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asoew wrote:改成馬力課稅你看油電...(恕刪) 改馬力課稅很正常啊, 歐洲很多國家都是這樣子平常用不到那麼多馬力, 買馬力低的車子就少繳一點錢馬力降低要不要減稅? 那你車子老了排汙變差要不要加稅?
芭樂B wrote:不論漲跌,重點是在同款車不同稅金... 這會造成甚麼樣的問題嗎?若真的確定依訂價課稅漲價之後還願意買單表是負擔得起這樣的稅金政府可以增加稅收何樂而不為跌價(你認為車商會這麼佛心嗎?)之後才願意買單表示消費者只願意或負擔得起更少的稅金不管怎麼看都符合公平正義
IF... wrote:這會造成甚麼樣的問題...(恕刪) 不,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只是稅金會有些許不同例如:漲幅1%至2%,Mitsubishi部分車系建議售價調整在這前後買車稅金可能會有差別,不過我想你說的沒錯,車商要漲價就自個去承擔可能流失客源的風險
個人比較希望的汽車稅金制度:(1)牌照稅:依車身長寬(即車輛佔用道路的面積)課稅,多佔空間多付費(日本的K-car,有許多方正造型,不增加車身長寬度,以高度換取空間)(2)燃料稅:隨油徵收,多用油者多付費(鼓勵大家使用比較省油的車輛,減少不必要的開車)傳統的CC數課稅,問題在於,CC數和車體大小、車輛油耗,不一定相關;用車輛售價課稅,就好像房屋實價課稅一樣,大家都會低報(先用陽春車掛牌,再加裝皮椅、音響...)
我也支持燃料稅隨油增收,雖然這樣我會增加很多支出,但是也才比較合理.開的多的車子就要多付點油錢和燃料錢.而且政府也應該認真的思考一下到底要如何處理一些老車(大於20年).牌照稅除了考慮以車價*x% 以外能考慮馬力似乎是很不錯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