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所謂汽車本質與操控性的關係

哥吉拉7204 wrote:
操控性喔每台車都有操...(恕刪)


非常同意大大說法

每台車都有操控

但是不要啥事都扯到本田迷阿

話說其他廠牌也是很多會認為自己買的車最好阿

各有各個好

喜歡就好

本田迷好像扯到操控變成天生原罪了
另外要請網友注意的是:這篇討論串旨在析論「汽車的本質」以及聯帶的相關命題。如果要討論哪輛車操控好哪輛不好,請另覓討論串,以免討論失焦。

然而針對樓上有網友表示感覺不出數種車款在操控上的差異、以及後續有網友不表贊同一節,我的看法是:以客觀數據而言,不同的車輛肯定會有不同的操控表現;但以主觀意識而言,在一定程度之內,確實不是所有人都會感覺得到其中的(明顯)差異。

這就好比,要價2000和20000的耳機在音響相關數據上當然有所差別,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聽得出來其中的差異一般。

也因此頂樓我才強調,應該以「可客觀化的數據」為依準,否則就必須澄清「係主觀陳述」。
所謂「汽車本質僅要求最低限度的操控性」,並不意味著「不能要求(較好的)操控性」。那只是說,「(較)好的操控性不是汽車的必要條件」而已。

一件事物除了「本質」以外,可以容許許多其它的附加價值與功能,藉以滿足「對那些價值與功能有所需求的人」。而有些時候,有些人對那些附加價值與功能的重視程度,還會超過「本質條件」。

這就好比,手錶的本質或許僅在報時。但它也可以具有「裝飾」、「凸顯身份地位」、或者「收藏品」的價值與功能一般。而一副高價的機械表,單以計時精準度而言,未必及得上便宜許多的電子計時產品。

也因此,儘管不是汽車的本質,但不代表我們不能要求較好的操控性、較舒適的乘坐空間、較豐富的配備、較討喜的造型、較大的載物量等。只是那些,畢竟不是汽車的本質,而只是「不同喜好傾向者所重視的不同功能與需求取向」而已。
我是這麼看的

每種車型都有他的本質,消費者視需求與個人認知去挑適合自己的車型

內在的固定的,永久不變的特性,不代表必須具有的條件

汽車必須具有的條件就是能動,能控制方向,加減速度,乘載

講到本質,就是每種車型被設計出來的原意,或者說初衷

才會有卡車轎車賽車....

本質是因車而異的

所以也不能以某車的本質去否定某車的本質,因為他們的設計有各自重視的層面
本人近期不断看车(want to buy car.)
本人认为车的本質是指
车的本質=车的性质(不要笑)=车的设计方向/方针

车的设计方向<--为了设计给谁用
我用车的驱动 System做列子

FF(前轮驱动)
good
设计间单,成本较少,低价位,设计普遍,吃较少油,车厢有大的空间,XXX(自已想)

bad
前轮设计较复杂,回转要较多空间(回转角度少?),不能off road,XXX(自已想)

MR(後Engine, 後轮驱动)
good
高速时有高稳定性,可以放一个大Engine,转向好(batter then FF),设计间单?,成本较少

bad
车厢有小的空间,off road时最好有电话在你手,XXX(自已想)

AWD(全轮驱动)
good
off road 性能较好,有高稳定性,转向好,车的上限较高(人们囗中"好操控性"),车厢有空间

bad
设计较复杂,成本较高,较吃油

(还有什麽 FR,RR,4WD不说了,想做功课,请自已google。小人 feel tire)
你想要低价位的,家中,平时上班用的,FF车是你的好朋友
当你想有个大人的玩具,和MM(MR车只有2个位。她是你的mother还是好朋友?)成公路的王.
MR车是你的利剑。

下雪了,当你的车在雪上玩甩尾,你又不想换雪地tires(一年下一两次雪就换雪地tires。很多小朋友要飞了)。AWD车是你的梦中情人
本质不只有驱动System, 还有engine, 车的size等
这是我认为车的本质
sorry 文长
有错请指点,但不要用囗水弄死我
我覺得所謂"汽車的本質"...是車子在高速時所能提供的穩定性

以低速行駛 , 幾乎所有車子都是穩定的 , 如果是這樣 , 馬車就夠用了 , 但 , 為什麼要有車子 ??

就跟從蒸氣火車會進化成高速鐵路或磁浮列車一樣 , 為了提升從A點到B點的"效率" , 也就是"要有速度更快的交通工具"

所以從最早的車子開始 , 汽車的研發就會不斷的在速度上做提升 , 而如何能讓駕駛人可以穩定並安全的高速行駛 , 個人認為這就是"汽車的本質"

以一般人的既定印象來說 , 歐系車在這方面優於日系車 , 這是因為歐系車在車體剛性上 , 普遍較日系車高 , 底盤懸吊的設計也是以穩定為訴求 , 而非日系車的以舒適為訴求

高剛性車體雖然可以給車輛及駕駛人在行駛更好的穩定性 , 但相對的車重較重 , 油耗也較高 , 這對於以製造成本(價格)和省油為訴求的日系車廠來說 , 這方面(剛性)的要求不如歐系車來的高

歐系車為了高速及過彎時的穩定 , 在底盤懸吊的設計上會少一些舒適性 , 而日系車是為了行駛的舒適性 , 少一些高速時的穩定 , 車廠當然希望能在操控及舒適上皆能表現良好 , 但無法兼顧時 , 歐系與日系取向不同罷了

在歐洲的汽車雜誌媒體中 , 車輛操控的試車報導一直是個重點(ex : Top Gear) , 而日系品牌列入歐系車裡一起被評比後 , 本田的車還是能在操控上得到不錯的評價

但台灣的消費者在購車時 , 所在意的通常都是有多少的內裝配備 , 或是能代表的品牌身份 , 操控的特性從來就不是大部份人選購汽車的重點

p.s : 所以我個人覺得很多人買車 , 是為了平日外出或假日出遊時能有比公共交通工具獨立及舒適的乘坐環境 , 而不是縮短行程所需的交通時間 , 這樣的車輛上路 , 只會降低道路的行車效率....


如果你真的開過跑車(Porsche, ferrari,NSX.......)你就知道這些車都很不實用,天天開只是找罪受.

raytracy wrote:
說得真好!! 小弟也...(恕刪)



照你所說的"馬車"

馬車也有分千里馬 赤兔馬

不也是性能的差別嗎???
我比較想知道何謂操控性...一堆人掛在嘴邊說..
又要馬兒跑 又要馬兒不吃草
哥吉拉7204 wrote: 我感受不出來1.5的city、tercel到3.5的camry、accord操控性差在那裡…(我都試開過)

如果您開過一陣子,所謂的跑車或者小鋼砲,開習慣之後再回去開Camry,應該會感覺到有些不同。

我以前從開 Sunny 到 City 的時候,只覺得轉彎比較急的時候,方向盤的"力回饋"好像又點不一樣
City會變得比較"緊"一點

等到我開習慣雷諾之後,在回去開日系車,才發現,原來人家說方向盤的"路感模糊",我也可以感受到了
initiald666 wrote: 我比較想知道何謂操控性...一堆人掛在嘴邊說..


一般說到操控性,有個可以參考的指標,叫做轉向精準度
也就是說,轉X度的方向盤,車子就該用Y度的曲率前進
而且隨著車速的增加,這個曲率還不能有明顯的改變

如果固定方向盤繞圈圈,車速越來越快,然後發現圈圈越來越大,表示有轉向不足的情形
假設大部分的車在繞某個圈圈時,速度超過60km/h開始轉向不足
而A車在50km/h就開始轉向不足,就會被認為操控性不好
又若B車在70km/h才開始轉向不足,就會被認為操控性很好

=====================================

曾經有個女生問過我:
Toyota的方向盤轉起來比較輕,是不是操控性比較好?
我的反應是
我以前也跟你一樣是個嘴砲咖 直到我的帳號中了一箭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