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son0106 wrote:現在連藍光都要被網路VOD...(恕刪) 我不只一次提過新能源這種趨勢,如果不從政策面視角去看發展,如果不懂新能源是廢氣排放標準的延伸結果講再多也只是對牛彈琴如果可以理解二行程引擎為什麼被淘汱那怎麼會不理解現在的發展趨勢呢...看不出來就是一個延伸性關係嗎所以那些什麼未日論.陰謀論的...我只能搖頭歷史告訴我們,每當革命派興起總還會是有保皇黨看看整個世界現在投入多少資源在新能源那,包含最大車廠.hybrid技術最好的車廠,也投入多少資金在那,也不敢冒然放棄這新能源選項當然電動車不是唯一選項,但燃油車肯定沒路了!2035跟2040就是一個大檻...現在才2025多數人還沒有那個敏感度.也不會太意外而且電動車的技術跟充電據點規模也都還不是天花板隨時間發展下去,自然對普及起到強大的助攻效果如果不能接受的人轉而去搭大眾交通工具也是一種很理想的狀況
taketheofdefensive wrote:想不到耶!一直以為電...(恕刪) 其實100年前卡爾賓士發明汽車那年代. 電動車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了電動車一直都沒有退流行. 只是媒體整天帶風向胡說八道而已因為電動車產業. 並不是一場汽車產業之戰. 爭的是能源跟100年前一樣. 為何卡爾賓士的單引擎汽車會贏電動車?只因為當年鉛酸電池能源經濟效益遠遠不如石油而已....而現在. 新能源反過來要取石油而已. 週期就是這麼簡單.....
拿美國對比台灣並不合理美國地非常大,台灣的北高距離,在美國可能連一個州都還出不去美國快速道路系統十分發達,走超過五公里的路可能就有高速公路/快速道路的選項,使油車大致可以省油加上美國人喜歡開車長途旅行,且除了紐約,西岸之外,大多地方充電站還是相對少最後,電車的保險比油車/油電貴很多,最近保險又一直在漲價(這真的差很多)這些因素都會勸退美國人買電車但路上Tesla還是很常見,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好幾台這還是趨勢,電車的能源效率比汽油車好很多,只是沒那麼符合現在許多美國人的習性而已反正美國人家中大多至少有兩台車,一台純電,另一台純油/油電,就可以解決里程不足的問題相信台灣不會在科技潮流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