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台灣電動車的牌照稅是要嚇死人嗎


dsdd1234 wrote:
電動車用馬力課稅實...(恕刪)



就算課相同馬力課稅也不公平,隨便拿一個相同馬力的跑車來課,電動車居然還要繳比較多的稅,然後還會有人來噴說ICE比EV更環保
WCL.Zack wrote:
就算課相同馬力課稅也不公平,隨便拿一個相同馬力的跑車來課,電動車居然還要繳比較多的稅,

說真的,就算讓你來訂計稅方式,你也不可能訂出一個讓所有人都覺得合理滿意的方案的。

WCL.Zack wrote:
然後還會有人來噴說ICE比EV更環保

電動車不一定比較環保,這前面早就討論過囉。

WCL.Zack wrote:
Well,我目前沒看到他提供任何文獻

我有提供過喔。

WCL.Zack wrote:
只是無限的LOOP一直說我們提供錯誤資料。

你們的確有提供錯誤資料,前面應該解釋得很清楚了。

WCL.Zack wrote:
現在居然昇華到我提供的美國政府能源局(部)的EV耗能資料跟維基百科能源轉換文,都是充滿個人偏見的假資料。

我可沒這樣說喔,
我沒有說美國政府能源局的資料是充滿個人偏見的假資料。
至於維基百科,裡面有個人偏見和假資料應該不足以令人意外吧?


WCL.Zack wrote:
我提供過:
1.美利堅平均ICE/HEV/EV車輛炭排及二氧化炭表 (能源局) (加碼:美國科學聯盟簡易換算EV及ICE計算機)
2.內燃車及各種純電車/油電混合車年均MPG及MPGE和馬力值暨燃油消耗計算網站 (美國能源局)
3.ICE內燃車跟EV(純電車)各階段所耗損的能源圖專文(美國能源局)
4.維基百科的各種機型能源轉換效率圖
小弟所有EV比較文章資料supproting都來自於 Department of Energy (美利堅合眾國能源部)

問題是哪一個資料支持你電動車一定比較環保的論點呢?

WCL.Zack wrote:
課馬力稅也要照汽油車的標準課照相同標準嘛,所有證據都是清清楚楚,既然台灣鄉民們買不起進口車的仇富心態要我們車主接受課不公平的牌照稅,那我們這群車主就只能笑笑幫忙掃盲推廣科普搂~
總一句話,你們可以支持課重稅於電動車車主身上,這些我們出得起,但我不能接受的事,有人公然造謠還可以吹的臉不紅氣不喘的。當然要反駁一下看一下科普程度差異性搂:)

至少我並沒有這樣,
有人公然造謠還可以吹的臉不紅氣不喘,也同樣是我不能接受的事,
所以我才會在這裡一直糾正錯誤觀念。
楊高 wrote:
大大說的真好!給你拍拍手,加油!

你翻翻前面就知道,其實他的錯誤觀念還不少喔。

楊高 wrote:
小弟不解的是若發展全電動電車真如此不堪,
為何歐洲許多大廠如MERCEDES,VW,AUDI等競相投入發展?難道德國人不環保?
德國的工程師不會算能耗/效率/碳排放?
挪威甚至訂下2025年所有新車都是電動車的目標(不要訝異,有可能達成喔).

問題是沒人能保證商人和政府做的事一定環保啊。
我們還是把問題簡單化好了
既然談到燃料經濟性那我們找幾種車款來比較看看:
比較網站

我選了高低階電動車與一般認知的省油油電和Toyota Corolla
燃料使用方面做個整理
1 gallon of gasoline=33.7 kWh
比較車款:
Tesla P100D=35 kWh/100 mi(約1.04gal)
Nissan Leaf=30 kWh/100 mi(約0.89gal)
Toyota Prius c=2.2 gal/100mi
Toyota Corolla=3.2 gal/100mi
上面應該可以清楚看出比較
再來我們談談碳足跡好了
我們住台灣,我就引申台灣資料比較好懂
經濟部能源局
行政院環保署




我們引申上述資料:
經濟部能源局的資料1度電產生0.636公斤二氧化碳
環保署標示車用汽油 (Gasoline)2.361/KgCO2e/L(1L約10-15公里)
依Tesla網站比例=1度電約5公里=0.636KgCO2e
一般燃油車=1L=約10-15公里=2.361KgCO2e
這已量化應該可以比較了吧
我看到的數據都是優於燃油車,那為何馬力稅要繳的比一般燃油車高呢?

當然你可以扯能量損失,但只是把問題更複雜化,除非你能告訴我近期真正的量損數據


真要比汙染源比不完
C大你要不要把風險也計算進去
核電廠爆炸不常聽到但也不是沒有,到是漏油事件每隔幾年就會聽到一次
我不想爭論,但我想知道真相,不對的地方也請指教
KANG00127 wrote:
我看到的數據都是優於燃油車,那為何馬力稅要繳的比一般燃油車高呢?

因為牌照稅根本不是設計來針對碳足跡抽的稅。
Ryoma wrote:
所以美國能源局、跟維基百科都不比上大大

我可沒這樣說喔。

Ryoma wrote:
贏了也不代表環保或低碳 ? 那什麼才是,


至少得把主要能量損失的環節算進去吧?

Ryoma wrote:
你一直要算傳輸損耗要作啥?這一部分不就是汽油車也要一起分擔的東西嘛?
總能量-電動車充電(約80%)利用=剩下的電就是所有的人平分,除了住山上而且不用電的原始人

錯了,
我們這裡討論的是電動車所消耗的能量部分,並不是所有的發電損耗。

Ryoma wrote:
有沒有一種叫做欲加之罰 ? 別人算到底從頭算好算滿,
汽油車就冷眼旁觀~製造環保?石油環保?排廢氣環保?卡車貨車不用算?

我沒說不用算喔,我這裡主要是糾正他能源轉換效率的錯誤觀念。

Ryoma wrote:
再細分的話,電動車晚上有利用電,再加上這部份的話...汽油車不就是更加浪費電,滾費損耗

錯了,
電動車對電網不一定有正面影響,前面說過囉。

Ryoma wrote:
電動車都賣這麼多人了,超充也變那麼多,也沒有相關報導只是您沒根據的預測擺了

報導沒報的事可多了。

Ryoma wrote:
PS:你不知到電動車附屬產品POWERWALL嘛,夜間利用電力充飽車子充飽POWERWALL(太陽能+電能)
白天尖峰再使用這些存下來的電力,Elon Musk有想到~但不知到大大做功課了嘛

這我早就知道囉,問題是這些超級充電站並不是這樣供電喔。

Ryoma wrote:
同上~你把所有東西都算在電動車,汽油車卻置身事外~好棒

我可沒這樣喔。

Ryoma wrote:
再沒價值也是第3公家單位所發表的~比個人的偏見及沒有資料來的好上許多

維基百科其實就是常常充滿個人偏見,
尤其像上述這種沒有引述資料來源的,其實正是所謂的"沒有資料"。

dsdd1234 wrote:
一個主打節能有性能...(恕刪)


這分級表真無言,現在1.0 Turbo都可以一百匹了
這樓討論得很興盛,不過有點偏離主題了,
建議要討論電動車是否比較環保的網友可以另闢新樓。
我個人很感謝各方網友提供許多資訊,
所以很期望能有一個專樓討論環保議題。

牌照稅的部分,只要有使用公共道路或水路的所有交通工具都要收牌照稅,
(參照使用牌照稅法第三條)
基於此收費理由,應該跟環保議題或什麼排富稅,比例稅之類的議題無關,
我們就只單純討論牌照稅是否合理。

以前只有燃油車的時候,收費標準統一由排氣量分級,
當時就鮮少有人反映收費不公,就算NA跟TURBO的馬力差很大,
現在會被拿出來討論是因為電動車開始要普及了,出現了兩套標準,
因此才會有爭論。
(其實之前就有人對依排氣量收費有意見,只是聲音小就被忽略了。)

以政府的角度來看,不可能統一用排氣量徵稅,這樣電動車就收不到稅了,
記得宗旨,牌照稅是所有上路領牌的車都要繳的稅。
那統一用馬力徵稅呢? 之前買turbo車主是不是要跳起來罵政府了?
所以燃油車繼續用排氣量徵稅,其他車輛依馬力(功率)徵稅是政府想得到最好的方式了。

網友們有其他更好的建議嗎? 如果有的話(所有人都能認同),相信政府也會納入參考的。

不過說真的,就算能提出更好的建議,政府也未必會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
若依馬力收稅,就跟車子的環保概念背道而馳,因為科技不是讓馬力越來越小,而是在不增加油耗的情況讓車子性能大增。

問題是電動車若以排氣收稅,那就會收不到稅,要收也該用新思維,不該用馬力


用馬力收還開啥鬼3缸i8?


但i8稅金確只收8000,合理嗎?他能比特斯拉環保?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