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7

扭力等於加速能力?

自昨夜看到這篇文章就覺得很有趣,用物理來討論車子,這有點像用自然解釋靈異現象。
首先提到「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F=m*a」這個東西好了!
自過去以來所看到的題目都只有在「力與運動方向相同」的例子上!
拿來這邊要解釋引擎對車子的出力? 這真是會笑破物理學家的大牙!
先談談引擎活塞的力量傳到曲軸後,經過齒輪→輪子,一連串的動作全都是用「轉動」來進行!
包括車子的轉子帶動車子前進也是以「圓周運動的切線方向」來讓車子向前!
真不知引擎的哪個力能直接影響這個加速度"a"?
相對的,扭力 = 力矩,換算下,不正能由一連串的流失比例算出實際上到達「輪胎外圈」的力?
這樣子想下來,扭力換算後所得的「力」可假想為牛頓第二運動定律下的"F"了!
所以扭力與起步時的加速度有關!

然而~
台灣車商永遠都寫上「0~100KM/Hr」的數據,
反觀~誰知道「0~60KM/Hr」的數據如何?
車子的馬力與扭力是經過轉速來換算,而轉速由扭力帶動上去,
可說是除了低速檔位(1、2檔)時的加速度外,過3檔後的動力來源就是我們所知的「馬力」。
當然,馬力是能量單位!其決定的是「極速的大小」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由 動能 = mv^2/2 可知道)

另外嘛~實在無法理解...
meridian wrote:
BMW 120d vs 118i, 扭力差一倍, 加速卻差不多

請問這個差不多是差多少?
二者馬力值也不同,不知道您怎麼比較出是扭力還是馬力的問題?
再來,二者的車重也不同(差50Kg)~哪來的「平等」比較?(輪圈大小一樣!?)
說是「扭力派的堅持」倒覺得是「馬力派的曲解」~
如果說馬力能決定加速度,那不知道Luxgen 5與323i的加速度誰快?
雖然車重差了40Kg,但馬力323i可是比Luxgen 5 多20HP!
0-100卻是323i輸了!
相信,如果是0-120也許是323i贏,但這表示「低速」靠扭力!

小弟才疏學淺,大學聯考物理也不過才92分而已~但談力學小弟可是非常有興趣!
還望各位前輩發現小弟所言哪些部分有誤能多多指教~
首先 不可能用這麼簡單的公式去推導
簡單理論和實際值有很大差別
看文章第一段就打槍

EX.輪胎及內部機件能量損耗,設計, 摩擦係數?

還有其他更多尚未考慮的因素都未列入

結論: 實際測試才是王道 不然一切都只是紙上談兵!






電動馬達不像傳統引擎需要經過活塞運動帶動曲軸,損耗會比較少,輸出比較直接

shiorizero wrote:
台灣車商永遠都寫上「0~100KM/Hr」的數據,
反觀~誰知道「0~60KM/Hr」的數據如何?...(恕刪)

幾乎全球車商都公布這樣的加速數據,公制100公里/英制60英哩,也不是台灣車商故意這樣做...
畢竟這等於國際習慣,也算是引擎表現的一個公認客觀判斷基準。

印象中,馬力≒扭力(轉矩)x引擎轉速÷716 的樣子?
但不同的引擎,就算數據一樣、表現也不相同,討論這個其實有點紙上談兵...
喝謊言欺瞞奶水下成長的孩子,不容易相信外界的真相。 說別人不敢面對二戰罪行,自己不也竄改戰史教育孩子?
扭力通常低轉速域就能發揮出來,馬力要高轉速域才能發揮出來,過了扭力峰值的再加速度要靠馬力拉昇.
靜態起步靠扭力推動車重和爬坡(低轉)而轉速已超過扭力峰原的動態再加速度靠馬力,所以加速能力要看目前引擎轉速是在扭力帶或馬力帶.
汽油引擎高馬力要兼顧大扭力通常靠提升排氣量;
柴油引擎大扭力要兼顧高馬力通常靠增加變速檔.
既然上了賊船,就要做個成功的海盜。
扭力跟馬力同時重要~~~!!

兩個參數同時要參考

在計算一個效率的時候,要算起步扭力先看物體可否先由靜止啟動,

啟動後馬力曲線與功率曲線同時去計算,兩個取最小值

這樣就可以算出加速度曲線,所以兩個算時要同時符合取小值
許多人還是模糊了焦點 最大馬力及馬力輸出曲線才是重點

舉例來說 假設兩台機械結構完全一樣的車 最大馬力相同 僅差在引擎的馬力輸出曲線不同 如下圖
則藍色輸出曲線的車加速一定會比較快



藍色曲線 馬力曲線比較飽滿 是因為其引擎輸出的低轉扭力優於紅色曲線 在低轉就能創造出比較大的馬力 所以加速較快

shiorizero wrote:
自昨夜看到這篇文章就...(恕刪)

嗯嗯,滿有趣的,小弟當年好像只考八十幾。


我覺得我好像需要再把文章講一次。
哪個步驟有問題麻煩提出。

F=ma 是用在計算輪胎與地面切面的施力。
F 為輪胎對地面切面的橫向施力,同樣的抵面會施予對等的反作用力,因而車子前進。
m 為車子質量,視為常數
a 為車子加速度
m 為定質,a為所求目標,F 則可從輪胎的力矩求得。

接著由輪胎的力矩求 F
torque_w = r * F
r 為輪胎半徑,可視為常數
torque_w 為輪胎力矩
帶入上面式子,得
a = torque_w/(m*r)
由於 (m*r) 視為常數,故 a 正比於 torque_w

許多人的誤解就是以為 torque_w 就等於引擎的扭力,事實上經過變速箱後已經是不一樣了。最簡單的算法是用功率。
假設 power_e 為引擎功率,torque_e 為引擎輸出力矩,rpm_e 為引擎轉速。
power_w 為輪胎功率,rpm_w 為輪胎轉速

power = torque * 2pi * rpm/60

假設在傳動過程中能量沒衰減 power_e = power_w
torque_w * 2pi * rpm_w/60 = power_e
torque_w = (power_e*60)/(rpm_w*2pi)

帶入加速度的式子
a = (power_e*60)/(rpm_w*2pi*m*r)
另 k = 60/(2pi*m*r)
得 a = k * power_e/rpm_w
用中文來說
車子加速度 = k * 引擎功率/當下車速

與我的結論相同,當車子在某個速度,加速度正比於引擎功率。

當然比較有爭議的是,引擎並非隨時維持最大功率在運作。尤其是 1 檔的狀況,引擎需要一小段時間爬升到最大功率,這部份就是看變速箱設計了,非常理想的變速箱,甚至可以 0.5km/hr 時就已經達到最大功率。

沒有這麼完美的變速箱,就要看引擎的功率曲線,低轉速有較飽滿功率的引擎,在轉速爬升的過程就能提早提供較大的功率。

上述式子並沒有考慮到風阻,所以如果單看上面的式子,只要有無限的檔位,車子可以無限加速。若要討論極速的問題,用力比較好討論,而不是加速度。有物裡基礎的都知道,對一個物體施力,物體可以無限的加速。車子運行過程,由於輪胎對地面施力,而地面提供反作用力,汽車因而前進。然而隨著速度越快,風阻也就越大,當風阻與輪胎對地面的側向施力相同時,就會維持速度。


josephyen wrote:
嗯嗯,滿有趣的,小弟...
沒有這麼完美的變速箱,就要看引擎的功率曲線,低轉速有較飽滿功率的引擎,在轉速爬升的過程就能提早提供較大的功率。
(恕刪)



那這段話翻成白話的解釋是不是能說
"
好吧現在不考慮變速箱,只看引擎
低轉高扭力的引擎 B,觀察其轉速爬升至理論最大功率所需的時間t,
並使高轉低扭力的引擎 A ,跑同樣的時間t後,可觀察到引擎A的瞬時轉速,
透過馬力/扭力圖查出此轉速的扭力

依據相關公式可求出引擎A與引擎B當時的 F_W

參考 F=1/2 m V^2

可觀察到時速 VA 及時速 VB

而時速VA/t、時速VB/t 便是 t 時間內兩引擎的平均速度變化量,也就是單位時間加速度
簡化來說,就是加速能力
"

那............哪顆引擎算加速能力比較好?

-----
版主最大的問題,還是沒有考量到單位時間後的變化量

"車子加速度 = k * 引擎功率/當下車速"
也只能解釋瞬時
對於下一秒的變化就無法完全解釋

假設比較點的引擎功率為 100
A 車 轉速及扭力為 20 , 5
B 車 轉速及扭力為 10 , 10

當要將引擎功率提升至 120 時
A 車 轉速及扭力為 24 , 5
B 車 轉速及扭力為 12 , 10

相較之下A車需要將轉速提升4個單位,而B車僅需要提升2個單位

加速能力?只看馬力?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Ramsa wrote:
加速能力?只看馬力?


加速跟扭力和馬力都有關係,
樓主講的扭力都是屁,
我覺得他太膚淺了

現在的缸內直噴渦輪引擎,
就是為了提升低轉速的扭力,
低轉速扭力越大,
相對的馬力也會越大,
結論就是加速會比較快,
加速跟扭力完全沒關係的理論,
真的會讓人家笑掉大牙
  • 25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