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轉彎速度的極限

差不多開到輪胎哀哀叫就不要再快了...

因為輪胎叫了自然就會怕了
lindijiun wrote:

基本上就是開到輪胎吱吱叫...(恕刪)


我都未試過玩到輪胎吱吱叫...看來我很安全
seanlam1234 wrote:
可以知道自己車子轉彎...(恕刪)


同一個彎道一次加10km下去試 我試過最高是單向雙線道小於90度一點 時速60 輪胎嘰嘰機 不過還沒打滑 方向也還沒失準

最好不要下雨天試 之前有次下雨後搶黃燈 結果轉向不足 嚇死了

tony93 wrote:
看彎角度吧.
我常用120轉45度左右的彎.....
因為最近這常下陣雨,早上沖完車就去跑跑甩乾它........(恕刪)


我對於有人敢洗完車
用跑的方法甩乾比較欽佩...


這台車真可憐...
仔細看應該很多小水漬痕吧
除非全車包犀牛皮
還是您用DIW洗車....

Blues is easy to play, but hard to feel. - Jimi Hendrix
北宜一路60以上(包括幾個大彎)我還ok...
但我家男傭開到70過幾個大彎時輪胎就開始在吱吱叫了...
尤其是對向有車來~為了怕對向有車太靠過來,角度切的很硬時特別會叫....
我用的是MAXXIS的IPRO...很好奇如果改回16吋輪胎會不會好一點壓?

所以我也很想知道...我家小黑的極限在那裡?
彎道一次加10km/h真的太強太猛太危險...
請慢慢用3~5km/h去嘗試,根本還抓不清是不是接近極限,同個彎道一次加10km/h是很危險的
就算換組很好的胎,轉彎的極限可能還加不到5km/h
除非寬體、跳數級大尺碼、定位角度...等,才會有很明顯的提升
換個角度想,100~0原本的輪胎假設煞停有40m,換組好胎之後110~0確定一樣能保有40m的表現嗎?
那不是肯定的東西而是很未知的東西.......
一個數據讓各位參考看看,100~0原本的輪胎假設煞停有40m,150~0煞停的距離就會暴增到100m左右
輪胎升級抓地力增加,但彎速更高時更大的物理慣性,同時也吃掉了提升的抓地力
所以輪胎一般的升級對過彎極限的提升沒有想像中巨大,千萬不要以為一次能提升個10km/h的彎速

另外很多人都提到了,這種問題條件空間太大
什麼彎角、彎角圓心半徑多大、彎有無左右高低側、上下坡度...等等,不是討論同一個彎都講不準

也許可以先測定點畫圓,最大橫向g值,但用多大的圓半徑來測,我也不是很確定,因為版本不只一種,比較有印象的大概是用30m的圓半徑,開始偏移時順便能知道車子本身基本的轉向傾向
一般原廠房車的最大橫向g值大概都在0.7~0.85這一帶,除了懸吊調教之外,原廠配胎也佔了很重的因素

seanlam1234 wrote:
可以知道自己車子轉彎...(恕刪)


撇開駕駛技術
不同彎角
不同底盤
不同輪胎
不同路面狀況
等等
速度都會不同
我都開到輪胎叫之後...
就差不多固定速度了!
只是上次還是衝快了點~
感覺到四個輪子一起滑了0.x秒...
一瞬間有種難以形容的感覺
另一次就更刺激了...
開到方向盤放開還會繼續向左彎(小March)...
那次有嚇到~
感覺先把車子摸熟了再來考慮過彎極限吧!
個人的心得是

想要摸極限在哪裡

不要用進彎速度去摸,一出錯就 咕溜~~滑低呀~~出局!!

應該是在彎中補油門

最好的入門測試地點就是"交流道"

單向,沒路口,路面寬,容錯率高

但是要注意路面接縫處的鐵片
livevil wrote:
我對於有人敢洗完車
用跑的方法甩乾比較欽佩...


這台車真可憐...
仔細看應該很多小水漬痕吧
除非全車包犀牛皮
還是您用DIW洗車....


別逗了,
我車上有灰塵就全身發癢.

是下雨天或陰天才到自助洗車用高壓沖一下泥砂.
一個禮拜最少給人洗兩到三次,
剛剛才洗完說~~~~

鍍個膜,洗的勤.
一點G力就把水珠甩開了.
你很內行,這就是我防止水痕的方法.
我連車庫的水龍頭都單獨裝除水垢的過濾器.
這樣這台車很可憐嗎????

是有點可憐,兩天就被洗一次.
水痕沒有,洗車太陽紋倒是不少,
只好三五個月來個鍍膜拋光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