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7

扭力等於加速能力?

(續回 ACON99_#1781)

ACON99 wrote:
又在搞定功率/平均功率加速這種錯誤把戲:
總動能除以總時間叫做平均功率
廢話 兩倍施力當然能在1/2時間加速到同樣速度 F = ma
一半時間施力距離只有原來1/2 當然功相等...(恕刪)

錯誤把戲? 我不認為. 一個實際上不是定功率/定推力的系統, 必然可以用平均功率/平均推力去作
估算, 而且只要平均值算得很準, 估算結果也一樣很準. 你算 Tesla 用九成扭力作為全程定扭力
去換算成定推力, 基本上就是平均法, 我並沒有說你忽視 Tesla 不是定扭力的事實, 我也沒否認
你用平均推力去估秒數, 只是你用了平均法卻不承認自己用平均法. 再者你這段文中不就等於承認
用功率角度跟用力學角度看是同一結論? --> your words: "廢話 兩倍施力當然能在1/2時間加
速到同樣速度 F = ma, 一半時間施力距離只有原來1/2 當然功相等"
, 怎麼那麼否定功率角度?

ACON99 wrote:
老話一句: "動能"要怎麼灌? 機械就是靠推力
有啥機制是不用兩倍推力可以縮短做功時間為1/2的? 閃電俠喔?
只能兩倍施力施與物體會得兩倍加速度
妳"兩倍功率"施在起步給我看阿! 不靠力喔!

我什麼時候說兩倍功率加速就不靠力了? 為什麼你有這種誤解?
你要談起步功率, 你就 Tesla 油門全踩跟油門半踩, 算輪子轉動 1 度後的末速跟功率
就好, 答案會很清楚顯示.

ACON99 wrote:
妳的計算要是對 加上每台車的引擎最大馬力都是可以穩定輸出的話(必然)
全世界的車加速秒數都可以除2了! 哈哈哈
就跟妳說平均馬力笑死人阿!

沒法子, 你又不想由 CVT 的模型去思考, 你就自然只會有這種結果; 即便退而求其次, 你用多
檔位密齒比跟少檔位疏齒比去思考, 你也能很理解引擎馬力怎麼用, 很可惜.
CVT 系統, 可以做到一段加速其 平均馬力=最大馬力 的結果, 而多數現實的車子, 其有限檔位的
變速箱也可以做到一段加速可以做到 平均馬力=七~九成最大馬力的結果.
如果一顆引擎最大馬力不夠, 再好的變速箱, 也幫助不了太多.

ACON99 wrote:
講了一萬遍了
是推力在做功
功率是結果
沒有推力就沒有功率

沒錯啊, 那麼這句話也引伸出 "功率高" --> "推力大", 可不是?


(續回 ACON99_#1782)
ACON99 wrote:
[平均功率無意義]
舉例 : 特斯拉 馬達最大馬力250hp 0-100km/h 算4秒 0-100算定扭力加速;
定扭力加速 = 定加速度 車速度正比於加速秒數
所以: 用0-100秒數算平均功率 = 125hp
0-50只用2秒 動能也只有0-100的1/4 所以平均功率 = 62.5hp
0-25只用1秒 動能也只有0-50的1/4 所以平均功率 = 31.25hp

好, 那我懂你的意思了. 那你應該也能明白, 我為什麼問 "一顆一樣 400Nm, 但最大馬力只有
50HP 的馬達裝上 Tesla, 能不能 4 秒 0-60mph?" 你的回答是 "50HP 只能跑到 10mph"...
好吧, 那算我題目不夠明確, 其實你可以改齒比, 讓馬達 50HP 時能對應在 60mph 的速率點,
那這表示你必須降齒比, 結果是不僅輪上扭力下降, 同時平均功率也較原版 300HP 馬達跑 0-60mph
來得低, 因為平均馬力再高都不可能超過最大馬力. 再者, 就算不能改齒比好了, 那你的回答同
樣也證實了最大馬力不足影響加速能力 --> 變成連加速到 60mph 到做不到...
(我是希望你不要把加速跟極速分成兩件事看, 這說穿都是輪上扭力的問題)

(續回 ACON99_#1791)
ACON99 wrote:
1. 我一開始就假設等加速=定推力運動去導的 不是定功率(我也不覺得定功率可以用這個式不犯錯)
2. 妳要分成微小的時間區間用數列回圈去算也是可以逼近啦; 那就是每一時間區間內 假設為定加速度運動 然後速度變成下一區間的初速 (就起頭零秒亂設一下數值)

你的第 2 點寫得很好呀! 你跟 Bull 大談的我以前也寫過 (#1457, #1568)
希望你跟他會談得好一點.

(續回 ACON99_#1808)
ACON99 wrote:
寫了半天又是一篇廢文
P = F * V = F * ds/dt
V = ds/dt 會是趨近零?!!!
然後用 P = ma*0 = 0 來證 P=ma?!!!!
你的數學回去國中重學算了....

所以我說嘛, 我也不要說你理不理解, 你要是覺得這像詭辯, 那你就單純用瞬態觀點的 P=F*V 關係
式來看加速, 也不必管我怎麼算...

P=F*V 這式子在瞬態分析就很簡單就說明在一個速率瞬間下, 瞬時功率 P 大等同推力 F 就大.
而任何初速到末速的整段過程, 就是無限多的瞬態所累積出來的結果.
josephyen wrote:
轉速域高意味著能批配較大的尺比。

A引擎: 0-3000rpm 30kg-m
B引擎: 0-6000rpm 30kg-m
同樣配 1:10 齒比
A輪上 0-300rpm 300kg-m
B輪上 0-600rpm 300kg-m
這就是一般人的思考邏輯,扭力一樣結果加速一樣。卻沒看到 B 車把 300~600rpm 轉速犧牲了。

真的車廠會這樣設計:
A 配 1:10
B 配 1:20
A輪上 0-300rpm 300kg-m
B輪上 0-300rpm 600kg-m

B在 0-300rpm 加速穩勝。...(恕刪)


麻煩樓主去google一下,看看哪一張扭力/馬力曲線圖有牽涉到齒比的,
想談扭力/馬力對加速影響,就應該乾乾淨淨的就扭力/馬力曲線圖來看,

不然整車夾雜了齒比、車重、輪胎摩擦力、氣動力等,這要如何談??

就下圖來說,幾個問題請教:
1.加速度最快時約在幾轉??
2.馬力最大時約在幾轉??
3.扭力最大時約在幾轉??
4.馬力最大時加速度是否最快??
5.扭力最大時加速度是否最快??
6.加速最大時速度度是否最快??

回答完問題後,你會發現,馬力最大時怎麼不是加速度最快,跟你先前的結論是衝突的~~

PS:圖我隨便抓的,你想用別的扭力/馬力曲線圖也可以~~


dancingra wrote:
一個實際上不是定功率/定推力的系統, 必然可以用平均功率/平均推力去作
估算, 而且只要平均值算得很準, 估算結果也一樣很準.(你自己說的)


沒法子, 你又不想由 CVT 的模型去思考, 你就自然只會有這種結果; 即便退而求其次, 你用多
檔位密齒比跟少檔位疏齒比去思考, 你也能很理解引擎馬力怎麼用, 很可惜.
CVT 系統, 可以做到一段加速其 平均馬力=最大馬力 的結果, 而多數現實的車子, 其有限檔位的
變速箱也可以做到一段加速可以做到 平均馬力=七~九成最大馬力的結果.
如果一顆引擎最大馬力不夠, 再好的變速箱, 也幫助不了太多.

這不是自打嘴的講法嘛
前面算特斯拉就用50%最大馬力
後面又說用CVT可以做到70-90%最大馬力
那你就用CVT法去算算看阿
還是特斯拉有特殊原因不能用CVT去算的?

很簡單 愛跟人家講最大馬力的 都說功率算法不會被齒比 扭力干擾 更準確?
結果真的下去算還要用齒比? 還要假設一個定扭力?
搞半天還是當機械功在用力算阿~

還有你的微積分真的是
不要為了自己的歪理亂改極限的定義....這種是政客在做的事
還速度在極限情況下會等於零哩...
人類就是為了討論這種極限狀況是多少發明速度的
bull5444 wrote:
麻煩樓主去googl...(恕刪)

馬力扭力圖當然不會牽扯到齒比,但馬力扭力圖要用來計算加速當然要牽扯齒比。對於扭力曲線,齒比決定轉速跟輪速的對應,也決定扭力的放大倍率。但齒比不會影響馬力的放大與否,只會決定輪速與轉速的對應。所以說考量不同可能的齒比,馬力會是較能信賴的指標。

輪胎不是直接接到引擎,中間的傳動系統影響很大。那我問你馬力扭力圖怎麼證明一檔加速比二檔大,一檔 5000rpm 時為什麼比 二檔的 4000rpm 有力得多,明明 5000rpm 的扭力 < 4000rpm 的扭力。光看馬力扭力圖的事情太少,很多事情在傳動系統發生卻一堆人忽略掉。馬力扭力圖從來不能直接說明 1~100 加速幾秒,你沒給各檔齒比,沒給換檔時機,換檔時間,沒給輪胎尺寸,就算是忽略傳動損耗的理論模型也啥都算不出來。

公式我整棟樓不知道說明過導過幾遍。你的 1~6 提我也回答過太多次了,結果一樣是馬力最大時加速最快,要複習公式往前面看。

先跟你講幾個簡單的現象。

1. 如果車子只有一個檔位,最大加速發生在最大扭力
2. 車子檔位接近無限段,任何車速下,最大加速會發生在最大馬力
3. 車子有數個檔位但非無限段,任何車速下,最大加速發生在可能的最大馬力

以上是單一車子的狀況,兩台車比較的話純看扭力高低幾乎無用,因為配置的齒比會不同。

但為何大多數人看性能只看扭力馬力圖,可以不看齒比?因為大多數的車商在配置汽車時都是用接近的準則在搭配齒比。

josephyen wrote:
所以你說『地面與輪胎摩擦力,軸承、變速箱、傳動軸等的摩擦力都是我刻意要忽略掉的 』= 『 輪胎磨擦力會阻礙加速這種大型謬論』

你國文是沒修過還怎樣?阻礙加速在哪出現的?(恕刪)

對阿 自己寫地面與輪胎摩擦力要忽略掉
那你輪胎抹油看會不會跑比較快....
物理不好要怪國文老師? 怪你自己沒有腦細胞比較正確...

你的意思是『輪胎沒打滑的情況摩擦係數也會影響加速?』是的話證明給我看。不計滾動阻力。證明不出來麻煩回去找國高中物理老師導正你的觀念

請問你F1輪胎磨擦係數跟一般量產汽車胎摩擦係數哪個高啊?
叫你的高中物理老師好好檢討怎麼會教出這種蠢蛋....


ACON99 wrote:
請問你F1輪胎磨擦係數跟一般量產汽車胎摩擦係數哪個高啊?


當然 F1 高阿,我有說 F1 低嗎?
但你還是沒證明出『輪胎沒打滑的情況摩擦係數也會影響加速?』
快證明阿,物理小天才。雖然你整棟樓幾乎沒寫出任何公式,也沒提出任何的理論有力證據。

證明出來的話麻煩把你鞋子換成高摩擦力款,你跑步會變飛快喔!而且無論你原本鞋子有沒有打滑都會跑得比原來快。


ACON99 wrote:
對阿 自己寫地面與輪...(恕刪)

喔『忽略掉』= 『阻礙加速』
中文有沒有問題阿?

josephyen wrote:
http://www...(恕刪)

上面連結是我先前貼過的例子,請問例子中所謂的「低轉高扭組」,也就是 A 組,能夠再提高齒比嗎?我所搭配的 2.5 不就是在設定的「轉速域」內最大的可能齒比?我對「低轉高扭組」到底有什麼不公說來聽聽,要怎麼調整才對他公平?

你也可以提出其他轉速域,諸如 0~1600rpm 或 500~1000rpm,經由調整齒比去吻合轉速域後,結果也不會改變。


假設車商造了下列兩顆引擎:
A: 1000-2000rpm 40kgm
B: 1000-8000rpm 20kgm
為了滿足輪速 0~800rpm(約略等於 0~100km/hr)的加速,車商分別搭配下列齒比(限制只能一個檔位):
A: 齒比 2.5
B: 齒比 10
於是,在輪上的扭力曲線會有下面的改變(轉速除以齒比,扭力乘上齒比)
A: 500-2000rpm 40kgm ---[齒比2.5]---> 200-800rpm 100kgm
B: 1000-8000rpm 20kgm ---[齒比10]---> 100-800rpm 200kgm
引擎扭力是 A>B,輪上扭力卻是 B>A。且兩台車都滿足了 0~800rpm 的加速區間。


你是在污辱人嗎?還是當作其他人的智力都遠低於你

引擎A 2000*40/716=111.73
引擎B 8000*20/716=223.46

了不起啊~~兩顆差距這麼大的引擎也被你拿來比
然後才說扭力無用....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Ramsa wrote:
你是在污辱人嗎?還是...(恕刪)

我有污辱人嗎?表達差異拿差距大的數據來說明有何錯?
A 扭力 > B 扭力,A 馬力 < B 馬力就是我要說明的點。這例子也完全吻合。結果大扭力的 A 一點勝算也沒。

你喜歡 A 馬力 = B 馬力,A 扭力 > B 扭力 的例子也隨時可以生出來,結論不會變,就是比較不同轉速域的車時,扭力的高低無用。馬力是唯一指標。自己算一次看看。

簡單改一下變成 A馬力 = B 馬力,A扭力> B 扭力

假設車商造了下列兩顆引擎:
A: 1000-2000rpm 40kgm
B: 1000-4000rpm 20kgm
為了滿足輪速 0~800rpm(約略等於 0~100km/hr)的加速,車商分別搭配下列齒比(限制只能一個檔位):
A: 齒比 2.5
B: 齒比 5
於是,在輪上的扭力曲線會有下面的改變(轉速除以齒比,扭力乘上齒比)
A: 500-2000rpm 40kgm ---[齒比2.5]---> 200-800rpm 100kgm
B: 1000-4000rpm 20kgm ---[齒比5]---> 100-800rpm 100kgm
引擎扭力是 A>B,輪上扭力卻是 B>A。且兩台車都滿足了 0~800rpm 的加速區間。


所以結論?

josephyen wrote:
但你還是沒證明出『輪胎沒打滑的情況摩擦係數也會影響加速?』
快證明阿,物理小天才。雖然你整棟樓幾乎沒寫出任何公式,也沒提出任何的理論有力證據。

證明出來的話麻煩把你鞋子換成高摩擦力款,你跑步會變飛快喔!而且無論你原本鞋子有沒有打滑都會跑得比原來快(恕刪)

哈哈哈哈 寫出公式你看得懂嗎? 你會畫力圖嗎? 會分析嗎?
F = u N (磨擦係數u 正向力N 推力當然正比於磨擦係數 不然F1用高磨擦係數胎幹嘛?)

請問你世界一流短跑選手穿得是釘鞋還是一般鞋阿? PU跑道穿一般鞋會打滑嗎? 哪個磨擦係數大阿?
打臉王......
  • 25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