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檢討廢除無速限政策的聲浪一直沒中斷過.雖然這幾年每年平均死亡人數已經比從前減少了一半 (約12000 --> 6000)不過一年死六千人這個數字講起來還是滿可怕的,畢竟在高速的狀況下, 一出事就很慘.另外一個角度的論點就是,雖然德國本身不設速限,但是的德國的鄰近國家都有速限,因此這些國家的人進入德國可能會無法適應無速限的高速車流,反而容易產生危險.以上大概是要求廢除無速限政策的其中兩個論點.
judoyang wrote:超過一定的時速之後,...(恕刪) 沒錯以鐵路的運轉理論來講R=a+bV+cV^2R=總組力a=與速度無關的阻力(例:軸承的阻力)b=與速度的高低成正比例的阻力(例:輪胎與地面間的磨擦阻力)c=與速度的平方成比例的阻力(例:空氣阻力)V=速度所以一定的速度以上 其空氣的阻力是平方的增加這是很驚人的阻力所以一定的速度以上車子反而不省油
我到覺得大家都說的很好,可是能直接反映到交通部或高工局及行政院,應該會有收穫。去年ETC要營運時,被大家罵到臭頭,因為沒有任何優惠,而且OBU(機上盒)又貴,只有辦他們的聯名卡才有優惠,後來我打了一封建議信,要求他們比照辦理新手機的方案一樣(同樣都是遠東集團)內容提及優惠方案的辦法,然後寄到交通部.高工局.行政院還有各大報,尤其是水果報,果然兩個月內機器降價,儲值達一定金額還可退機器的金額,所以有反應有差,而且還要強迫他們回信,才知道他們有沒有在做事。
dearjohn wrote:只是公路運輸, 照顧的是有錢的族群, 鐵路運輸照顧的是沒錢的族群.然後, 蓋馬路所有經過的地方都有好處, 蓋鐵路只有車站附近有好處. 針對這點不感認同高鐵的票價甚至是台鐵的票價都沒有公路運輸來的平易近人不贅述以上
我覺得說來說去還是從最基本的個人道德觀來改變開車習慣最重要吧.小弟我再美國住了三年多,從密西根搬到奧克拉荷馬再搬到洛杉磯.呆過鳥城市也呆過大城市.有守法的也有沒守法的,但都有個共通點,大家開車都還是會"禮讓".我個人覺得這是在台灣真的很難做到的,在鄉下地方也好,大城市也好,有看到 Stop 標誌的地方,沒人敢不停,就算是凌晨三點,前後左右都看不到車燈,還是會乖乖停車再開,我想這個在台灣會發生的機率少之又少吧.在洛杉磯這種大城市,有很多的白目人,很喜歡直接穿越馬路,而且連車都不看,就給你過馬路了,再美國,車子一定馬上停下給他過,雖然我覺得駕駛心裡也是很"X" 但是人家也不會按喇叭或閃大燈,而且,這樣過馬路.....很平常,可是,在台灣有可能嗎? 沒錯,錯的是那個白目行人,明明有斑馬線不走,就愛直接過馬路,但是,駕駛不本來就應該禮讓行人嗎? 而且,如果真的撞下去了,我想駕駛自己心裡也不好受吧.美國隨便開車,時速112Km,半個鐘頭的地方都算近,四個鐘頭以內的算平常,因為美國地太大了,台灣才多大啊? 一條高速公路多少個收費站? 美國"大部分"的高速公路開了八九個鐘頭都看不到一個收費站,我覺得在台灣根本不需要那些收費站,如同之前有位大大提到的,閘道的ETC,看你開多少公里在閘道收費,還比較實際一些,雖然我覺得收費站根本不需要,但是我想大家也都很清楚每次開車過收費站要等多久吧.之前我也看過幾個討論的主題有關交通問題的,我真的覺得,這是駕駛自己的道德觀念,再美國入境隨俗,當然也會乖乖開車,一回台灣就又回復那台灣人才有的開車模式,就算是美國人在台灣也是會騎小 50 鑽車縫啦~我真的只能說....行車的道德觀還有行車習慣需要好好改變,這才是台灣的用路人所需要的.以上只是個人在美國的開車心得,我承認我也愛開快車愛鑽車縫,但是,我有再改....媽媽說:"差那十秒是有差多久"我曾經在國道三號上看過法拉利從我媽的一代neon旁邊疾駛而過,結果.....還不是一樣跟我媽同時過收費站....提高速限? 120~130就很讚了,150就不用了吧....高鐵? 個人覺得是因為別的國家有,所以我們也要,還不如把錢拿去把台鐵的基本建設更新,升級我們的鐵路系統,讓比自強號快的火車可以在台鐵上面跑,這樣應該實際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