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y30 wrote:記得不要用熱水直接潑上玻璃...天氣冷有裂的可能冬天記得車上要放幾個東西 (小弟以前住WI and MI) 所以遇到的冷天氣可多了1. 毛毯 (你難保車子不會壞在哪裡, 碰巧沒人的話毛毯就用的上了) 記得一定要放, 有時這可是生命攸關的事, 另外提醒一點, 若冬天在暴風雪的野外拋錨, 千萬不要一直開著引擎吹暖氣, 曾經發生過因為風雪把汽車圍起來, 結果變成一氧化碳中毒.....就買單了.
東部真的很冷說........你的車應該都會有"Engine Block Heater"...一般來講都是在天氣很冷的地方給車車用的配備...我不知道華府那邊有多冷...但是我朋友住在Toronto,冬天有時候會冷到-20C說....
lin8810 wrote:小弟人在美東的華府這...(恕刪) DC比起小弟住過三個月的OH Cleveland 還算南邊;想起今年四月每天上班開車出門還得鏟車窗上的雪... XD雪地開車真的要慢& 小心...像我是都等鏟雪車出動後才敢再上路... :~
說真的...樓主不用太擔心...DC 不會太冷的..雪也不會太多不知道你的車有沒有ABS? 有的話..記得打滑的話..就大力踩下去..煞車會發出奇怪的聲音(卡...卡..卡)..不過那都是正常的.....
在東岸開車,冬天到了,就不要省錢用四季胎。買一組好一點的雪胎喔! 當大風雪來襲的時候, 看到路上一堆人滑走,卡死,你就會很感謝自己買了一組好的雪胎!還有車上最好準備手電筒,雪鏟,還有刮玻璃的工具。雨刷水,最好去買有 Anti-Freeze 的。Rain-X 挺優的。現在有些車的雨刷水都有加溫,噴出來都是溫溫的,也有幫助。東岸開車,最好還是讓車子暖一下再開,一方面,讓暖氣將車內溫度拉上來,二方便,開暖氣讓車內不會那麼多霧氣,不然剛開始的時候,一定滿車霧氣,很危險的。車子地毯最好去買橡膠墊,最好是那種有凹槽設計的。不然你一上車,鞋子上的雪一溶化,你的車內地毯很快就掛了。還有呢,如果是常常下雪的地方,通常都會有粗鹽灑在地上。車子要常常去沖一下底盤,不然很容易生鏽的。就算有買防鏽處理,還是不太夠用的。總之,剛開始在東岸生活,開車的技巧,打滑個幾次,大概就會領悟到了。如果真的怕的話,找個時間,半夜跑去空曠的停車場練習一下,切記,要注意地上有沒有那種凸起來的障礙物,不然玩過頭,等下撞到東西可不好。
suzuki7 wrote:DC比起小弟住過三個 OH Cleveland...(恕刪) 哈哈,總算遇到和我待過相同地方的版友!我在 Cleveland 住了快兩年('93~'95),鏟冰除雪到還好,至少車子是靜態的。最誇張的是有一回在高速公路上遇到 Sleet (凍雨?),雨珠滴在前擋立刻結冰,雨刷也刷不掉,簡直變成毛玻璃!只見不論車輛大小,紛紛緊急停在路肩,下車刮冰。
如果下sleet或freezing rain 那也只好把熱風開最大瘋狂轉往前擋吹同時開冷氣避免車內結霧 (就是把溫度調往最熱 但空調的冷氣也要打開)然後減速慢行囉冬天開車大概是大鏟和小鏟/小刷要各買一隻除非停車都能停在有garage地方可以遮風擋雪 不然總是有機會要用大鏟子把車子從雪堆挖出來小鏟/小刷用來除引擎蓋 車窗 車廂的雪和冰會用上有老美朋友建議在車廂裡面放一桶砂 除了增加車重避免打滑之外 必要時可以灑在輪子前後讓車輪不會空轉 這樣才開得出來然後胎壓也要定時檢查 因為溫度有時候劇降 胎壓一下子就不夠了小弟自己又遇過前一天溫度還有60幾度 胎壓快30 懶得馬上打 想說週末去加油在順便打沒想到出門開個會回來遇到大風雪 溫度降到30 結果一個車胎就扁了好在小弟是AAA會員 打個電話人家就來幫忙結果車胎沒破 只是因為一開始胎壓不夠 氣溫降低胎壓更降 結果裡面的氣就漏光了所以最好也買電動打氣機備而不用 跳電線最好也要準備一條說到AAA 如果開車開得多 又喜歡到處玩 加入會員很划算免費的地圖 很多景點和旅館都有打折 租車有打折 連行動電話也有打折如果駕駛座有加熱椅墊可以選購 一定要選 這錢實在值得花每次冬天開我自己的Camry 屁股都會冷得吱吱叫 常常凍到不知道蛋還在不在有次做朋友的BMW 最陽春的325 就有椅墊加熱 可能只要二三十秒屁股就暖烘烘 再三五分鐘大概就可以聞到肉香了
說到AAA要注意AAA的服務是有次數限制的, 但是廣告裡卻沒提到之前的爛車, 行車電腦固障常常就這樣顧路本來以為AAA的會員服務是不限次數的 就卯起來給他用結果叫修幾次以後 服務人員竟然告訴我使用次數超過要另外付費後來回家仔細的看了一下合約內容才在一堆密密麻麻的條款中看到... 還有 冬天開車真的要很輕柔尤其是剛下完雪的路面, 路邊到處泥濘的時候有一次停紅燈在快到路口剛要開始踩煞車的時候剛好壓到一個雪塊, 然後車子就這樣一直滑...滑...滑到路中間才停住嚇的我一身的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