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玩音響時間不長,大概7年而已
樓主的發問,提到的是一般擴大機,會談到這樣的名詞
應該就不會是賣場便宜組合只強調PMOP的那種機器
一般家用擴大機最基本就是AV AMP,包括台產日製歐美大陸都有低階入門機種約幾千塊
此種一般擴大機多數設計並非8歐母,而是6歐母,一般他會標示不同歐母組抗下產生不同功率的差異
同一台機器,單聲道最大推力6歐母如果是150W,8歐母大約只剩130W
不同歐母數的搭配並不會造成燒機,只是匹配不同時聲音表現不同
5.1ch劇院經常有中置聲道和主聲道歐母不同的狀況,小弟家的主聲道8歐中置5歐
使用的AV AMP從Denon 1100、2801、Sony 798沒一台因為這樣而燒過
更不用說小弟兩聲道音響4歐輸出推5歐的喇叭
至於樓主的問題,您就放心的玩吧
汽車喇叭的設計和家用喇叭沒有什麼不同,小弟同樣玩過汽車當家用聽,自己作箱裝
車用單體基本以全音域或同軸兩種方式來設計,早期多以全音域,現代多採用同軸
小弟車上現在裝的Alpine SD系列也是屬於同軸的設計,高音可以作方向的調整
汽車喇叭只是多數純販售【單體】,而沒有【箱體】
嵌到天花板上同樣有販售PA用的單體,一對還是一顆800我忘了,但那設計原本就是嵌入用
放天花板的用意是將天花板當作無限帳版來延伸,只是發聲方向和正常聆聽方向成垂直角
較不能聆聽到單體所發出的完整細節,但相對的指向性會小一些,算是輕鬆聆聽的方式
至於單體規格,這樣說好了,規格歸規格,當測試方法不同時,規格結果就有差別
不是規格寫多少,你就聽的到多少,包括擴大機驅動、訊源提供、空間延伸、週波共振....等等問題
實際聽過比較準(您耳朵夠靈敏或經過一定訓練的話)
不過記住,車室空間是個比房間還要優秀的聆聽環境,所以裝車上會比一般裝房間內表現還要好
這情形發生在4歐母系統會比較明顯,8 或16歐母系統機率就小很多,我不是學電子的他解釋一些電流問題我不太懂,甚麼相同功率下4歐母的電流是 8歐母的幾倍........,這方面有請電子發燒友來解釋吧
George
CITROEN N7 2004 銀色
要JRDG、Goldmund、Burmester、Wilson、Ayre...等以上才算嗎?
不過最平民的Rotel、AMC、NAD,最低階入門縱擴基本都有4歐與8歐兩組輸出
當設計將輸出已經分流,接錯才會有導致電壓過衝燒毀分音器的可能性
但要燒毀全音域單體或同軸等無分音器設計的單體則較為困難
新的單匹配機種少,也多設有組抗匹配器,更何況樓主用的是一般縱擴
看一下亞瑟最入門的AU6500 詳細介紹網頁
輸出負載阻抗: 2~16Ω→內建組抗匹配器自動調整輸出,根本無須擔心任何標準歐母數的喇叭匹配問題
純後級也都有組抗橋接選擇,不同歐母數輸出負壓因設計的差異會有不同,沒有絕對比例
參考亞瑟R0.8<詳細資料> 和R3.0<詳細資料>
縱擴的R0.8→台灣定價18000
8歐輸出mono 80瓦,4歐則是mono 138W
純後級的R3.0→台灣定價65500
8歐輸出300瓦,4歐輸出620瓦
樓主真的無須擔心,安心的玩,不放心的話可以從Y拍上的一對800塊的philips 80800全音域單體玩起
→抱歉剛剛查了一下,那個麥家沒賣了,但有看到Toyota原廠全音域的車用單體400塊一對
如果您不知道配哪台入門擴大機好,成品機方便的話,小弟推薦Dared MP5
雖然採用推挽13W還是大陸出品,但是連S-520此等難以馴服的小傢伙都能搞的浮貼,實有某一程度厲害之處
對於音響有其他細節的興趣,歡迎到<MyAV視聽商情網>
要JRDG、Goldmund、Burmester、Wilson、Ayre...等以上才算嗎?
抱歉,這幾個牌子老頭不熟,看你口氣應該是骨灰級以上的牌子,如果這樣那要叫ROTEL NAD等情何以堪,這幾家雖是台灣生產,但畢竟在國際上也活躍二、三十年以上,說他們連有點水準都稱不上,是有點.....
樓主會問這問題,老頭會認定不是電子科系人士,很多事沒碰上之前當然不一定會理解為何許多人會在事情作之前先考慮安全問題。
為什麼車上用4歐母而家用是8歐母,廣播系統用高電壓100V/70V到喇叭端再用變壓器降壓,除了音響品質外也要兼顧安全,車用4歐母當然是因電壓已限在12V而音響主機體機又不宜太大,為取得較大功率只好採用4歐母,車用重低音為求更大功率有的還設計成1或2歐母的,為的是取得大電流來換取功率,別以前電壓區區12V無所謂,厲害的是大電流
我先前提到跳機狀況,我雖不是用非常高級音響,但也是德國某老牌子,喇叭是4歐母60/90W(今年剛滿三十歲),後面添購的也是同牌主機2X75W,但是是8歐母輸出系統,單以功率來看開一半音量是不可能過載跳機,結果是履試不爽,每試必跳機。一般觀念擴大機推喇叭是頂多推不動,但事實未必如此,所以標準擴大機是會作輸出保護迴路的,不然功率晶體很容易燒掉的
我的有點水準不是以它的市場售價地位來論,而是以它有沒有依據安全規範在作,現在很多產品為降低成本,常將看不到的保護線路省掉,這些保護線路與裝置平時除了消耗電力以外是沒甚麼貢獻的,這點跟車輛的安全設備是十分相似的,事前提醒往往會被歸屬為危言聳聽,偏偏現在這種現象越來越多
樓主要將4歐母喇叭坎入天花板裡,表示喇叭線可能會拉比較長些,如果沒作音箱,天花板上萬一有老鼠....等是一些不可預料的風險變數,採用4歐母喇叭是有點較高風險而不是能不能用的問題,如果不是用在天花板上當然可以安心的玩
MYAV是不錯的網站,有很多知識可以免費取得,樓主有興趣DIY,應該過去挖點寶,我也場去潛水偷料
George
CITROEN N7 2004 銀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