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中油的購油成本中.噗噗.中油可不是買北海布蘭特跟杜拜的油喔.26%是跟西非跟84%忘了是那一國買原油的.查詢日期:2012/1/13西 德 州: 98.910杜 ....... 拜:109.840北海布蘭特:110.140查詢日期:2012/3/30西 德 州:103.100杜 ....... 拜:120.380北海布蘭特:123.150去查清楚它跟誰買油吧.購油成本卻拿北海布蘭特跟杜拜的價格來算.(因為這2個的價格是最貴的.但你又沒跟它買.卻以它價格來當成本油?)台灣人....你被騙翻了.
richwu wrote:中油虧錢肯定是人事成本問題, 一間年虧幾百億的公司, 還可以發給員工年終4.5個月, 現今裁員風席捲全世界有哪間公司做得到?找工作...台積電,鴻海,Google這些公司我都不想去, 我只想去中油工作就好了~~~ 簡單算一下錯了請炮小力一點按照幾位同學說的中油1.5萬人月新坪均9萬年終坪均算四個月要命喔54億
rick88 wrote:程仁宏說,中油實際購油68%來自中東,25%來自西非,剩下來自其他。他也曾不解地問中油主管,為什麼不採用實際交易比例金額,而要用一個假設的公式?中油主管回覆他,「實際交易內容為商業機密,無可奉告。」 通常我們說商業機密是怕被競爭對手知悉,不過中油作為國營事業,它到底在對誰保密?台塑石油?(台塑主攻外銷) 還是國外石油公司?(中油又不外銷),這個商業機密被公開了是會對中油有什麼影響嗎?黑箱就黑箱,講那麼多,連監委質問,還能拒答,這個國家病得不輕。
travel wrote:當初政府已有規劃隨油徵收但又以一大規理由去否決它或許當初時空的技術能力不足但多年過去了根本無心去導正 燃料稅隨油徵收這需要什麼技術能力?那其他稅是怎麼課的?一個最簡單的使用者付費原則都能壓著幾十年不做,是為什麼?還是只是拿來說我們油價巳經很便宜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