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ABC濃縮釉V3.2、Collinite 845、Zaino Z-2長期耐久度測試--第一次撥水測試

從前置作業到今天大約半個月了
這其間下過一次毛毛雨
因為雨下得不大
所以引擎蓋表面的灰塵並沒有被沖走
而是被水滴包覆留在板金上
下圖是今天洗車前引擎蓋的全景



以下是各區塊灰塵分佈狀況的特寫

鍍膜



Z-2



845



ABC



下毛毛雨當天是晚上,由於太昏暗所以當時小弟並沒有把當時的水珠狀態拍下來
但是靠著微弱的路燈稍微觀察了一下水珠的狀態
當時的鍍膜跟ABC的水珠很趴,845跟Z-2很挺
但是鍍膜跟ABC的水珠散得比較開,845跟Z-2比較集中
後來詢問了鍍膜的開發者可能的原因之後
還沒測之前就大概知道結果了

先來看尚未上泡沫前的沖水影片,我家的水壓挺低的,但是灰塵仍然相當容易地被沖走



這是沖完水之後引擎蓋的全景照,就這個距離來看,已經沒什麼髒污了,不過進看還是沒有很乾淨



用中性的洗碗精洗過之後,開始灑水測試撥水性,以下是影片



很明顯的,鍍膜與ABC的撥水性都輸給了Z-2與845
不過這個結果並沒辦法證明這支陪測的鍍膜與ABC在撥水性上比另外兩個產品薄弱
ABC和這支鍍膜的撥水能力來自於其中含氟
當時小弟觀察水珠狀態之後把鍍膜的水珠很趴的現象告訴鍍膜的開發者
結果他跟我說~我拿到的sample是含氟量很少的版本(那支鍍膜還在開發中,各種元素的濃度都在調整)
這種含氟的原料只要濃度太高就會很難施工
小弟猜測這是早期ABC難上難下的主因,但也是ABC比較舊的版本撥水比較持久的原因
若以V3.2這個版本來說,應該多上幾層效果就會比較顯著


漆面與水珠的接觸角也是個議題,接觸角越大,水珠越挺,滾動的速度也就越快
下圖是沖完水後留下的水珠全景,鍍膜區與ABC區留下的水並不多,但是由於流速不快,留的水不多並不代表帶走的的髒污量會比較多



各產品的水珠狀態

ABC



845



Z-2



鍍膜



另外車子漆面狀態也是一個影響的因素之一
下面的影片是小弟的另外一台車的撥水測試,上面上的是這次陪測的鍍膜



撥水效果比小白好很多吧,這台車上鍍膜的時間比小白還要早,其間淋雨的次數比小白還要多很多次
但是當初要上鍍膜前,整車是先拋到無紋才上的
這次實驗的前置拋光作業中,其實鍍膜區拋完的成果是最差的,因為那一區未處理前被狗抓出一堆很深的傷
如果大家仔細看影片的話,可以發現ABC區靠前檔那端撥水性其實還不錯
因為當初前置作業那塊有細拋收尾,幾乎無紋,但是當天時間不足,所以只拋了一小塊便做罷


這次的實驗結果大概只證明了845與Z-2在比較糟的漆面與比較不嚴謹的施工方式上,還能得到不錯的成果
若要用ABC V3.2做出比845 or Z-2更好的撥水性應該是有可能的
另外蠟、封體或鍍膜等產品看的不只是撥水性,撥水只是單一指標,無法從撥水性存在與否確認產品的保護性是否依然存在
舉此次陪測的鍍膜為例,小弟曾經在自己車上做過實驗:
在上過鍍膜而且本來撥水性良好的漆面用乾的短羊毛輪拋過,之後檢視撥水性以及漆面狀態
撥水性完全消失,但是漆面沒有留下羊毛輪拋過的螺仔紋
為什麼會這樣的原因是,表層撥水的奈米分子在拋光的過程中被破壞了
但是底下提供硬度的那層並沒有消失
ABC或許在化學性質上沒有鍍膜的強度,但是撇除撥水性不看,應該還有其他優點
而且不能單就撥水性存在與否來認定其保護性是否仍然有效

2010/10/07
辛苦樓主的測試了

以半個月來說 柯林的cp值真的不錯

看看能稱多久吧 如果把845換成476不曉得會不會稱更久

更感興趣的是z2的表現

所以期待更久時間的測試囉

不過我看大概過不久後 就會有人 上來"開示"了
ABC濃縮鈾不用等喔

這邊有廠商測試的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qWe3MBAz50
他們有是上後馬上沖水

但建議用噴霧罐模仿下雨才比較公正
因為用水管直接沖測試潑水

用清潔劑不用打蠟也有一樣的效果
話說那個ABC的潑水

怎麼跟拍賣圖片中不一樣??
好像只是一攤水??
影片裡呈現出來的撥水效果的確有點不理想
下面是我自己用ABC處理出來的撥水效果,順便給大家參考看看
剛處理完(已用洗碗精洗掉殘存溶劑)
完工後三個月(有用過煤油和鐵粉藥水清洗)

初次封膜發現快速衰退現象,通常是會建議再重封一次看看
這樣就能排除原本影響耐久度的不確定因素了(例如孔隙裡殘存的蠟或矽油)
連結裡的車因為已經持續上釉很多年,相對比較不必擔心這些影響耐久度的變因
通常都是煤油、鐵粉藥水清一次,洗碗精洗乾淨後跑個黏土就封膜了


isabear wrote:
影片裡呈現出來的撥水...(恕刪)


的確是不太理想
連估計會有不錯表現的鍍膜也2266的
所以小弟並沒有做出ABC在撥水性比其他產品差的結論
事實上,小弟也有打算再上一層看看
不過這也突顯出ABC在初次使用上注意事項較多的事實(單就撥水性而言)
如果這些問題可以排解,相信這個產品的說服力會更高一點喔
愛家都出來說話了

應該以一般消費者為主

畢竟不是去店家找專業施工

貼上賣家自己使用的成果

我認為有失公正.客觀

一般非專業消費者無法輕易使用

代表產品還有很大改進空間
我想請問樓主:面對毛毛細雨,能夠迅速潑開水細小水珠嗎?
水珠越圓代表面張力越強

膜厚越厚

毛毛雨如果潑水性不強的產品

就沒用了



diken0955 wrote:
我想請問樓主:面對毛...(恕刪)


您也沒問哪支產品
小弟只能就原理上說明
能產生撥水性的材質很多
舉例來說
矽油跟水相斥
如果把矽油塗在物體的表面上,水會因為與矽油相斥的關系被排開

又例如水滴滴在荷葉上會變成顆粒狀
這是因為荷葉表面有非常細的纖毛
這些纖毛會使得荷葉表面具有撥水性

材質表面疏水性越高,代表水珠與材質表面的接觸角越大
可以參考下面這個網站
http://www.hk-phy.org/atomic_world/lotus/lotus02_c.html

當雨下得非常小的時候,雨滴在疏水材質表面一樣會形成顆粒狀
但是得累積到一定的顆粒大小才會下滑,或者因為車輛行駛時的風壓被吹走
疏水性越強的材質,水滴滑開所需要的顆粒大小或者風壓就越小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