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
交通法規以及道路品質也有檢討的必要,
台灣高速公路寬度大部分比歐洲國家還要寬,
理應可以比歐洲還要順暢,
歐洲大部分的高速公路只有2~3車道,還不一定有路肩,
但人家可以很順暢通行,我剛從義大利旅遊回來,
除了民眾守法一律從內線超車、慢速車大型車不占用內側車道外,
全天候強制開大燈
直線路段最內側車道沒速限也是個因素,
遊覽車速限100km/hr,因為怕暈車坐在第一排,
看司機除了偶爾加速超車外,一直都很守速限,
即使前方根本無車也沒超過100Km/hr
(聽導遊說超速罰很重,可能會扣幾個月照,對靠開車養家的人太嚴重了)
在義大利10天每天在車上都有4~6小時,
沿路遊覽車都開在中、外線,
最內側車道不時有轎車呼嘯而過,目測時速都在130km/hr~160km/hr左右
很少人會像德國一樣開到破200,導遊說上高速公路隨便開車都是幾小時幾百公里在計的,開太快會很累,另一個原因就是油價高,開1800cc以下小車的人居多,要上200即使手排柴油車也要拖一下....
因為道路品質良好,也幾乎沒看到散落物,幾乎所有車輛都能主動讓出內側車道,所以沿路都很順暢,
路邊也都沒看到測速或警車....
我是覺得台灣高速公路道路品質太差,彎道也多坑洞以及散落物太多,真要無速限大概很危險,
但是可以朝著這個目標邁進,先放寬最內側車道速限,修正不合時宜法規,加強路權概念宣導,
以道路品質較好的國道三號來說,因為大部份路段速限110km/hr,每台車儀表多少會有誤差,先不計真的太白目的烏龜車,有人緊貼寬限值開有人緊貼標示值開,前後誤差可能達到20km/hr左右,開得快的人只好從右側超車反而危險,長途開車如果緊盯速限開車真的很累且很容易出事.
如果直線三車道路段內側車道速限放寬至140~160之間似乎
較能解決此問題,以大部分1500~2000cc的轎車來說也能輕鬆達到這種速度,
這些,短期內應該都只是夢想,只能寄望到時候收費站全部移到匝道後大概比較有可能吧.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