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到底何謂操控性 ????


HNM2738614 wrote:
...(恕刪)所謂操控性
就是簧上重量(分母)與簧下重量(分子)的比值
比值越大代表操控性越佳...(恕刪)


這種說法不是變成重心愈高, 操控性愈好? 這個理論成立的話那Sabaru的車可以不用賣了, 他們不就是在強調壓低車子重心, 提高行駛穩定性嗎? 輕量化的目的是要在同樣的馬力下提高加速性. 而不是增加所謂的操控性.
操縱性= 車子給於駕駛者的信心&人車一體的感受

路感 精準度 指向性 穩定性 靈活性

穩穩的抓住路面 進彎前可以帶給你信心

切換車道超車像切豆腐般俐落 不拖泥帶水

高速穩定性 開160像開80

開台狀況正常的 BMW E90 E92 E46 E87 E82 應該可以稍微體會
以下是小弟的自身經驗
僅供參考,請勿筆戰

基本上
國產車的原廠車幾乎都沒有什麼操控性可言
因為國產車為了符合大眾需求
原廠都是配了舒適胎加上避震的調校都是最溫和的情況
所以可以根本不用去談什麼操控性
尤其是TOYOTA
為了更符合大眾化的需求
所以在避震的部分為了舒適度所以調的更軟

操控性
就像某些大大說的
是很抽象的東西
一樣一台操控非常好的車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極限

所以找到自己最好的方式
就是最好的操控性
正如一般人所說的:人車一體

而影響操控性的條件非常多

避震
輪胎
剎車
馬力
扭力
防傾桿
拉桿
安全帶
座椅
軸墊
車重
變速箱
供油模式(電子式油門與鋼索式油門)
還有許多...不列了

人人說TOYOTA操控很弱
但是隨便只換上述所說的輪胎一項
操控都可以比其他牌的原廠車好

但是以一樣胎王AD08來說
A跟B兩個人開的極限就會不一樣
也許A很熟悉這條胎的極限在哪
B也許對另一條胎更能掌握精確度
另外
一樣很屌的兩種胎
在雨天晴天濕地乾地直線轉彎起步尾速以及溫度不同的時候都會有不一樣的表現

剎車更是很重要的東西
一般原廠剎車都是很錨的
剎車皮好壞影響溫度的極限及剎車線性的長短
制動系統是影響操控很大的因素

馬力扭力這就不用多說了
這部分又關於到動力系統
更複雜了

防頃桿、拉桿、改裝避震這三個是相輔相成的
不但把重心壓低
更精準掌握路感
大大減少側傾的角度
但是避震一定越硬越好越低越好嗎?
這也不一定
軟硬高低還是要看個人的習慣以及喜好程度
拉桿也是裝越多越好嗎?
防傾桿又有分彈性鋼以及鋁合金...等
怎麼選擇哪個好都是沒有一定的

安全帶跟座椅
有人以為這些沒有差
其實這也是影響很大的原因之一
原廠安全帶跟3點式、4點式、6點式
在龍潭賽車場跑就至少可以差了1秒以上的成績
座椅更是降低個人側傾的重要因素

另外軸墊的部分
左右光加裝各0.5CM的就差了非常多
輪軸部分等於多了1CM
過彎極速至少可以差了3KM以上

變速箱跟油門
變速箱的檔速如果延密對於加速跟起步都有很大的影響
油門也有分電子式(VVT)跟鋼索式
鋼索式是你踩多少他給多少
甚至不用去用手自排模式

說了這麼多
也並不是以上所說的全改就會操控到極致
畢竟每台車子都還是有各自的先天條件
如果CIVIC的雙A臂跟一般車的麥花臣就差很多
而且操控與舒適是不可能兼得的

先把自己的車定位
是要家庭用或是追求操控安全
像小弟自身經驗以前是開馬3
會跟朋友去北宜走走
所以底盤部分都有去設定
但是現在換了WISH
我把他定位成老婆跟小孩的家庭房車
所以只換了輪胎(RE001就覺得夠用)跟剎車皮
其他完全不動
因為我夠用了就好

字好多...純屬個人經驗分享
感謝耐心看完
請勿筆戰
感謝

羅賓溫度拉 wrote:
喔 厲害 怎麼 ...(恕刪)


感謝分享阿

現在開什麼車呢?

有沒有一種懷念那義系車在台風靡的年代?

可惜自己生在這年代

連法系車都只剩一個品牌了
RFC小江 http://sinyichiang.blogspot.tw/

denniscool wrote:
感謝分享阿現在開什麼...(恕刪)


現在 在台灣開 BENZ

國外開 LEXUS

這兩部車高速巡航 都很穩定

開 LEXUS 也常開到 170 180 還是會被別人閃大燈要求讓路

但是高速巡航穩定 算操控性比較好 應該不是

操控性 還是在於轉向系統 油門的靈敏度 加上扭力和馬力的隨時噴發的供給 等等的

心裡想到什麼 車子就可以做到什麼 的人車一體的感覺

記得當初prisma的訴求 就是扭力高峰植在轉速3500左右就出現了 等於是只到紅線區的一半

然後有個扭力與馬力的交叉圖 可能配比很好吧 反正也搞不懂

後來也有去看過 alfa romeo 好像是75 應該也不錯 只是沒試開

但感覺 75的排檔行程 比較長 就是換檔時排檔頭打檔的距離比較長

因此換檔時 可能會差個0.幾秒 而我開 prisma 時 他的換檔行程 就很短 所以換檔也瞬間就完成了

這也是我喜歡這車子的理由之一

我覺得操控性就是:
1. 跑山路的時候你需要踩多少煞車來減速過彎 操控性好的車可以用最少的減速來過彎 而車主卻不用擔心車子抓不住地而翻車 操控性不好的車卻必須要用比較多的減速來過彎 這樣車主才不會擔心是否會過不了灣
2. 操控性對於日常行車的安全有相當大的影響 一部操控性好的車 你要他加速他可以馬上加速 踩煞車可以馬上有煞車的效果 轉動方向盤也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也不會煞車煞不住 而操控性不好得車 你踩油門到加速可能過的時間以較久 煞車沒有那麼犀利 轉動方向盤要大幅的轉動才會有效果 而如需緊急煞車則可能會煞不住
3. 車身重量分配: 操控性好的車 由於車身重量分配比前後均勻 所以在過彎或者緊急情況下 不會由於重量不平均而發生失控的現象
4. 重心高度: 操控性越好的車 其重心高度越低 因為重心低比較不會重心不穩
5. 避震器彈簧軟硬度: 越軟的彈簧 其操控性越低 因為彈簧太軟會抓不住車身 在高速過彎的時候車身容易跟不上底盤而出現意外
6. 輪胎與輪圈: 越寬的輪胎油耗表現越差 但是越寬的輪胎卻可以提供更大的地面接觸面積 所以越寬的輪胎抓地力越強 而馬力輸出也較細輪胎大 (因為引擎有更多的動力被導向輪胎)
7. 輪軸長度: 與輪胎一樣的道理 輪軸若比車身還長越穩 因為車身是位於兩個輪子的中間 而不是上面
8. 空氣力學: 風阻越小的車加速越快 風阻越大的車加速越慢
9. 轉向: 車與駕駛者合一 駕駛可以稍微的轉動方向盤來做出修正的動作 不需要大轉方向盤
10. 輪胎定位: 後驅車款常看到後輪有點外八 那是因為外八的後輪在過彎的時候外側車輪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會大於一般定位的車輪提升出彎的動力輸出
11. 車身剛性: 如果車身剛性不佳 那在激烈操控以後 車身會多少的變型
12. 駕駛對於車子的熟悉度: 如果今天來一個對日本車很熟悉的人讓他去開歐洲車 那歐洲車的操控性絕對不會100%的表現出來
13. 駕駛座: 駕駛座如果包覆性不佳 那麼在激烈的駕駛的時候多少會影響到駕駛的判斷 駕駛在駕駛座滑來滑去的 那麼駕駛的潛意識會告訴駕駛車子不穩 進而影響駕駛的判斷
14. 外在因素: 天氣路況等等的 都會影響到操控性

而日常生活中 一般人對於坐駕的操控性不需要像賽車手一般的要求 但是很不幸的 許多車廠對於"操控性"的表現沒有那麼的在意 頂多要求0-60加速多少秒、油耗多少、主動被動安全性能而已
如果一般民眾要求車廠著墨於操控性 那麼買家就得花更多的錢來升級 (不管是OEM 還是aftermarket 的部品改裝)

我個人認為 一般日常生活雖然不需要很強大的操控性 但是不怕一萬 只怕萬一 萬一哪天必須要作緊急規避的動作或者是逃生的動作 而因為買車時的貪便宜而選擇操控性不佳的坐架的時候 那就真的死定了
前面有人提到 "如果操控性這麼重要 為什麼某些品牌的車操控性不夠好但還是滿街都是呢? 我的回答是 "一般人認為那種'萬一'的情況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也認為自己不是甚麼飆車族 所以不需要花大錢買歐洲品牌車 買台便宜省油好養的車就好了 所以造成很大的需求"

以上是我的個人意見 歡迎討論 嘴砲的就不回答了
操控性對很多人來說,標準都不一樣。

若是平時慢慢開的人,要求自然不需要高,市場上也很多適合這樣駕駛習慣的車種。

開起來模模糊糊,動態穩定,方向盤怎麼打,車子怎麼轉,這是大部分市售車的反應。

而所謂的人車一體,我的觀念應該是說車輛會提早讓駕駛知道車輛下一秒鐘的動態,所以駕駛可以及時反應。

車輛剛性要夠,並且有足夠的彈性,所以輪胎傳來的阻力,能夠快速忠實的反應到車身動態上。

就算高剛性車體,配上較軟,行程較長的避震,駕駛也能夠很清楚的知道車身的動態,Rally車就是很好的例子。


但是一般人應該是不需要這樣的配置,在較慢的速度下,離輪胎最大抓地力的極限還很遠。

自然輪胎傳來的阻力不明顯,駕駛會感覺到車輛的動態,但是資訊是比較輕微模糊的。


當然,這不是一概而論,避震,防傾,配重,輪胎,動力,輸出輪.......等等許多的因素都會改變車輛操控特性。

但是我自己的觀念是車體剛性是最基本,能夠讓駕駛快速瞭解車輛動態的因素。

就算車輛配重不好,在車輛剛性佳的狀況下,駕駛也能夠比較快速的接收到動態訊息,自然能夠更提早作出正確地反映。


當然,剛性好不代表車台死硬,太硬的車台,相對會讓反應過於迅速,駕駛反而會來不及反應。

用腳踏車舉個例子,Carbon車若是那麼好,為什麼愛騎鋼管車的人還是很多?

鋼管能夠提供足夠的彈性,騎乘者所施予車台的力量能夠得到足夠的回饋。

車台硬度也夠,所以不會因為車台過度扭曲而無法完全施力。

而過硬的Carbon車架,雖說很輕,但是反應過快,沒有任何吸震,騎起來快,但是很不舒適。


若是開過全車點焊,全套房滾籠,拆光內裝,輕量化的喜美,就知道那種又顛又硬的車,轉向反應快速,但是當失誤的時候,反應也是非常地快速。

相信有技術的人喜歡這個調調,但是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這樣的反應就有點過度了。










redin wrote:
人人說TOYOTA操控很弱
但是隨便只換上述所說的輪胎一項
操控都可以比其他牌的原廠車好


原來換個輪胎就可以讓操控性 +100 分,
CP值還真高啊
對於操控性大家都有很多看法,描述也很多,
小弟個人的想法比較簡單,
就是實際開過就知道。

某個牌子的車一直被批評操控性差,
真的有這麼差嗎? 沒開過也不知道差在哪,
實際開過就會知道差在哪。
不過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
我是覺得那個牌子的車過彎時真的很傾斜,
也許也是有人沒這樣的感覺,
只能說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根據自己的感覺選車就是。
cuttingboard wrote:
這問題跟 “什麼是美味?“ 有點像。

+1

如果分別不出兩碗魯肉飯的差異.....選大碗的就對了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