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強列推薦收看] 國家地理頻道: 偉大工程巡禮-德國高速公路

我也有看說~~~
我看在中午的重播~~~大約11點左右的~~~
也跟版主一樣~~~強力推薦~~~

我是看到後面才發現他們的高速公路真的超屌一堆良好的設計.
5%的傾斜讓高速公路的排水能流往外側車道.
然後外側車道的混泥土是採用透水性較好的混泥土讓水流往地底.
流往地底的同時,下面又有管路把雨水給蒐集起來以免有汙染到的水流到旁邊的土壤.
因為能傷害高速公路的並不是大卡車給他大力的壓過去或是高速的行駛.
而是天氣的熱脹冷縮跟雨水.

德國的混泥土的深度是向下70CM深的給他用下去.
還有美國只有德國的一半.
不過我比較好奇日本的.因為日本的道路狀況很優,之前去日本看車展真的有深深的感受.

而且像影片中的駕訓班竟然要花1500元的歐元然後你在到駕訓班學兩個月.
在考試這樣才能拿到駕照上高速公路.
更屌的是,影片中裏面有個學員把開200KM講的跟啥一樣輕鬆.
讓我有點傻眼.

不過國外很多設施都真的很優.
不管是設計 施工 品質 維護 管理 都很健全.
YangChen wrote:
又不是每個有高速公路...(恕刪)

去看這部影片,看人家的道路是如何設計規劃,如何做安全的配套措施,如何施工吧.
人家的高速公路路面厚度就比我們厚幾倍了.
努力編列預算多修補幾層,搞不好日後我們的厚度就超過德國,
George CITROEN N7 2004 銀色
我看到了!

(台灣有個名詞叫做喔兜敗~德國的高速公路叫做喔兜棒(autobahn)~因為,就是真的很棒!!)

呵呵!就連調撥車道的動態更換的告示牌的質感就很讚~~

不過節目沒有提到,德國高速公路的分段維修方式。不像台灣,如果遇到路面需要修補可能只會局部填補,或只修一個車道。德國他們則是分段維修,如果路面要重新鋪設柏油,則是整區統一施工,絕對不會有局部修補的情形。

前一陣子我們老師還有在課堂休息時間介紹日本修補柏油路的完工品質。修補後完全沒有高低落差,肉眼也無法分辨修補的區域(新舊無色差)回到台灣來,可想而知,輪胎不需用太好~扁平胎很容易掛了 XD

geog wrote:
努力編列預算多修補幾層,搞不好日後我們的厚度就超過德國,


說到預算...
有人記得那個46萬歐元的預算是指整條公路(一萬兩千公里)一年的預算
還是每公里/年就要46萬歐元啊???


Makii wrote:
說到預算...有人記...(恕刪)

是每公里
tonytony wrote:
是每公里...(恕刪)



五億五千多萬歐元....
兩千五百多億台幣...
這個維護費還真高啊~~
我也看好多次了
看了別人的好更突顯自己的不堪
為什麼他們能用如此兢兢業業的態度去完成這些國家建設然後揚名海外
而我們卻是數不完的弊案
看上影片說 德國的高速公路 平均厚度 有 70cm 美國大約 是35cm 我想我們的高速公路 有10cm 就不錯了吧 ORZ 差真多
scdgvrdgdgrfgwfwfdegrgthyjwsrwqESFRHYTJERYHRDGRG
個人在德國租過車,開過 Autobahn
說真的,開起來很舒服,沒有壓力,因為大家都很守法,尊重路權,甚少看到危險駕駛。
但是道路品質不見得比台灣國道好,有些甚至比較差,不過路網太密,本來就不易維護
台灣要進步的是人的觀念和心態,而不是道路本身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