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安全氣囊成本真的這麼高?國產車廠都捨不得給?

這篇的說法也太偏頗了吧

別的廠牌不說
focus的安全配備雖然頂級版才有6顆
但是除了最陽春版本的
其它都是4顆氣囊,還標配ESP
甚至A-B柱都是強化硼鋼
這樣子已經能夠打趴多數國產車了吧

ALTIS就不說了
神車的安全性大家都心知肚明
DVD好不好看到是見仁見智啦

不過看看新上市的TIIDA有幾顆氣囊???2顆????
價格還可以開到90萬
連ESP都沒有
實在不得不拿出來說
還是很多車廠什麼都不肯給的
消費者還是要用心比較才是真的!!

而且總結來說
光以氣囊來論斷安全,會不會太簡單了??

行車安全主不僅要看配備,更要看駕駛人的操控方式
雖然說氣囊及安全配備不能代表一切
但是當出事的時候
一定可以比沒有的車款更能保護主人的安全不是嗎???

doraglory wrote:
這篇的說法也太偏頗了...(恕刪)

你真的有看過Tiida的規格表嗎....
Turbo是有VDC(同ESP)
氣囊也不是兩顆 是四顆
NA版則皆無VDC 氣囊皆兩顆
裕隆這種定價模式很明確的就是逼想要更多安全配備的消費者多挑鈔票
事實上其他車廠也都如此
基本上只有福特敢六和這樣打
如果今天又有一家也是一樣弄個ESP加多顆氣囊的較低價車款
不用多久福特六和也會收手
但這種機率應該不高

doraglory wrote:
這篇的說法也太偏頗了...(恕刪)

整天神化硼鋼的F迷有完沒完?
本田雅哥新的撞擊測試拿到良好的成積,強調硼鋼的福特也不過是拿到尚可,
請問硼鋼是有多神??
現在的車輛設計都會強化車室撞擊後的完整性,F牌完全沒比它牌多出任何優勢
F迷神話的太離普了吧,讓一堆台灣人都以為拔獅子鬃毛會長出毛髮了....
台灣的F牌硼鋼最硬了,連雙B都沒國產F牌硬,可惜的是國外的撞擊測試的結果...
F牌總是普普通通....捧硼鋼捧的太過頭了吧?

gbc168 wrote:
整天神化硼鋼的F迷有...(恕刪)


福特並沒有比較神
他只是尊重生命的車廠
所製造出符合應該要有的強度而已

都是經過歐美撞擊測試的產物

但是....
對於台灣沒有經過撞擊測試的亞洲專用版本
可說是...

就如網路看到的車禍照片相同

gbc168 wrote:
整天神化硼鋼的F迷有...(恕刪)


人家硼鋼又不是使用在車頭
而是使用在加強車頂的強度
(其他地方有沒有用硼鋼,那我就不知道了)
要砲的話
麻煩請查清楚再來砲也不遲
況且
就這一個測試條件贏
不代表就可以衍生出其他測試也完勝
人有夢想而偉大 換車嘍~~~

abbking0702 wrote:
SRS要"客製"??...(恕刪)

跟我以前看到的數據差不多
一顆氣囊差不多6000元台幣

ESP(其實是與ABS整合在一起)差不多也是6000台幣
雖然說有甚麼樣的消費者,就有甚麼樣的廠商

但換個角度想,台灣的消費者也是被逼得不得不接受

我個人覺得,在台灣跑的車子要重安全性還是要重舒適性、外觀與電子花車化,其實真的是政府的問題


大家想想,大部分人的購車預算就是落在國產車的價位內,在此價位內基本上可以選的高安全性車種就不多

所以國產高安全性的車賣得不好是必然的結果

因為價位上通常都是國產的中高價位車種(而通常會買到這個價位的人,可能牙一咬就上進口車了)


那是甚麼原因造成國產車價位內,高安全性的車種不多呢?

最主要的還是車商利潤最大化跟政府沒有規定安全性配備為標準配備!

次要的原因才是消費者只看表面,不看內在的消費行為


我常跟朋友說,買歐洲車的時候順便去研究了德國原廠的選標配表

基本上,人家的觀念是,車子第一重安全,再來才是外觀與舒適性

所以規定就是沒有安全配備齊全的車,別想上市

造成人家的標配(最陽春甚麼都沒有的車)就是一定有這些安全配備!

選配表裡面才是舒適、外觀配備(影音設備,空調設備,外觀套件與輪圈等等)

所以你比較沒錢沒關係,但買到的車絕對是有一定的安全性

口袋麥克麥克,那當然可以把整部車選配到又有恆溫、音響又好,影音娛樂設備頂級


但台灣因為政府的放任與本土車商的不長進,造成了現在的這種可悲的現況

如果可以的話,車商當然想最好甚麼都不要配,四個輪子加一個車頂就賣你現在的價錢

所以除了政府規定的基本安全配備,接下來當然就是用極低成本的電子化配備與舒適、外觀配備來抬價了

這一切都是為了多賺錢,同時在這種畸形的市場之下,讓選購的消費者只能在這些電子花車配備之下斤斤計較

自然久了,大家討論國產車的時候,還有一般人買車的時候,就只會看這些了

其他真的很注重安全,口袋裡又有一點錢的人,直接去看進口車

現在就造成這種:有錢才去買安全,一般人鼻子摸摸只能在這些貨色裡面挑

才會有一堆人說:有錢誰不想買安全!?
(但安全其實應該是基本才對!環境應該要變成:有錢,誰不想買舒適跟其他配備?)


所以說甚麼要消費者抵制,消費者的行為會改變車商,這其實我覺得是沒有用的事

因為絕大部份的預算等級能給你選的車就那些

除非要每個買車的人都提高到70-100萬或以上這等級,去搶選擇甚少的幾款國產高安全性車款



但根本的解決辦法我認為還是政府注重國民生命安全,強制立法

這樣也許台灣才有機會變成像歐洲那樣

比較沒錢的人開陽春車,比較有錢的人開的車比較舒適,但不管有錢、沒錢,大家的安全性都是不打折的

畢竟,如果現在台灣國產車價位內也都是安全配備齊全,但就是其他甚麼都沒有的車

那買的消費者還會被說不重安全嗎?

deapblue wrote:
雖然說有甚麼樣的消費...(恕刪)


以美國來說,立法強制要求的安全裝置一開始是由消費者發起得行動,不斷的訴願.控告車廠跟積極要求立法
(這裡面還曾爆發出牽涉到GM等大車廠動用私家偵探.政商關係等與探查民間活動的底細與監控醜聞,有書可以查到大概得美國車輛安全立法演進經過)

之後才有政府的正式立法納入,再此以後車商才轉換銷售模式,以及改將安全配備作為賣點

所以原動力依舊要靠消費者先發起

tadream wrote:
亂爆小心眼珠子不保台...(恕刪)

是...是...
安全氣囊爆開會傷眼,所以TOYOTA拿掉這些氣囊換成DVD
真的是佛心來著!

噗...笑死人!
deapblue wrote:
雖然說有甚麼樣的消費...(恕刪)



同意您的說法,但目前現實的生態確不是如此

其實車商連汽車安全的最低基本要求都不願意給,只是政府無能的冰山一角

社會有很多面向何嘗不是如此


政府願意帶頭推動是問題真正解決的方式


但,台灣目前的政治生態是,法案是由立委和行政高層主推

想要通過的法案挑燈夜戰夾帶一些利益交換條款幾天就過

幾十條億來億去的法案就這樣過了

像是台電承購民間電廠用更貴的電價收購,讓政府賠了幾百億

民眾被剝皮而不自知

有興趣去立法院看看公報會議紀錄就知道



而只有微弱聲音的法案從提案到立法可以在立法院躺好幾年



立委及行政高層不願得罪財團


立委想的是利益及選票,行政高層想的是權位及官位,終歸想的是自己


既使01有一千個網友連署要求政府對汽車安全標準提高強制立法

這個聲音還是很微弱,要政府主動去立法強推法案得罪財團,現階段有哪個行政首長敢這樣幹,
那要讓人豎起大拇指,因為那可能拯救了無數家庭

卻可能(應該說一定)因接踵而來的壓力中箭落馬下台一鞠躬

很多人不了解財團公關運作的能耐

商人在商言商,花一億做公關再怎麼算也比花十億成本划的來

這是小朋友都會的算數,世界各國皆是如此


只是台灣民眾和先進國家比起來,對公共議題相對冷漠

冷漠形成空間,空間創造利潤,結果是政府和財團雙贏

政府施小恩小惠給財團,日後在一些議題上做為制約的條件,說穿了不過是為了政權


所以我們的抗爭走上街頭很少有大規模針對公共議題的

問問現在的新世代關心的是什麼?

韓國大學生在20多年前常常為了公共議題走上街頭抗議政府、衝撞體制、丟汽油彈

20年過去了,當年的大學生已經是社會的中堅份子


而可笑的是到今天,我們還掛在嘴巴說-亞洲四小龍

很多韓國人早不把台灣放在眼裡,年輕一輩聽都沒聽過亞洲四小龍,我們還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自Hi


一直到有一天,關心這個議題的民眾越來越多,形成足夠的氛圍,push推動才有可能


只是還要多久,天曉得。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