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我所說的不同年代的不適合比較,是在指這個節目所要展示的訴求令人不清. 其標題定著Old big car vs small new car crash test. 其實驗的訴求在我看來比較像是要展示給一群考慮購買安全係數高的車子又傾向偏好volvo與雷諾兩品牌的潛在買家, 可是這群買家因預算限制造成必須在二手的volvo 940與新雷諾去比較.所以看完這段影片是可以滿足剛剛所敘述的那批潛在買家所需資訊.
至於這片能否反駁您提的"某"博士說的那句話,我覺得也不適合, 因為那位博士應該會先講了一整串的實驗目的,理論再來實驗架構及如何設定實驗所需之參數因子, 經過完整報告後所下的幾條結論之一吧.如果是您在結論中僅節錄他所說的"那一句話",那這樣並無法傳達博士所要表達的意念.也被扭曲了.
坦白說,我不認識你說的那位博士,我也不是物理專家,只是就簡單的高中物理或是撞球桌上的物理就能解釋為何博士會說那句話.在撞球桌上, 一個具有質量m1的球1正在以一速率v1水平移動正向碰撞上了另一個靜止中的球m2.在無外力干擾下以及兩者皆無形變的情況下,所以動量上要守恆,因為兩球質量相等m1=m2,所以碰撞前動量: m1v1+m2 (v2=0) =m1v1 ; 碰撞後球1會把初動量轉移給原先靜止的球2. 加上球1的質量與球2相等,所以球2接受了傳來的動量後會以m1v1的動能往原先球1撞來的方向同向移動.因球二帶走的動量會剛好等於m1v1, 依據動量守恆,此時球1無動量為靜止狀態. 這現象可以很容易的在撞球桌看的到.
基本上說來,兩剛性物質(不易變形的物質)相碰撞,其動量會交換,所以試想兩顆質量速率相同的剛性球正向對撞,你會發現兩球各以原速率反向離開. 今天若把其中一顆求質量放大10倍,速率不變,那代表其動量增大十倍了,當兩球再碰撞,原先的第一顆求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因為他接到放大10倍動量,可是他的質量不變,所以他的回彈速率要增大10倍...那後果可想而知. 簡單想像就是拿一顆小石頭丟大石頭,你應該不容易看到大石頭移動,都是小石頭彈開.我猜那位博士應該是基於動量守衡(包含能量守衡)的基論來斷定小車比不上大車安全吧.
今天節目比較的結果的是兩車碰後volvo 940的駕駛應該生還率不高,因為結構設計上有疏失加上沒有安全氣囊所造成.反觀雷諾這一代車款就有較佳的安全防護保護成員. 另外也是雷諾在此撞到volvo 940的要害
其實車禍所造成的人員傷害的後果應該很複雜,就算車體再堅固裡面氣囊在多,若是撞上大車或是"山", 光靠動量轉移就足以傷害車內成員了. 所以...奉勸還是要在安全的條件下開車吧. 也真的不要買質量與路上有在跑的差距太大的車...
Gaschrom wrote:
Alankith大,...(恕刪)
先謝謝大大花如此多的時回覆這篇文章。
再來是那位博士,只是01版上的人,非節目中的人。
而他的論點只是,很斬釘截鐵的說: 小車撞大車"一定"輸
(並未提出是在什麼前提下,這句話才成立。如車輛新舊與星等評測等)
所以,這個問題就很單純了。即然無關新舊、也無關耐撞程度。只要有一例小車撞贏大車,即表示他的
"小車一定撞輸大車"的說法是錯的。
而影片我想剛好就能成為那一例,也許是特例。但這樣的事,卻是有機會發生在生活中的。
只要有剛性較佳(或要說5星也ok)的小車,撞上剛性較差(1星2星?)的大車(不論新舊),即會發生如同影片中的事。
另外要說的是,有高學歷的人,就值得基本上的尊重。但這並代表就不會犯錯,要用權威式的方式來討論問題,
如果是100%的對也就算了,但如果問題是有爭議的,還用這種方式討論,那值不值的尊重就是另一個議題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