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7915 wrote:每次遇到高速公路收費...(恕刪) 所以我想問你 目前你上高速公路都不用收費就是了?!現在只是更改計費方式 讓大部分的人合理化至於費率問題 需要再研究沒錯我也認為0.9元/公里 真的太貴了
稅收與GDP的百分比台灣真的是對相低稅的國家但我們的社會福利慢慢在提高與擴大範圍的同時,錢要從哪裡來?加之台灣天然資源不多,這樣的課稅已經算不錯了(車輛的稅除了)所以是很難在稅收GDP百分比比其他國家低的情況,又能比照其他國家的做法希臘、義大利...已是血淋淋的例子,社會福利好,但逃漏稅嚴重影響稅收,財政收支不平衡終究要弄破碗
我不贊成高速公路跟快速道路收費建高/快速公路,目的就是提高運輸效率,也提升行車安全,增加國家競爭力現在有點變成,用收費的方式來減少車流量,達到疏通的效果為什麼不去想辦法提高高速公路的容納量呢?道路品質那麼差,如何提高速限走走停停收費站,如何維持高速高速駕駛觀念不落實,如何維持高速好好把浪費鋪路的費用節省回來,應該是一大筆吧你要收費來做國道養護我不反對但用收費的方式來減少車流量我就反對
Wangyaoli wrote:此外請不要忽略,里程收費後,有許多都會區內短程借道的車流會因避免付費,而轉往平面道路,讓高速公路真正發揮中長途運輸的功能!(恕刪) 是呀!日後一定有更多的車塞往都會區的車道.到時候其他的車道塞爆時,千萬不要回頭怪自己支持這項政策阿.到頭來還是因為政府的大眾運輸作的太差,人民車輛的使用率太高,要解決請先解決這個,不要東想西想只想多收錢的事.
eddit wrote:缺點:1.短程車增加支出(因沒錢在市區買房,住在老家以通車方式)貧民被收更多的稅收。2.市區及縣道易塞車,交通更混亂。3.市區房價再次上漲,富人更富有。4.物價上漲,貨運費用上昇。結論:貧富差距加大...(恕刪) 贊成你的說法
inconceivability wrote:我想反問一個問題?那...(恕刪) 我國高速公路收費是從小蔣時代開始的。反正那時候他說了算。當時的理由就是收費來還蓋高速公路的錢。這種觀念不是只有用在高速公路。以前通過台北市跟台北縣之間的橋梁(像永和中正橋)幾乎都是要收錢,也是一樣的理由。至於省道為何不收錢?我認為是因為技術上做不到。當時為何不隨油徵收?我不知道,可能當時人沒想到?也可能怕影響經濟發展?中國的高速公路收費的意義跟我們不大一樣。要知道中國的高速公路大部分是BOT。是民間公司出錢蓋的。這時候說使用者付費當然合理。至於少部分國家出錢蓋的國道也要收錢,我個人也是不認同。但他們是共產黨,你又能如何?而且我國政府不講信用已經不是一次了。高速公路費用從民國67年通車以來,已經變過好幾次了。我記得小客車從15漲到25再漲到30然後才變成現在的40 (可能有誤,歡迎指正)再加上交通部路政司監理科長林福山於參加 IBTTA2001 第一屆收費願景分享國際研討會(好威的名字啊)時表示未來:1. 沒有免費的道路-只有收費不收費2. 通行費不是稅捐-是使用者付費3. 未來不是收費道路就是沒有新道路4. 收費緩和並減輕道路雍塞5. 沒有人願意排隊付費6. 收費道路提供安全的行旅服務以上理由跟01鄉民說得簡直一模一樣。所以是鄉民有科長的水準?還是科長有鄉民的水準?2006年ETC弊案爆發時多少立委(林正峰、蔡錦隆)都要求高公局應停收中山高的通行費,還要求當時的扁政府停辦ETC。時過境遷現在這些藍委又不吭聲了!這種政府下的政策,你還支持高速公路付費我也很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