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戰車界的 Brabus

tim CC wrote:

好圖~~

可惜國軍連之前和成代工的陶瓷附加裝甲,都不知道會不會採用....妄自菲薄加崇洋!

有的將領只想外購,沒有遠見;有作戰意識,願意背水一站,保衛立足之地的國家

才會這樣想盡辦法充實軍力,而不怕別人笑用老朽戰車。同時全力發展軍工業。

真的被狠狠欺負過,知道被征服後果,且有志氣又聰明的國家,就會用樓主照片中那種搞法。(我沒有崇拜猶太人)

新銳的馳車三加上薛曼改良版,這不是志氣是什麼?!


大哥,我不是反駁你的意見。但是,如果換作是你,你敢去推一個「性能落後」的武器專案嗎?即使這個案子,在事實上,對國家軍武發展是有益的、是最經濟的?我相信如果有人有這樣的膽識,不論是哪一個黨執政啦,那個人都會被在野黨搞死啦。苦幹實幹,撤職查辦,這是制度殺人。所以,為什麼要外購,為什麼崇洋,因為,講難聽一點,國內的軍武技術基礎低,可能現在有貨,過一陣子就沒貨。供應根本不穩定。而且,有什麼資格,大家要去相信,國內廠商搞出來的東西,可以和國外的知名大廠的貨相提並論的?人家大廠的資金、技術和經驗,根本不是國內可以比的。而且,國內廠商,往往政治背景複雜。有幾個人敢這樣,敢決定採購國內廠商的用品的,所以,這不是崇洋,而是為了保命。大家都有妻兒,不是嗎?

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覺得相當的悲哀。
呵呵呵!我來了!!!
eclair_lave wrote:
有多少錢做多少事,而...(恕刪)


不對吧.
是M60A3先進來,後來才有M41D的~
Motor123 wrote:
不對吧.是M60A3...(恕刪)


M41D的第一次亮相是1994年左右,兩種不同套件樣車亮相
但研發時程相當早,7/80年代就已經有提升方案計劃(當時已經有丹麥這類成功將M41提昇性能的方案参考),但由於經費排擠(跟勇虎研發相衝突)直拖到90年代才有正式量產動作的

arcangel wrote:


大哥,我不是反駁...(恕刪)




我可理解大大你的意思,武器自製這種事只有真正有權勢高層的決心

外加"所有人"都支持才能作到~~

國外廠商的實力也是一步步,外加"國家"的支持,才慢慢進步~~

如果複雜政治利益加入,可能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述盡眼前這一切頹勢的悲哀~~

eclair_lave wrote:
M41D的第一次...(恕刪)


1994?? 民國83年...在這之前M41D就已經在42旅保修連上進行柴油引擎測試,不過測試並不順利。因為我當時剛好在另外一部M41A3砲塔內...過夜(睡在戰車內真是難過,因為蚊子真多又不能點蚊香怕火燒車)...

M41D用柴油的好處就是補保系統負擔比較統一,而且戰車比較不容易火燒車。不然之前長勝演習時敝單位戰車因為呼叫不到補給油罐車(因為戰車營都是柴油車,就我連上三台汽油戰車下去跑)而開去加油站直接加油的情況就不會再發生(那萬把塊的油錢我也有貢獻一些,事後找誰要??)

M41A3零件老化的情況若非身在其中,外人實在難以想像。我那同梯擔任射手,據他說在105靶場打靶時發現瞄準鏡內的準星會飄移??他說那不是眼睛看花了,而是砲塔環間隙已經太大,移動砲塔瞄準目標時會有時間差,而且每台車都不一樣。這能修嗎??我想申請都沒零件料號可以報,砲保士也推得一乾二淨。這種車就算換了射控系統有用嗎?? 別人的戰車可以行進間射擊,M41射擊時還要先看車子有沒有停好風勢會不會太大(在105打靶很容易打過頭跑到新埔去)。老實說這部戰車的年紀比旅長的年紀還要大,車子能動能跑就很偷笑了...當年美國兵工廠鍛造金屬的技術也好不到哪邊去,長久使用後金屬疲勞的情況其實很嚴重。敝連發生過在車場戰駕要倒車停好,結果聽到巨響,整顆驅動輪掉下來(這是我親眼看到的)。這部車停在現場二個月等兵整中心派人來鑑定。鑑定完之後卻叫我們自己想辦法修,不然報賠會賠不完...所以說國軍裝備會有多好?? 沒人想擔責任的情況下當然得過且過。

vt_hunter wrote:
1994?? 民國8...(恕刪)


有正式公開亮相的紀錄似乎是1994,當然相關測試必然是更早的無庸置疑

我本身也對M41A3有著特別的感情,十幾年前是在269旅 裝騎連,這一個唯一本旅有著戰甲車的單位裡作著小小的履保士

連上這6台M41A3戰車真的讓人吃盡苦頭,除了駐紮地半山坡濕冷的地形讓這車長年水汽十足外,陳舊的汽油引擎也是妥善率不佳的主因,我初到部接手時這幾台清晨試車花個十幾二十分鐘甚至破小時都不發幾乎是常態,甚至底盤內積水.電系亂接(其中數台還是一台車有兩.三套重複的電路,明顯先人看不懂電路乾脆再加一條的痕跡,而且肯定至少不只一任是這樣幹,判定到最後沒轍我們乾脆幾乎全拆了重接...)

之後大家花了相當長的一段補保流程跟自學自修後才讓這些老爺車有明顯的改善,那段時期真的是一段好回憶...
最後的那台...我曾經開過它(下基地&表演)
印象中全台灣只有二台能動,這台應該是在586旅的那台.....
eclair_lave wrote:
我本身也對M41A3有著特別的感情,十幾年前是在269旅 裝騎連,這一個唯一本旅有著戰甲車的單位裡作著小小的履保士


喔!!在下也是42裝騎連 管制士,全台灣本島也只有裝騎連與海陸才配置M41,不過本連有七部M41(連部1輛,各排2輛)而非六部,可能是裝甲旅編制不同吧...一個連大大小小共35部機動車輛,搞到每個人都會修車...

講到修理M41,在下也是滿肚子火。可能是生不逢時吧,服役期間總共下三次基地(每次三個月),一次實兵演習(82年從湖口上鐵皮下台中望高寮,再從台中打到高雄),三次全連移防陸總部反空降支援(講白一點就是去站衛兵),整個服役期間就是(下部隊第三天)基地,演習,搬家,站衛兵,搬家,基地,搬家,站衛兵,搬家,基地,搬家,站衛兵(退伍)。因為經常基地訓練與機動搬家,所以各種車輛損耗非常大。更不用說實兵對抗那整個月,雖然沒有全部車輛都出動,但是光是油耗就讓全連脫了一層皮。後來其中一部M41決定罷工,而且還選在麻豆交流道下面停擺(這應該算故意的嗎??交通方便又好遮陰),其實演習出發前早就知道這部車引擎汽缸壓力不足,遲早會掛掉。所以想辦法跑去旅部跟後勤官套關係,把五級撥發下來原本要給砲兵營M42(與M41相同底盤)的引擎給拗過來,放在二噸半上面一起南下演習。果然最後派上用場。在麻豆交流道旁上演露天戰車換引擎的戲碼(還好不是引擎露天大卸八塊的戲碼)。

其實M41的先天設計就有問題,水平對臥汽油引擎在歲月侵蝕下都磨成了橢圓形汽缸,所以普遍都有缸壓不足的問題。如果照正常保修程序,基層連隊只能做做保養,不能拆卸引擎進行修理。但真的照這種程序來,那全連戰車早就變成廢鐵一堆。以前戰基處還在台中時,連上的老中士會帶戰駕到戰基處去找殺肉品回來修車(戰駕要出錢請客),後來戰基處搬到龍泉變成兵整中心之後,再去那邊就已經沒肉可以殺(我去過)。最後實在沒辦法,找外面機械廠去訂做橢圓形的活塞環,一個汽缸三個環,一台車六汽缸共18個環...優惠價一萬八(戰車組出錢)...拿到之後把M41引擎大卸八塊(就在湖口滿天黃沙飛舞露天泥巴停車場),花了一周時間拆裝,所有的工具就是各種板手與螺絲起子,最大的工具就是吊引擎的龍門吊架。結果這樣也給我們修好了...而且車子一點就發,馬力十足,在湖口台地上越野試車奔馳時時速可以超過六十多公里(我站在車長席上),開去保修連三級場炫耀時讓那些人下巴都合不起來...那時候的老兵與士官才是真正有戰力的(因為有三年兵傳承下來的技術),不過花自己的錢修理國家的戰車不知道是榮幸還是可悲~~~

可惜後來旅上缺人,足足有一年沒有補兵,滿編148人的連隊退到只剩70人的狀態。補兵時又是在支援衛勤最重的陸總部時期,結果待退老兵不是去各單位支援,就是去常駐待命班。新兵沒人教,車子沒時間保養(待退時誰還花錢修車?),技術傳承當然就會中斷。我記得我在陸總待退時,全連七部M41已經只剩下2部可以發動了,其餘故障的五部M41還有一部都寄放在湖口...
vt_hunter wrote:
喔!!在下也是42裝...(恕刪)


我們是M41*6 CM21*3 CM22*3的裝甲編制,底下再加上3.5t拖救.與悍馬.野狼機車等的機動編制(早期也有一堆死的差不多的小吉普軍刀車...)

說到這一直有個疑問,軍用野狼有限速嗎?
當時我們出海岸戰備時所有的偵查機動只要有騎到的都有這疑問,幾乎每台野狼都只能上到60km/h左右的時速...
eclair_lave wrote:
我們是M41*6...(恕刪)


野狼應該沒限速吧!!只是營區內不能騎太快。但是我洽公都沒騎過野狼,都靠 11路慢慢走(湖口一營區走到三營區)。若在陸總部要回湖口旅部洽公都盡量搭悍馬車...有暖氣...

看來裝甲旅的裝騎連是比較精實...M41A3 x 7 ,CM21 x 3, M113 x 3, 2.5T x 2, 1.25T x 14, Hummer x 4, Moto x 2,只是不知道現在改編之後是否還是如此。 當初謠傳想購買美製輕型戰車M8來替換掉M41A3,但是連美軍自己都沒買M8(太貴,CP值太低),所以到現在也沒下文。我反而不知道現在裝騎連靠啥車種打前鋒了。平心而論M41A3的體型與重量比較適合台灣的環境,當初去中南部演習時我們就發現這一點。體積小運動靈活的M41A3可以開入普通二線道甚至單線道的道路中,體積小比較好迴旋(只要注意砲管不要掃到旁邊電線杆)。反正悍馬車與二噸半可以開過的地方,M41就可以通過。那時演習我們一個戰鬥排是M41x1 + M113x1 + Hummer x1 + 1.25T x3,每到一處村莊就直接開進村莊中的廟來停車休息,派小車去路口把風。因為鄉下的廟都會有廣場可以停車,有廁所可以讓我們盥洗(全副武裝隨地大小便是很丟臉的),運氣好還可以有熱食攤或便利商店(對抗那五天我們就是國軍口糧配上便利商店的飲料,吃熱食要看運氣)。反而戰車營的CM11就處處受限,只能整個車隊停大馬路旁或是大橋上(停在店家門口會被抗議擾民),根本無法靈活行動。

不過說來好笑,我還記得演習第一天是傍晚開始機動,命令我們開出望高寮進駐追分車站。結果剛好碰到彰化市那邊下班車潮,就看到戰車被一群摩托車包圍,我急得拿指揮棒吹哨子趕人,怕哪個好奇民眾伸手去碰M41的消音器,那馬上會被燙熟的...那個M41的消音器後來還爆出一件好笑的事,因為有人嫌國軍調理包都是冷冰冰的不好吃(演習時是二月底),本來都是去自助餐店買熱的白飯参進去。但是荒郊野外找不到自助餐店時,就有老兵脫下鋼盔,然後卸下小車的水箱水(都已經生鏽的黃色鐵鏽水)來加熱調理包來吃熱食,然後撈田裡的水溝水重新加到車上去(所以小車經常在換水箱)。結果有個天兵想說這樣太麻煩了,看到M41發紅的消音器應該也可以加熱,就把調理包丟上去,結果馬上炸了...滿頭都是嘎哩牛肉的味道...我們在旁邊先是被嚇到以為戰車引擎出怪手,結果看到調理包炸翻後卻笑到不支倒地。那M41的消音器在晚上看起來就是二塊暗紅色的燈箱,戰駕若是催油門時還會噴出青色火燄出來...這在白天可看不到的...我以前也沒看過。可能是戰車平常都沒操,引擎積碳效率不佳。出來演習跑一跑之後反而順很多。可惜後來也沒啥機會可以這樣長途操車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