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台灣人別【瞎】了~

首先
Air Bag<---不叫"安全"氣囊,只是"氣囊"而已。
為什麼不叫Safe Bag?大家應該心知肚明。

再者
一個實際的情形,我有個朋友在NJ和另一台車對撞。
雙方約以45mile互撞(這樣大約就有90mile了一一"),我朋友的車是Nissan Maxima,對方啥車我沒問。朋友的車,車頭匱縮全毀,所幸駕駛座並未受到擠壓。Air bag想當然爾爆開。
人昏迷幾天,基本上是沒事。但是手上卻有Nissan的Logo
這是因為Air Bag爆出來時的高溫,將方向盤上的鍍鉻Logo加熱,直接碰到手臂,而產生的。這有如受到烙刑般的結果,倒是我第一次見到。(我朋友說,他打算要向Nissan收廣告費)。而這個,也可能會和Nissan有一點小小的官司要打,看看能不能拿點醫藥費回來(美國嘛,消費者最大。)

Air Bag 爆開,眼鏡會不會因為受到衝擊而破裂傷到眼睛,這我不清楚。但是,因為爆開的高溫造成手臂上有該汽車廠牌的LOGO烙印,卻是現實中發生的事。

不管有沒有Air Bag...大家還是開車要多多小心。
樓主跟討論的朋友都點出了重點

Soong wrote:
(恕刪)...
如果因為你太矮小或座位調整的關係而靠方向盤太近,
這樣確實會面對氣囊較大的衝擊力,
但是你也可能會因為靠的太近了,而直接撞到方向盤造成眼瞎。
...(恕刪)


bluesystem wrote:
(恕刪)...
安全氣囊動作的時候不是「打」在你臉上.....而是膨漲起來讓你整個人撲上去的
..............(恕刪)


氣囊的確有可能打瞎眼睛, 而理想的使用狀態就如同回覆的朋友講的, 完全漲大後臉剛好撲上去,

而問題應該就在於, 怎樣的距離是合適的???
請問這個距離有人知道嗎???
翻遍車主手冊, 也不見有對這個距離做一個說明, 國外的車種是否有這樣的說明, 我不得而知.

目前我的駕駛座位置與方向盤距離是依照之前的保時捷駕訓營教練教的,
坐正後手平舉, 手放在方向盤上緣, 這時方向盤上緣正好到手腕處!!
很多人都覺得我坐太近了, 但我覺得這樣我自己操作起來很舒服!
可是說實話, 我也不敢保證萬一氣囊開了, 我這樣的距離是 OK 的!!!!!
自己都覺得有點毛毛的, 因為真的挺近的, 手短一族的悲哀!!!

網路安全駕駛文章看過很多, 就是沒見過教人如何針對安全氣囊去調整駕駛姿勢的.
如果有朋友知道, 也請分享喔!!

mtsui wrote:
首先
Air Bag<---不叫"安全"氣囊,只是"氣囊"而已。
為什麼不叫Safe Bag?大家應該心知肚明。


果然又來了,這種口水已經聽了上百遍了

安全氣囊只是翻譯名詞,有必要在這上面打轉嘛

那老婆餅也沒有老婆,太陽餅裡面更沒有太陽

不好笑!!!

再次重申,安全氣囊就是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台灣廠商寧願把配備的錢花在DVD或是假木飾,還有什麼 Tobe 電子配備上

卻不願多給幾個安全氣囊,真是搖頭

那至少也做選配,連選都沒的選!!

那個立法委員把關稅降到零,讓一堆進口車進口打死這些國產車

我就投他

去數一下寶獅407 有幾個安全氣囊!! 12個

還沒看過已做動的氣囊...想問一下,氣囊做動後的狀態...
1.方向盤那片氣囊的蓋子應是飛出來的嗎?還是打開的方式?
2.副駕手套箱上面那個氣囊蓋子,是飛出來,還是打開?
以上,若蓋子是飛出來的,那它是和氣囊成一體的(氣囊的一部份)? 還是獨立的?
純好奇問....
ps.已經開始有火藥味了,希望鎖文前可以得到真相
kmj1 wrote:
還沒看過已做動的氣囊...(恕刪)


是打開的, 不是跟氣囊一起飛出來!!

要是有東西在上面一起飛出來, 那肯定更慘,
就像電線桿也一起加速飛向你了!!!
所以原廠都會加警語, 在氣囊上頭不要放東西,
可是我覺得應該是在氣囊會爆開的範圍, 都不要放東西!!!!

這裡有作動的樣子, 還挺好笑的....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537686963646486914&q=airbag

這裡有氣囊爆的威力, 約 1 分 45 秒處!!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3488667677878717595&q=airbag

再來一個...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3488667677878717595&q=airbag

結論, 威力真的很大,
但是, 外國人也真愛玩, 這一個好貴不是嗎?!


kmj1 wrote:
還沒看過已做動的氣囊...(恕刪)



之前看Discovery的節目有介紹Air bag,
他是說在氣囊蓋上會設計有一個極小極小的"洞",不知這樣描述是否正確,
但就是氣囊作動時,會從這個承受力最小的地方衝出,
節目也有影片,但影片示範的是副駕駛座的,
至於駕駛座的是不是整片蓋子飛出就不清楚了,

但...想也知道一定設計盡量不會傷到人,不然還得擔心氣囊蓋子往臉上砸過來,
開車會不會太辛苦了...
我有戴眼鏡 我跟人對撞過 我的車有氣囊 對方沒有

氣囊有爆 我人沒事 但當時沒有繫安全帶的習慣 所以我因為向前懷而去踢到腳指

對方的頭 砸破擋風玻璃 他有戴眼鏡 不過他的鼻子先歪掉整個都是血

經過這一次 我家買車後續買了3台車 沒有6顆氣囊的 不考慮 當然 舊的車還是要繼續開啦

也沒有堅持到全部換新

也許有人因為氣囊反而受傷 但我相信有更多人因為氣囊而獲救

但我也不否認 有人發生大的交通事故 沒氣囊也依舊安好

我不管別人怎麼說 但我自己可不想賭那不會出交通事故的機率

以上是小弟自身的一點經驗

順帶一提 班上同學有英國人 之前一起出去玩 他坐後面 很自然就綁上安全帶

他說他已經習慣了~~~~

我也要來養成種習慣~~~哈哈
土撥鼠 wrote:
是打開的, 不是跟氣...(恕刪)


我看過focus的氣囊暴開的樣子, 氣囊會衝破方向盤前面那塊爆出, 那塊東西不會直接打到駕駛人.
土撥鼠 wrote:
樓主跟討論的朋友都點...(恕刪)

GOLF 1.9TDI
車主手冊沒記錯是寫
駕駛人請離方向盤25CM以上

趴在副駕駛座的氣囊蓋上
或是開車姿勢很怪異抱著方向盤開
出意外都應該是使用者操作不當

說氣囊會打到人瞎眼或是腦震盪基本上都是台灣車商沒良心的說辭
氣囊生產數量最大的國家應該是瑞典
供應全世界各家車廠使用
氣囊都經過測試..確保不會有錯誤的動作
體型跟我們相似的日本
駕駛座與副駕駛座雙氣囊也幾乎是每台車的標準配備

且氣囊作動也如樓上的網友所述
早再你還沒開始往前移動..氣囊已經充氣完成等著你
安全氣囊如果沒有配合安全帶的使用

萬一發生碰撞還是無法有效的降低傷亡啦

反之 如果有配合安全帶使用

效果絕對的是肯定 無庸置疑

建議如果要台灣人別"瞎"了

正確的行車觀念一定要有

畢竟安全氣囊這種東西是屬於"被動防護安全"項目裡面的配備

就是萬一煞車來不及要撞上的時候

除了車體結構與安全帶的保護外

安全氣囊就屬最後一道保命的防線了

瞎了眼總比沒了命好吧

還有市售車其實現在有很多車種都有配備"安全帶預縮裝置"

這東西是跟安全氣囊一並使用的

它可以在安全氣囊爆開的瞬間將人體往後拉8-15公分左右的距離

為的也是減少人體與安全氣囊的親密接觸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