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成大教授賴維祥:2015氫能取代石化能

jasonlin3038 wrote:
很難吧,氫燃燒的安全...(恕刪)

可以參考台灣燃料電池資訊網,氫氣比LpG和天然氣還安全,不要被政府洗腦了
勁揚丫德哥
第一個例子就被打槍,實在不曉得要說什麼....
Space Shuttle Columbia Disaster

孤鴻海上來 wrote:
哥倫比亞太空梭液態氫爆炸...(恕刪)
ccyang45 wrote:
第一個例子就被打槍,實在不曉得要說什麼....
Space Shuttle Columbia Disaster


寫錯了
是[挑戰者號]升空爆炸事件

航天飞机的外挂燃料箱受损,液态氢和液态氧推进剂全部释放出来,这两种化学物混在一起后开始燃烧,结果在距地面数千英尺的高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球。




孤鴻海上來 wrote:
這種氫氣動力車 是假環保

http://www.bloomberg.com/apps/news?pid=newsarchive&sid=aD5fw9um.Y3E

Hydrogen, made mainly for industrial use from natural gas, costs about $5 to $10 per kilogram for vehicles in California, more than double an equivalent amount of gasoline. Fuel-cell cars also have at least double the efficiency of gasoline models, with Clarity averaging 60 miles per kilogram.

動力來源的這些氫氣 是由石油加工出來的
每公斤比汽油貴一倍
行駛所產生的污染 折算生產+行駛所耗的石油來看 並不會比汽油車低...(恕刪)
真搞不懂這個「目前」還沒有市場的燃料電池電動車是跟你有仇嗎?你引用的這一篇文章正反意見都有,在我看來正面還比較多,而且最大的反對意見在美國能源部朱部長上面,因為他說"it’s unlikely the U.S. can convert to the fuel even after 20 years",不是因為這東西不好,而是他覺得美國二十年內不大可能轉換成使用氫能源的國家。

假環保三個字是你自己冠上的,文章裡可沒提到。另外,你引用的這一段,你刻意只翻譯前半段,後半段說效率至少是內燃機的兩倍的部分怎麼不順便翻一翻?還有,你用價格來攻擊,怎麼不順便再引用接下來這一段,"The Energy Department estimates future prices for hydrogen will fall to $2 to $3 a kilogram.",同樣是美國能源部的估計,未來一公斤估計可以降到$2-3美元,現在美國汽油一加侖平均$3.9元(http://www.gasbuddy.com/)。在可預見的未來,汽油價格要狂跌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喔,還有,南加州開始出租Clarity的時候,加氫站的氫氣是太陽能的電去生出來的,因為使用者相當少,所以這一招還行得通,環保的很。

棒球迷 wrote:
成功大學航太工程系教...(恕刪)


屎和尿不是可以種菜嗎?...........................
ccyang45 wrote:
真搞不懂這個「目前」還沒有市場的燃料電池電動車是跟你有仇嗎?


就算同樣用太陽能做為能量來源的話

充電到電池裡
比裂解/電解出氫再運送/使用
來得安全

增程電動車Volt的鋰電池在撞擊測試被刺穿 還停放好幾天才起火
而氫氣一旦外洩 氫氣佔4%至74%的濃度時與空氣混合就是易爆氣體 條件比瓦斯爆炸寬鬆 大概當場就會爆炸了


~~~~~~~~~~~~~
用在交通工具上 已經爆過氫氣球飛船和太空梭液氫燃料槽了...

~~~~~~~~~~~~~
目前運送工業用氫罐的都是特種車輛 要職業駕照
但一樣發生過事故


京港澳高速货车翻车 10余罐液氢爆炸起火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12月03日 转载)
2日上午8时25分,一辆运载液化氢气罐的货车,在京港澳高速由南往北方向1386公里处发生翻车事故,导致液氢泄漏,进而引发火灾并发生爆炸。岳阳市消防支队40多名官兵连续奋战近3个小时,成功将险情处置,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据了解,车牌号为湘B35320的货车从株洲运载罐装氢气至华容县,当时车上装有150多个气罐,每罐气体大约重48公斤。在行驶至1386公里处时,一车胎突然爆破,车辆撞上右侧护栏并行驶了50余米后,车辆冲出护栏翻下路基,随即车头开始起火,并先后引发了10多次爆炸。所幸车上两名司乘人员并无大碍,自行逃出车内并报警求助。
以我的理解
分解出氫所需的能源也不少
這樣真的可行?
現在的科技其實可以解決現有的很多問題

能源、醫療、食物....

這些具有獨佔市場的行業

不可能這麼輕易放下手中的利益


不只能源會有利益問題

假設近視目前有治癒方法可以痊癒

醫療技術可能全部被眼鏡大廠買斷


我不太相信一個學者,
從研究到發表論文這段期間會被任何能源公司盯上,
除非他是那個領域的天才,講到該領域就想到他,
研究之餘還身兼公司要職並有足夠的曝光,
除非能源公司有諜報部門負責監控各地"潛在威脅",
電影看太多才相信,前面那些人的事情根本就是沒有根據的揣測,
怎麼不說是害怕自己的"成果"經不起世人檢視?

不然要扯到利益造成的人身安全...基本上是可笑的,
前面還有人提到永動機,只能說,美國會禁不是沒有原因的,
因為"民間科學家"太多,滿嘴天文地理口沫橫飛,
基本代數推導全是東湊西湊,鬼才看得懂,
有志向沒底子的漫坑滿谷比比接是,
學術界扯到永續能源真的是大笑話,
那是只有在科幻小說才會出現得情節

amachi wrote:
我不太相信一個學者,...(恕刪)


這種新聞,應該有8成以上的工程師一看就覺得又要來騙政府錢了。

氫燃料電池如果實用化,石油公司不過是把石油轉氫賣而己,幹麻要暗殺人?
電解氫目前根本沒有價格競爭力,什麼石油公司的陰謀論可以停了。
竟然還有人覺得政府會騙你氫氣很危險...上次日本核災己經演示過氫氣爆炸了好嗎XD

氫氣作為能源載體,如果透過燃料電池確實是還不錯的整體能源效率,
(重整效率67%,燃料電池效率70%,電機效率90%)
不過氫氣的儲存運送安全性需要克服,燃料電池的成本和觸媒資源也一直是主要問題,
如果真的有所突破,光是專利就吃不完了,肯定有非常多廠商有興趣,何必出來借機
廣告?

氫氣作為移動載具燃料,仍然需要大量的工程研究,不是哪個天才靠著小小實驗室可以
搞定的。裝一裝模組就要吹牛說可以技轉...當人家世界大廠都白痴嗎?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