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源自於對手排的熱愛 BMW 130I 6MT 與 AUDI S3 6MT

陸續補上我的改裝心路歷程

歡迎大家加入討論

---------------------------------------



剛入手130i的時候

車上有的配備為

PSS9懸吊 配上225/40/18 的595 RSR

其他一切底盤零件皆為原廠純正部品

剛開始駕駛130I覺得

後驅的車身動態比起前驅MINI COOPER S的是有很大的不同

尤其是在出彎補油的時候

方向盤的拉扯感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源源不絕得推力

但是因為沒有LSD的關係

油門過多仍會造成輪胎無意義的空轉

對過彎速度也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PSS9的懸吊一向是比較硬朗的

搭配595 RSR的較軟胎璧

開起來的反應是還可以

只是在我把避震器換成KW V3以後

整台車 開起來的反應變了很多

我發現過彎的時候 車身變得有點左搖右擺

十分的不好控制

後來思索可能是V3的彈簧磅數不像PSS9那麼的硬朗

才會造成車身左右重心轉移時候的搖晃

解決辦法則是

改防傾桿吧










H&R的防傾桿規格為前27MM 後20MM(130I原廠則是前26MM 後11MM)

後面粗勇了不少 實際駕馭感受也是精準了不少

左搖右擺的狀況也不見了 但是伴隨而來的就是行路品質會下降一點

但對操控一族來說這應該是必要之惡



底盤強化到這邊

開始發現 原廠的煞車實在是很Orz

也可能是我已經習慣以前MINI使用的AP 四活塞煞車了

在130I車重增加 而制動力又降低的情況下

整個開車的信心度也差蠻多的

但我實在不想在使用AP的煞車了

雖然AP的煞車 制動力很好 但是 那過強的制動力

卻讓我很難把車控制的很平衡

速度不夠快要做跟趾動作更是困難

(煞車踏板踏太深的話 速度就完全沒了 踏太輕的話 右腳又補不到油門)

所以要選擇改哪一組煞車實在讓我很苦惱

BREMBO六活塞煞車我可改不起

最後剛好找到了BMW PERFORMANCE出品的六活塞煞車

也找車友的車試開過了

發現這個線性的煞車感正是我要的

所以就上了











KW V3 H&R 防傾桿 BP六活塞煞車 RAYS CE28N鋁圈 Z1 225/40/18輪胎

這是後來的底盤搭配

順帶一提的是

Z1的胎璧實在是比595 RSR硬上不少

所以路面不平的地方實在是有點顛

感覺車體扭曲過大

加上防傾桿的"幫忙"下

有時候開的會很想罵幹

所以 就從E87一哥DIMITRI那邊獲得一組引擎室拉桿



裝上去以後真的開起來協調多了

車室內的異音也變少

底盤強化的同時

車身的強化果然也不可以少


改裝心得 未完待續



H&R的防傾桿規格為前27mm 後20mm,不是後22mm.
版主對於車子本質與駕駛操控的說明非常詳盡與專業,
是汽車版上難得的好文章,
謝謝版主分享,也期待再次發文!!
多謝指正

以改正防傾桿為前27MM後20MM
其實只要改後防傾桿就可以,前面差1mm,不會有多大的改變,
v3彈簧磅數不夠,可以搭配磅數比較硬的彈簧來改變,
我車上裝的是clubsport,感覺還是有點軟,最近在看swift or hypercoils 的彈簧,
期待板主下回的改裝分享~~
峠 free style~
山路痴漢 wrote:
BMW 130I 6...(恕刪)


難得的手排好文,小弟也是手排愛好者,六速給我的樂趣有時候遠大於速度本身耶

看到樓主說595RSR胎壁太軟,請問除了這點以外,這款胎的表現以及C/P值如何呢?

我的CSC2快要下課了..............

mike3555 wrote:


難得的手排好文,...(恕刪)


595 RS抓地力不錯喔

如果你車輛本身的避震器夠硬

其實是可以考慮

他的CP值真的不錯

但是大胎塊的車

跑高速會比較吵一點

給您參考
好車好車!

真羨慕樓主!

請問有機會體驗一下130i + LSD的 威力嗎

TerryLTL wrote:
其實只要改後防傾桿就...(恕刪)


E87賽道一哥DIMITRI

他從美國訂了一組賽道專用的避震器(牌子我忘了)

加上全車E92 M3連桿移植

再加上可調角度上座

晚點他會上來分享心得

山路痴漢 wrote:
E87賽道一哥DIM...(恕刪)

可調角度上座...
難怪可以做到-2度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