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ence_boa wrote:基本上呢,我是打死再...(恕刪) 那麼您打算用啥類型的油?半合成?礦物?我現用的是礦物型的油,有時半年不到就自己換掉,還用掉兩個便宜機油芯,還是照傳統的作法,每次只五張國父以內,不但便宜好用又沒事!
http://zh.wikipedia.org/wiki/無限級機油的適用性本條目需要被修正為維基格式以符合品質標準。 (2013年5月23日)請協助添加相關的內部鏈接,並使用百科全書的語氣來改善這篇條目。看起來像是一般討論區的文章,說法內容並不夠嚴僅,信不信在於個人。只是一般市售車輛怎會需要這種賽道用的頂級機油。另一個問題是很多賽道的東西未必全然適合於市售車輛,很多賽車幾乎可以稱之為"一次性"使用,該賽事完成後都會更新零件與重新調較,連機油也是下一次就會重新換掉,與市售車輛所要考慮的點和使用情況並不相同,各大油廠用於賽道與市售車輛的配方也完全不同,市售車輛追求頂極的賽道部品或是機油,到底是為了滿足心理因素或是有實際需要,就要問自己了。就如同前面有其他人所言,用了頂級的高價機油是否有增加幾匹馬力,或是提升了多少扭力,或是可以將轉速再提高多少轉的實際數據,還是只有感覺引擎特別滑順,感覺好拉轉耐操,感覺不容易衰退...等等無法量化的形容辭。大部份用這類賽車機油的玩家也只是一般市區跑跑,偶爾上高速拉一下尾速而已,而且要撐到5000才會去換油,與賽道的使用情形並不相同。我相信絕大部份只是滿足了心裡因素和那一點"開起來較滑順"的感覺而已。還記得很多年前有一款神油上市,剛上市單瓶要價1300多,用過的人都讚不絕口,馬力足又耐操,還要四處探聽那邊可以買的到貨,這款油的名稱就是Q8,但是現在在各大通路常看到特價199卻少有人去買。我不是說酯類機油和Q8一樣,我要說的是人的心理因素和感覺真的是很奇妙的東西。
您說的是『蓖麻油』嗎? 如果是,以下有一些小弟我的淺見與各位分享,蓖麻油是植物性添加劑,早期用來添加在二行程機油內,提升減磨的效果。也添加在遙控引擎的木精內,因為木精本身沒有潤滑效果,添加一點蓖麻油來提升潤滑的效能。植物性蓖麻油用在其他地方效果如何我並沒有全部試驗過,所以也不好評論。但是用在引擎內,我個人認為是不適合,原因如下:1.植物性蓖麻油添加劑在高溫情況下容易產生膠狀物,會黏死活塞環,吃機油問題會變嚴重。2.蓖麻油一旦在引擎內產生黑色或褐色膠狀物後要徹底清潔的話是必須拆引擎的。3.植物性蓖麻油添加劑耐用度遠不及全合成化學添加劑耐用。或許蓖麻油在其他用途上會比使用於引擎潤滑油添加劑更適合。賽車用油是否適合用於日常車輛?賽車引擎工作條件幾乎是高轉高壓高溫的情況下,因此一般賽車用機油黏度會較高、保護性及潤滑等各方面條件較好,當然價格也不會低。較高黏度的賽車潤滑油用在市售車輛最明顯的問題就是省油性,黏度高機件運作阻力較大,因此省油性遠不如低黏度機油來的好。潤滑油省油與否不是賽車考慮的條件!賽車考慮的是要保護引擎,能夠順利完賽取得好成績。再者,賽車通常比賽跑完整理引擎時就會換掉機油,萬一引擎嚴重磨損就直接換引擎。市售一般車輛不是說換引擎就換的吧。所以目的不同,選用的潤滑油就不一樣。市售車需要的潤滑油應該是可以讓引擎運作順暢,引擎內部乾淨,減少油泥積碳的產生,減少引擎維修費用,延長引擎機件壽命與耐用度。所以也不是一直使用低黏度潤滑油,隨著自己的車況選用適當黏度的潤滑油才是。一時的爽感,是需要用引擎壽命來換的!
silence_boa wrote:前幾天板上有位大大p...(恕刪) 我倒覺得酯類機油穩定性是最好的從加入新的油品到5000km更換時的數據都沒什麼變化酯類機油有分幾%,但不管幾%都很貴MOTUL 300v好用,但不耐用,建議3000km就要更換(廠車都跑完一場賽事就換)為什麼要穩定性好,從冷車狀態到正常,然後大腳油門,這中間保護性都要足夠至於會咬油封我就不是很了解,很多消息都是競爭對手放的油封算消耗品吧,時間到不是也該換了,誰管有沒有漏油
razatek wrote:您說的是『蓖麻油』嗎...(恕刪) 我也不懂為什麼低溫水龜一堆人想裝溫度這麼低,電腦會認為冷車狀態,這樣有比較好嗎?若沒有激烈操作建議原廠工作溫度就好賽事的產品要看是不是適合在一般道路上,不然都是反效果多片式離合器採下去真的會想哭.....塞車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