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牢騷文]ARTC的實車碰撞測試實驗室到底在幹嘛?

雙安 預縮式安全帶...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跟美國一樣變成標配
台灣車商也不要昧著良心 說安全氣囊是不安全的 不好的
給消費者正確的觀念 至少 可以選配 買不起進口的 至少讓買國產車的人
有機會可以選配
嗯 我承認我發言不當, 是有些情緒性!
不過, 誰能說明除了當初啟用時那幾輛, 後續是不是還有繼續作撞擊實驗?

近年來各單位經費緊縮, 一個撞擊測試要耗費的經費之鉅, 是可想而知的!
ARTC 是財團法人, 經費結構怎樣我並不清楚.
是不是因為經費不足才讓該實驗室擺著不用?
還是因為撞擊後成果慘不忍睹而讓該單位受到壓力不能發表結果?
如果是受到壓力而有顧忌, 那這單位所做的一切是否具有公信力???
這一切一切是不是該有人, 該有單位說清楚?

不然耗費龐大成本造了一個這樣的實驗設備, 卻不能發揮該有的效用!
試著想想, 要是哈伯太空望遠鏡上去後只拍出第一張照片, 後面啥都不能做, 妳想全世界會怎麼看待它!

同理, 我們又怎麼看待 ARTC, 或者說, 看待撞擊實驗室!!
印象中記得很像是08年開始國產車通通都要送去做撞擊測試吧,要找當初的新聞才能弄清楚
可能是 沒有廠商想 出借車子 測試吧!!

ARTC 也沒錢買車 所以沒辦法測試吧 ...
My Blog http://blog.pixnet.net/woobigbear
WooBigBear wrote:
可能是 沒有廠商想 ...(恕刪)


ARTC也不會沒事就想測吧?? 沒事撞幾台來打分數給誰看??
我是猜測.....未來國產車種(無國外撞擊測試) 法規上會強制性要求送測,
法規上強制性要求送測, 我是指像是目前重車需經過送測才能領牌那種感覺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是國外給了五顆星的車種,國人看了看也不見得會覺得有五顆星
當然最後ARTC應該也是希望建立一些形象,讓送測這件事變成一種保證,象徵.
國人能給予肯定,車商也樂意送測.
WooBigBear wrote:
可能是 沒有廠商想 ...(恕刪)


可能是 沒有廠商想 出借車子 測試吧!!

ARTC 也沒錢買車 所以沒辦法測試吧 ...

我猜也是這樣,就是沒有預算

還有 繼Grunder之後應該沒有再測試過了吧?

台朔的matiz也有去撞過,相關新聞-->http://www.matiz.com.tw/news/news-20050620.htm
還有cmc的zinger也有去撞過,照片我也看過
前幾天新聞還在報許瑋倫車禍案件的時候...(第55頻道的新聞台)
有給大家看"車商撞擊測試"影片...

我沒看錯的話...
好像看到X-TRAIL的翻滾測試跟SAVRIN的撞擊測試(原來SAVRIN有氣囊???)

請問有看到這篇的人...
這是不是ARTC做的測試???
如果有測試...為什麼不願意公布撞擊結果???

ARTC 是否夠公平 公開 ? 從以前受測的車商 片面提供資料來看..就算 2008年有要求
是否 artc 會做到公平 公開? 還是說 車商如果撞的成積好就拿出來說, 如果測不好 就當沒發生 ..
如果有去過壑接觸過 artc 的大大 也告訴我們 , 那邊可以得到 國產車的 測試結果
看到以上的口水戰..
真是對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每一份子 深感惋惜..
許多人可以天馬行空的批評自己不甚了解的議題..
甚至於很多人根本只是為了批判而批判..
在此..本人深表遺憾..

小弟為某大學車輛研究所畢業..
研究領域為車輛撞擊相關之研究..
曾參予多次ARTC之實驗測試..

對於以上網友之揣測..
本人覺得應站出來替ARTC說些公道話..

對於各位大大所質疑之未能公開之測試結果..
因為車廠與ARTC均有簽署保密條款..
ARTC並不能隨意公佈其測試結果..
公佈與否取決於車廠..

以本人對於ARTC的了解..
撞擊實驗室使用頻率相當頻繁..
尤其近期為了撞擊法規進行如火如荼的測試..
樓上有位大大所指出的翻覆測試..
亦為ARTC曾進行過的測試..
台灣汽車生態相當嚴峻..
大家應該對於車輛研發工作給予正面鼓勵之態度..
而不是一昧的批評謾罵..

車廠對於自身所研發的結果..
絕對是將最好的一面呈現給消費者..

因為國外的撞擊測試機構..
皆是測試各車廠已研發好的新車為主..
所以可以全面的發表測試結果(如NCAP)..

且國內撞擊法規還在研議當中..
而ARTC還必須幫助國內廠商進行研發之工作..
因為國內所有廠商均無正式的撞擊測試場地..

所以..車廠會隨意把研發中的測試結果呈現給所有消費者嗎?

各位請別再壓縮ARTC的生存空間了..
畢竟它是目前國內少數可提升國家研發能量的一個場所..
鼓勵代替謾罵...讓我們台灣車輛研發的生態更好..
感謝大家的閱讀..
jhchang427 wrote:
對於各位大大所質疑之未能公開之測試結果..
因為車廠與ARTC均有簽署保密條款..
ARTC並不能隨意公佈其測試結果..
公佈與否取決於車廠.......(恕刪)


歐洲、美國的撞測中心都是隨機抽買車輛進行撞測。

所以公不公開應該由ARTC決定吧?
就算為了保護國內產業,需要給他們一些時間來進行修正,那也應該訂出一條Time line,或者一些特定的檢查點來讓大眾覺得ARTC是在積極的運作中,例如
2006年底要對所有車廠的主力車型作撞測,並公開部分不敏感的資料。
2007年中對所有的休旅車型作撞測,並公開部分不敏感的資料。
2009年以後公開完整資料。
類似這樣的一個排程如果有出來,就可以讓很多人把懷疑轉為支持,對吧!

如果像目前這樣一切安安靜靜的作,連一點點承諾或者保證都沒有,誰知道以後他是公平的財團法人,或只是令一個廣告商?

以後車廠做出來了就先賣,簽一下保密條約去撞測,然後自己選擇想公開的資料,賣個嚇嚇叫,往後的日子在慢慢改,這樣對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