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tca wrote:我想知道為什麼明明是...(恕刪) 我來解答您這個問題,因為車體廠內部作業,噴漆之前補土的作業,磨土之後產生的粉末,就算機器有使用粉末回收也一定會有漏網之魚,所以才會從車體廠出來的車子的引擎室跟電瓶室甚至油箱上面都會有粉末,但是那個並不是灰塵,而是補土的粉末。
澳洲的公車澳洲布里斯本的公車,有前後兩個門可供進出車頭照車側照(窗戶很大喔);以天然氣作為燃料(屁股上方有標示)澳洲黃金海岸的公車,比較小台只有前門可供進出車內裝潢,因為車內不可飲食,所以車內裝潢都是用絨布材質,注意一下座位是單邊支撐,底部為鏤空設計,而且最後面的座位是漸進式升高,高低落差沒有很大。輪拱上的空間設計為一半坐位一半置物架;注意:無障礙板放在車門底部當天拍的是舊版公車,後方還有另一款新式的公車;不過被導遊趕時間沒有拍到,可惜!不過十幾年前去遊學時候搭過,感覺很平穩,且車門與人行道的落差不會很大,收費方式有人工收費及儲值卡收費兩種方式,還有一種一日卡給遊客使用,只要在公車可到達的範圍內,當天想去哪裡都可以,不限次數。
公車也有開箱文,而且是超酷的開箱文。其實每個公車公司如果能把這種開箱文好好應用,是可以增加搭車民眾對公車更加喜愛,說不定還會增加搭公車的人數,對於一直提倡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並且提倡環保的現代社會,會有正面加分的作用,連我這個機器鐵馬一族都想搭公車了。
GTOVR4 wrote:這個 Volvo 的...(恕刪) 我愛死美國的拖車頭囉~在美國唸書的時候,長途駕駛,最喜歡看著長長的拖車,平穩雄壯的在Interstate上面巡航,G大可否跟我們多分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