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台灣電動車的牌照稅是要嚇死人嗎

如果電力是來自核電、燒媒、火力為主,也算綠能嗎?
erichuang801 wrote:
如果電力是來自核電...(恕刪)


依照C大的說法~都不是綠能

要把老祖宗碳足跡算好算滿喔~從挖礦製造~運輸等都要算進去呢

不管如何~我們使用的電就是從有效率的發電廠所製造的 (比內燃機有效率)

好好使用及利用,減少排放廢氣噪音

就是相對對地球友善就是環保

也麻煩請政府多收一些稅金來幫助環保

但請使用正確且公平的名目,不要變向變成在處罰想更環保的人
Ryoma wrote:
不管如何~我們使用的電就是從有效率的發電廠所製造的 (比內燃機有效率)

好好使用及利用,減少排放廢氣噪音

就是相對對地球友善就是環保

能源傳遞過程很複雜,
並不是任取一段過程比贏能量效率就叫環保喔。

WCL.Zack wrote:
內燃機的能源是指精煉汽油跟柴油,精煉的能源不用我提了,請也算進去...那已經是很悲劇的數據了,你如果再把汽車的燃燒效率給算進去那簡直是悲劇中的悲劇。 你要提燃燒效率(CE),當然燃燒效率現在都可以做到98-99% (就是你點汽油然後就燒光不留痕跡),但是呢一般內燃機汽車(ICE)的引擎熱燃燒效率最神最高的PRUIS油電(HEV)只到40%,當你要吹噓現在ICE的神話時,請仔細再做功課,燃燒完全跟熱燃燒效率完全不一樣,就好像你拿100公克的花生你只能得到40公克的能量而已,其他的能量都是不能作為動力所使用。

我沒搞錯這個啊,你提這個幹嘛?

WCL.Zack wrote:
而EV的電力輸出是接近82%化學能源效率轉換(扣除傳動消耗)

從電池到輪子是有可能達到,但如果從發電燃料開始算也是慘不忍睹。
前面已經說過了,只找一小部分能量傳遞過程來比效率,
那比贏了也不代表環保或低碳。

WCL.Zack wrote:
核分裂所轉化出的能量也是

錯了,
核能電廠把熱能轉成電能的熱效率跟燃煤其實差不多,光是從核反應熱能到插頭,能量就剩不到一半了。

WCL.Zack wrote:
請google "基載電力" : 風力、水力、核能都是,這些都是離峰時會持續供電的....發 電 廠 ,離峰控制有正面影響很難說個頭,胡扯不懂也不打草稿或先搜尋。你可能不知道,核電廠重啟反應爐時間可能要一個星期,所以晚上是不關機的老兄,那那些電跑去哪了呢? 除非你做個非常大的電池,不然就是流失在空氣中了,這也是為什麼離峰時間如果你有申裝智慧型電錶會比較便宜,不是因為晚上的人用的少,是因為晚上的時候的基載電力都是綠能為主(排除太陽能),燃氣跟燃煤很燒錢只有在尖峰時後才會全載/半載開啟。一般來智慧電表就是鼓勵水冷冷氣機房(參考GOOGLE機房)、廠房、充電設備在夜間時充電或抽蓄能將水抽至水庫上方,早上再利用位能差將冰水/水放下以配合減少尖峰時的用電。 你跟我說 "離峰時間充電對電網有正面影響很難說?" 這簡直胡說八道。

你覺得我胡說八道是因為你沒搞懂喔。

我說的是電動車若在白天使用快速充電,極大的功率會迫使電網預備更大的發電量功率,
這些尖峰時段增加的發電功率,在離峰時間也不見的能馬上停機,那就會迫使電網浪費能源了。
所以電動車對電網的影響是否是正面的還很難說。

我可沒說啥"離峰時間充電對電網有正面影響很難說",拜託去看清楚點好嗎?


WCL.Zack wrote:
這你說對了,能源耗損是接近30%,但請不要忘記剛剛上面我提的ICE那更可悲的熱燃燒率只有20%(意思是80%的耗損),更要提醒你的雖然power wall to wheel 消耗了30%但是透過EV、HEV特有剎車/電能回收裝置,將會有15-20%的回充。故一台電動車(EV)的能源效率是近80% ,但相同攜帶能量的ICE卻只有20%的能源效率,更別提他內燃機所排放出的碳排跟有害物質。

你這個盲點,這棟樓早就討論過囉。
在電動車所使用的能源傳遞過程中,大多數的能量損失是在插頭之前,
硬要從插頭開始算電動車能源效率根本是掩耳盜鈴,算贏了這數字也不能代表排碳低或是環保。
若只是要數字漂亮,那汽油車從傳動軸開始算能源效率好了,效率90%以上呢,超棒的喔。

WCL.Zack wrote:
來源: 美國能源局網站
更詳細打臉閱讀: 維基百科 能源轉換效率
建議你要跟人家筆戰前先將科普讀好。

抱歉,這些東西既不能打我臉,我也不需要喔。

電動車在插頭之後也不只有馬達會損耗能量,還有變電、控制器、充放電、線路損耗,這表格都沒有。
而且說真的,看它效率寫70%~99.99%就知道這資料也沒啥價值
nobel0711 wrote:
所以c大結論是油電車才是最環保的嗎?

結論應該是電動車不一定比油車排碳低或比較環保。
Ryoma wrote:
不能這樣子胡亂比較,

一開始要比這一段的可不是我喔,我只是糾正他的"感覺應該"而已。

Ryoma wrote:
基準明明就很不一樣

基準是一樣的,而且寫得很清楚囉,
就是比能源從燃料出廠到進入車子這段。

Ryoma wrote:
難怪會支持燃料稅拿來修馬路

我可沒這樣支持,我是支持電動車也要繳修路費喔。

Ryoma wrote:
電動車
煤礦->火力發電45~50%->傳輸損耗4%->電動車->另夜間多餘電力會幫儲存(充電)
(只拿汙染最高的火力發電~其他水力、風力核能、天然氣等不計)

燃油車
石油開採->精練損失->輸送損失及汙染->汽油主流30~35%->排放廢氣噪音->也不會儲存利用電力
(夜間不用電也是變向消耗電力喔)

我倒覺的你這樣算才叫基準不一樣胡亂比較。

1.煤礦一樣有精練過程和輸送損失及汙染
2.火力發電一樣會排放廢氣
3.火力發電平均效率在台灣才44%
(你都已經寫一個範圍了,還沒包到平均值,很明顯是自己亂想的。根本不懂的話,乾脆寫0~100%還正確一點)
4.能量從進入車子到傳動軸的能損,汽油車有算,電動車沒算。
5.電動車不一定只會在離峰時間充電。
如果在尖峰時間使用超級充電樁,一台車就能吃電12萬瓦,對電網衝擊也很大,
整體對電網的影響是不是正面的也很難說。


Ryoma wrote:
如此簡單~然後要開始檢討電動車製造時很不環保 (但也沒特別證據)到底多多少???

http://www.greencarcongress.com/2011/06/lowcvp-20110608.html

Ryoma wrote:
只要汽油車效率比發電廠低本來就沒什麼好爭的

比贏這項,也不代表電動車一定排碳低或環保喔。

Ryoma wrote:
到底是發電廠送電到你家比較環保~

還是汽油從精練廠層層精煉->油罐車->加油站->再開著車去加油站加油
(精煉這中間也是需要消耗很多能源的)

一個從電開始算,一個從燃料精練開始算,
這又是基準不一樣的胡亂比較。

Ryoma wrote:
油車也一樣要把油從探勘,開採,運送至碼頭,跨洋過海運送到台灣,從碼頭運送至煉油廠,煉油廠煉製耗費能源,煉製完成後輸送至各加油站,各加油站維持營運耗費能源的消耗都算下去一起來比較,這樣立足點才會一樣!

那樣子比較環保???

這就是所謂的Well-to-Wheel囉。
前面也討論過了,算Well-to-Wheel排放時,電動車也不見得比油車好。

dsdd1234 wrote:
用來供應自己家裡電...(恕刪)


哈哈,是我會錯意以為你是指把國內電力改成太陽能發電,我有去看了。

TESLA的太陽能屋頂瓦片(POWERWALL 2)顛覆我對太陽能板的印象,這系統不僅能給自家電動車還能給住家供電,是好物!

但是價格應該是很可怕
CUFOX wrote:

Ryoma wrote:
基準明明就很不一樣

基準是一樣的,而且寫得很清楚囉,
就是比能源從燃料出廠到進入車子這段。
就是發電廠44%比內燃機平均約33%

Ryoma wrote:
難怪會支持燃料稅拿來修馬路

我可沒這樣支持,我是支持電動車也要繳修路費喔。
我也支持要繳阿~但不要變向罰款,公平公正~專款專用應該有聽過吧
燃料費拿來修馬路不是很奇怪?標準不一不也很奇怪??



我倒覺的你這樣算才叫基準不一樣胡亂比較。

1.煤礦一樣有精練過程和輸送損失及汙染
(石油也要開採~建油井~造大油輪大貨輪~還要再去精煉石化工廠聽過吧還要運輸~還要到加油站加油這樣有比較環保?)
石化工廠多不環保,有空汙網站可以查查,與火力發電那邊嚴重一目了然喔
2.火力發電一樣會排放廢氣
(不管開什麼車都是會排放喔燃油跟電動車要公同分擔~住山上不用電發電廠就不發電?)
怎麼可以通通算給電動車阿 ? 不是說好要細分算清處嘛 ?
電動車有利用多餘發電,燃料車沒有分數要打一下嘛?
你能算效率好的內燃機(最優),我已經用不環保的火力燃煤發電了(最爛)難到要把其他相對較環保的也算進來.....
3.火力發電平均效率在台灣才44%
同上火力發電廠44%vs高級內燃機平均33%
4.能量從進入車子到傳動軸的能損,汽油車有算,電動車沒算。
(那麼小也要算,空氣阻力可以麻煩大大一並算一下嘛?廂型車、卡車要算喔都吃油)
5.電動車不一定只會在離峰時間充電。
(不一定在離峰,但大多數都在離峰,回家睡覺就滿電~不用出門加油排廢氣)
如果在尖峰時間使用超級充電樁,一台車就能吃電12萬瓦,對電網衝擊也很大,
(這只是您的假設,事實上其他國家也沒有特別提出~很少人在上班充電吧,剛說了出門就是滿電,除非長途)
整體對電網的影響是不是正面的也很難說。
(這只是疑問不是確認)


Ryoma wrote:
只要汽油車效率比發電廠低本來就沒什麼好爭的

比贏這項,也不代表電動車一定排碳低或環保喔。

(謝謝您)

Ryoma wrote:
到底是發電廠送電到你家比較環保~

還是汽油從精練廠層層精煉->油罐車->加油站->再開著車去加油站加油
(精煉這中間也是需要消耗很多能源的)

一個從電開始算,一個從燃料精練開始算,
這又是基準不一樣的胡亂比較。

Ryoma wrote:
油車也一樣要把油從探勘,開採,運送至碼頭,跨洋過海運送到台灣,從碼頭運送至煉油廠,煉油廠煉製耗費能源,煉製完成後輸送至各加油站,各加油站維持營運耗費能源的消耗都算下去一起來比較,這樣立足點才會一樣!

那樣子比較環保???

這就是所謂的Well-to-Wheel囉。
前面也討論過了,算Well-to-Wheel排放時,電動車也不見得比油車好。
(恕刪)

(也是不見得又是假設,但事實上就是比較好)

大大很有趣
Ryoma wrote:
就是發電廠44%比內燃機平均約33%

錯了,
能源從燃料出廠到進入車子這段,油車根本還沒經過內燃機的損耗喔。

Ryoma wrote:
我也支持要繳阿~但不要變向罰款,公平公正~專款專用應該有聽過吧
燃料費拿來修馬路不是很奇怪?標準不一不也很奇怪??

我也覺的奇怪啊。

Ryoma wrote:
(石油也要開採~建油井~造大油輪大貨輪~還要再去精煉石化工廠聽過吧還要運輸~還要到加油站加油這樣有比較環保?)
石化工廠多不環保,有空汙網站可以查查,與火力發電那邊嚴重一目了然喔

我這裡表達的重點在於,一邊的精練過程和輸送損失及汙染你有算,另一邊沒算,
明顯是基準不一樣胡亂比較。

Ryoma wrote:
(不管開什麼車都是會排放喔燃油跟電動車要公同分擔~住山上不用電發電廠就不發電?)
怎麼可以通通算給電動車阿 ? 不是說好要細分算清處嘛 ?

這裡當然是指為了供電給電動車而多出來的排放喔,
應該很少會有人白癡到把所有發電排放都算給電動車吧?

Ryoma wrote:
電動車有利用多餘發電,燃料車沒有分數要打一下嘛?

前面說過囉,電動車能否對電網尖離峰控制有正面影響還很難說。

Ryoma wrote:
(那麼小也要算,空氣阻力可以麻煩大大一並算一下嘛?廂型車、卡車要算喔都吃油)

按照工研院研究,電動車從插頭到傳動軸的能量損失接近40%。
你連是多少都不知道就說它小,這不就很明顯是亂算嗎?

Ryoma wrote:
(不一定在離峰,但大多數都在離峰,回家睡覺就滿電~不用出門加油排廢氣)
(這只是您的假設,事實上其他國家也沒有特別提出~很少人在上班充電吧,剛說了出門就是滿電,除非長途)

超級充電樁功率極高,
在家充電可以平衡掉3千多瓦的離峰電力,但為了每個超級充電樁,電網要多準備12萬瓦容量,
就算大多數在離峰充電,偶爾用超級充電樁,
也不代表對電網一定是正面影響喔。

Ryoma wrote:
(這只是疑問不是確認)

沒錯,所以在根本不知道影響是正面負面前,就當成電動車優勢,
這不就是胡亂比較嗎?

Ryoma wrote:
也是不見得又是假設,但事實上就是比較好

在根本沒能力算清楚前就深信不疑,那只能稱之為迷信了。


dsdd1234 wrote:



電動車用馬力課...(恕刪)

現在換人做就是增加一項140萬的減免貨物稅的天花板,雪上加霜



WCL.Zack wrote:
MPG是美國能源局設...(恕刪)


大大說的真好!給你拍拍手,加油!


小弟不解的是若發展全電動電車真如此不堪,
為何歐洲許多大廠如MERCEDES,VW,AUDI等競相投入發展?難道德國人不環保?
德國的工程師不會算能耗/效率/碳排放?
挪威甚至訂下2025年所有新車都是電動車的目標(不要訝異,有可能達成喔).

MPI 2000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