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自有品牌車也不過是10內才有的事情,10年前中國人在大討論什麽時候我們中國也可以造汽車,5年前我們還在大討論什麽時候能製造中國自己的汽車引擎,現在已經解決了,幾家車廠都造的出引擎,所以現在沒人關心前兩個問題了,那么目前討論問題就是解決安全性和品質的問題,我想這個也不難實現,10年后應該就是討論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時候了,你們嘲笑,我們努力,總有一天會讓你們尊敬!
台灣幾家代工車廠做著不停的原地踏步動作,還有什麽資格嘲笑大陸車廠呢!
嘲笑別人并不能讓自己成長!
美國人當初笑日本車,現在日本車差點把美國車打趴下
台灣人當初笑韓國車,現在韓國車行銷全球
台灣人沒吸取教訓,接著嘲笑大陸車
。。。
chih17 wrote:
說的好,同意!大陸確...(恕刪)
同意再加一百
2001年小弟外調蘇州,公司公務車有兩台富力卡(日本引擎+大陸自製引擎),前者可以跑到一百六還沒問題,後者時速過九十就準備縮缸了,但去年2008再去上海時,大陸自製東南富力卡已經可以跑到時速一百三沒問題!
反觀台灣,八年過去了,我們的自製引擎咧?華菱那個半自製的不算,搞不好現在公差快不如大陸的自製引擎了,台灣的汽車工業重點產品一直都沒進步,拿啥本錢笑大陸呀,更別提到韓國車了,差人家更多,別再自我陶醉,自我催眠了,再這樣不長進,也不用成天擔心武力犯台了,搞不好人家連這塊土地都不放在眼裡了,淪到我們去當人家的員工、傭人、二奶了,台灣人醒醒吧

tyyan5 wrote:
你們儘管吵吧,儘管嘲笑吧,我們默默努力就是了!
大陸自有品牌車也不過是10內才有的事情,10年前中國人在大討論什麽時候我們中國也可以造汽車,5年前我們還在大討論什麽時候能製造中國自己的汽車引擎,現在已經解決了,幾家車廠都造的出引擎,所以現在沒人關心前兩個問題了,那么目前討論問題就是解決安全性和品質的問題,我想這個也不難實現,10年后應該就是討論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時候了,你們嘲笑,我們努力,總有一天會讓你們尊敬!
台灣幾家代工車廠做著不停的原地踏步動作,還有什麽資格嘲笑大陸車廠呢!
嘲笑別人并不能讓自己成長!
美國人當初笑日本車,現在日本車差點把美國車打趴下
台灣人當初笑韓國車,現在韓國車行銷全球
台灣人沒吸取教訓,接著嘲笑大陸車
其實我不覺得你們有甚麼做不到的
你們連太空都上去了不是嗎
只是....
自己評良心說吧有多少東西是只做表面的
有多少東西只為了賺錢其它不管的
你們確實在進步...只是就我看到的有限...
交給你們的公差還是兩手一攤說做不到...組裝起來的品質還是有待加強....
連不是高精密的組裝都沒法做到(親眼所見)
何況事有關生命安全的車...我個人是不敢領教
wychen57 wrote:
同意再加一百
2001年小弟外調蘇州,公司公務車有兩台富力卡(日本引擎+大陸自製引擎),前者可以跑到一百六還沒問題,後者時速過九十就準備縮缸了,但去年2008再去上海時,大陸自製東南富力卡已經可以跑到時速一百三沒問題!
反觀台灣,八年過去了,我們的自製引擎咧?華菱那個半自製的不算,搞不好現在公差快不如大陸的自製引擎了,台灣的汽車工業重點產品一直都沒進步,拿啥本錢笑大陸呀,更別提到韓國車了,差人家更多,別再自我陶醉,自我催眠了,再這樣不長進,也不用成天擔心武力犯台了,搞不好人家連這塊土地都不放在眼裡了,淪到我們去當人家的員工、傭人、二奶了,台灣人醒醒吧
這其實很現實台灣就只有這摸點大
人只有這摸點多...
人力資源少自然沒法全方位科技都發展
在某些需要高資源的產業自然大部分的財團會比較不願投入
這樣說好了對面可以300個人研發一台車...我們卻可能只有3個研發一台車
與其讓這3個人辛苦的研發數十年還是有限
不如把這3個和某些產業的3個全部集合起來集中在某幾種產業
台灣小資源少人力少是不爭的事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