門打開
如此高下即可立見...."

SORRY小弟資質駑鈍!
打開要看避震器上座是嗎?還是??
高低鄉差不多比較好是嗎 ?

MAZDA6 wrote:
SORRY小弟資質駑鈍!
打開要看避震器上座是嗎?還是??
高低鄉差不多比較好是嗎 ?


是指車體變形
車門打開之後差一點的會關不起來


不過用這看底盤還是怪怪的
這招檢視車體強度通常用來看 off-road 的越野車
一般來說底盤與車身分離的設計比較不會變形

在國產車&歐系車都未改車的狀態下,各跑一趟山路,應該可以瞭解
高速巡航下也可以感覺的出來(超過150km以上)
crb wrote:
到新竹安駕(舊稱三陽...(恕刪)


插花一下...
安駕用的車是韓系某牌小車
高速過彎會翹一隻腳的那種
可是高級班上到完開這種車也是要能閃得不錯...
所以這例子沒有很好...XD
喬志 wrote:
以前也開了十幾年國產廉價老車,自然不敢去測試它的性能,只能說在法規內速度下,南征北討都還是安全。等到買法國車後,漸漸喜歡上山路轉彎的感覺,包括坐後座的小朋友及老婆,在幾次車聚跟車友去遶山路,修正以前錯誤的開車方式,以穩定速度前進且不任意踩煞車或猛加油門,在法車的底盤確實會讓你覺得開車遶山路是一種享受不是暈車受罪。...(恕刪)

嘿嘿!我一直很想問這個問題,以山路而言,法國車是否擁有一種優勢?

之前開過幾次306,那種讓人很安心的感覺,讓我買下307,後來有點後悔,操控完全不同的兩台車...

後來(現在)開a7 3.0,看到不少人說這車的操控好,但是我覺得..307還比a7好些..

有沒有開過日本車/德國車/法國車的朋友可以來比較看看?
嘿!幫我擦大便的那位仁兄,Mobile01感謝您~
請問大大一下A7是指.......................??(十五字了嗎??)
謝謝~~
有新貨就要與大家分享..這是01的精神! http://www.wretch.cc/album/pokielin
小弟認為,主要還是得看當初設計的訴求.
歐洲車也不是沒有底盤比較軟的,國產車也不是沒有硬一些的.
歐洲較注重穩定安全也是事實,但也不是沒有以舒適為主要訴求的車吧!
小弟公司同時買過平價歐洲車及更便宜的國產車,年輕人都愛開國產車.
當時的歐洲車是VW的1.8 VENTO,國民車的訴求,就算輪胎用到還可以的P6000,卻還是沒有還可以的動力,更沒有好一些的操控.
反觀當時另一輛稍俱跑格的五代CIVIC 1.6,不論動力操控都好上許多,現在雖然報廢了,但也跑了43萬公里.
而VENTO現在是不捨得報廢,但也非常的爛了,很多東西都壞了沒修,目前只跑不到30萬公里.
另外還開過朋友的SAAB 9000,舒適版,操控也是根本不行.
OK~小弟只是要平衡一下,不要一杆子打翻一群車啦!
畢竟每輛車有他的市場跟訴求,定位不同嘛!
喬志 wrote:
過彎的表現好壞是可以...(恕刪)


這是測~車體剛性
跟底盤無關!
pokie wrote:
請問大大一下A7是指...(恕刪)


3000的七代雅歌!!!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