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首先應該先搞清楚從哪裡採購原油?
就年報資料,說明多數來是中東及非洲,其中中東價格參考Dubai價格居多,非洲因距離歐洲近所以多參考Brent價格。
B.布蘭特原油的價格是現貨價格
就收集到的全世界原油有三個交易所,分別是:
1. 美國Nymex交易所 WTI
2. 英國倫敦ICE交易所 Brent
3. 中東杜拜DME交易所 Dubai
就訪問所得,所由原油長約或現貨價格全連結到以上現貨價格,只是連結方式有不同,細節沒問到。
但其中因美國自給自足,很少出口,所以WTI與台灣關係最低。
C.中油採購原油應為期貨居多
好像一半一半吧!
btw,你公式沒把公秉換公升
116Usd x 6.29(6.29桶=1公秉)x30(TWD/USD)=21.9元 ,其實公式中以內含除1000,將公稟轉公升了!只是沒表達清楚,sorry...
許多打著老百姓不了解的公式以及不透明化的計算方式,這樣子的壟斷市場價格讓百姓被牽著鼻子走,要我們不懂的貧民去相信說他們的利潤不多 購油成本居高不下,就我個人就不服氣這樣子的交易! 礙於必須所以才忍耐~
cmaccmac wrote:
非洲因距離歐洲近所以多參考Brent價格。
C.中油採購原油應為期貨居多
好像一半一半吧!
因為“距離近”、“好像一半一半吧”,大家在這嘴炮一下也就算了,不用太認真,你在論文裡不會真的這樣寫吧?光是無法確定到底中油是從哪裡買油、油價標準和買的是多少期貨,這幾點就足以讓你的論文失去參考價值,我也不懂你的指導教授怎麼會讓你做這個題目,他有足夠的資訊和經驗來判斷你的論述嗎?有打算請中油相當層級來當你的口試委員嗎?
中油的油價爭議巳久,簡單講裡面有不能說的秘密,藍綠執政也只拿來當選舉工具,從未解除大家疑慮,種種中油和國際油價走勢不符的現象引起大眾不滿,這應該是政府要出來講明白,淪落到我們要參考碩士論文才能釋疑真的是很悲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