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到底台灣遊覽車是有什麼內幕,都是用進口貨車底盤+拼裝車體呢?


喬治奇摩 wrote:
其實,我更希望大家看到的是那BENZ車頂的逃生孔比例與間隔距離,以及白(灰)色車頂所成呈現清楚位置。


沒錯,朋友你講這很有意義。

我們的大客車規範裡面到底有沒有這些規定?
你要不要看看台灣的遊覽車或是客運,再去看別的國家,別的國家的遊覽車逃生出口有台灣多嗎!,在台灣法規規定要有8個逃生出口,有哪個國家法規像台灣這樣!

那個不是貨車底盤,而是本來就是遊覽車專用底盤,那國產小客車進口零件近來,在台灣組裝也較拼裝車體!

你這樣講也等於說台灣的ARTC整天都是吃飽沒事幹,不用驗車,就可以隨意開在路上...囧

minhua0317 wrote:
所以,在這裡信誓旦...(恕刪)


國外官方測試結果不公佈,所以台灣官方測試結果也比照辦理?
那如果國外官方說屎可以吃,台灣官方也比照辦理?
我不知道這樣的邏輯也通,真是開腦界了
民眾有知的權利,台灣沒有民間測試單位
既然是官方單位進行測試,就更應該公佈所有測試結果
讓民眾清楚作選擇,讓劣幣淘汰

Joe小軍 wrote:
你要不要看看台灣的遊覽車或是客運,再去看別的國家,別的國家的遊覽車逃生出口有台灣多嗎!,在台灣法規規定要有8個逃生出口,有哪個國家法規像台灣這樣!
...(恕刪)


法令是一個可以討論的議題,逃生口是比多的嗎?尺寸、位置、相對高度、辨識度...人因工程有許多這方面的探討。

法令也必須是可行,逃生口規定內外都可開?有考慮防竊的基本人性面嗎?

我絕對不是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而是官員在抄人家的法規時,必須抓到核心在哪裡。

yanminghou wrote:
香港的公車是什麼稅...(恕刪)


要謝謝您的先知卓見和努力, 只可恨的是您碰上的可能是地球上最官僚的行政系統. 十年了一點改變也沒有.

大型載客巴士在許多國家都是被定位在公共運輸工具, 會盡量給予關稅方面的減免鼓勵大家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同時也希望能給國民更好的安全保障(一台巴士的載客容量是相同占地面積兩台小型車的三倍到五倍), 讓售價降低國民可以更有機會使用更高等級的公共運輸工具.

在那邊戰拼裝巴士沒甚麼不好的人, 請摸摸自己的良心問問看, 一台底盤車+拼裝車體的巴士和一台原裝進口的巴士擺在你面前, 為了安全你會選擇哪一台來乘坐?

說成本因素所以必須使用拼裝巴士的人, 請問原裝進口巴士的高價是甚麼因素造成的? 倒果為因是哪一種邏輯?

市面上有一本"商用車"的雜誌, 每次翻閱時, 看到裡面的介紹, 都很羨慕國外的消費者可以搭乘安全的原裝巴士, 為何我們台灣路上都是花俏的拼裝車?



Joe小軍 wrote:
你要不要看看台灣的遊覽車或是客運,再去看別的國家,別的國家的遊覽車逃生出口有台灣多嗎!,在台灣法規規定要有8個逃生出口,有哪個國家法規像台灣這樣!...(恕刪)


那些逃生出口有一半是擊破式出口

活動式出口哪個現代國家像臺灣這樣少?
鼎 鑊 甘 如 飴 求 之 不 可 得
根本就是會動的鐵皮屋.......

yawyu58 wrote:
最大問題在這幾支紅...(恕刪)

Gugugu wrote:
唬爛也打個草稿好嗎...(恕刪)


ok,這我可能有點記錯
畢竟看太多

你可以去youtube搜尋How it's made
裡面有消防車、校車、救護車等
校車那一集敘述得很完整
那一集很完整的說明了底盤製造與車體製造,然後如何組合在一起
校車這一集底盤與車體應該是同一家
但這是很完整的概念讓大家知道底盤與車體是如何分開製造,然後組合在一起
事實上絕大部分的大車都是使用這種概念在打造

救護車那一集就更可怕了
完全是買一台成車
然後到處開挖拼成救護車
要講拼裝車
這才叫真正可怕的拼裝車吧!

p.s 回文請不要私訊,這很惱人
minhua0317 wrote:
你可以去youtube搜尋How it's made
裡面有消防車、校車、救護車等

校車這一集底盤與車體應該是同一家

救護車那一集就更可怕了
完全是買一台成車...(恕刪)


請問他們拼在哪裡?

別用改裝來模糊化拼裝好嗎
鼎 鑊 甘 如 飴 求 之 不 可 得
台灣的技職體系已經崩壞這麼久

加上整體國內汽車相關製造業也被保護這麼久

居然還有人天真認為只要是底盤再另外加上車身的,都跟台灣差不多

用膝蓋想都知道組裝品質天差地遠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