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看了這篇文,對日本車產生懷疑(有圖有真相)

ThomasLin wrote:
在目前資料我們看不出...(恕刪)


因為另一位朋友就說了因沒人手上有CTS踏板總成
所以行程的問題,也許GAS PEDAL還有調整修正的空間也不一定,因為這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我也沒否定這種可能

我本來就沒提節氣門...我希望儘量單純些,講的是油門影響轉速,所以這現象一樣適用在無節氣門的車子
如果哪天有無油門設計的車子...我再想想看吧

我對節氣門的認知如有誤再指正
不管是機械拉索式的節氣門或者電子節氣門,基本功能並沒有改變,皆是為了配合油門的使用狀況決定適當的進氣量
在有動力需求下油門踩越深,轉速就拉越高,同單位時間之內引擎往復頻率增加,對空氣的需求量提高,節氣門開口自然要變大
空檔也一樣啊...你油門不踏深,轉速會自己從怠轉飆上去嗎?

而據此文CTS的訊號原理
是透過油門踏板深淺決定零件的接觸面積,進而從接觸面積大小判斷電流量的大小,而電腦再依此電流量的大小得知目前行車的動力需求,做出適當的對應處理
所以根據這種加鐵片補救法,即使油門踏板行程不受影響,但在電腦的判定上就是最大電流變小了(因接觸面積變小),這不就等於油門沒踏到底的意思嗎?
當然也許可以從從新設定電腦對電流數據的判斷來決解這個副作用,toyota有沒有多做這個動作(或其他)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就是我說錯了
如果沒有!只是單純的加個鐵片上去,那在原始設定的電腦判定下,我覺得轉速縮水也是很合理的現象
所以你所說的應要針對CTS其作用原理上作論述才對
inconceivability wrote:
而據此文CTS的訊號原理
是透過油門踏板深淺決定零件的接觸面積,進而從接觸面積大小判斷電流量的大小,而腦再依此電流量的大小得知目前的行車需求,做出適當的對應處理
所以根據這種加鐵片補救法,即使油門踏板行程不受影響,但在電腦的判定上就是最大電流變小了(因接觸面積變小),這不就等於油門沒踏到底的意思嗎?

這位潤先生對CTS與DENSO踏板的認知並不完全正確.......

這兩種踏板都是感知轉軸旋轉角度,把它想像成VR(可變電阻)就比較容易理解,依踏板軸心旋轉角度來決定輸出電壓......實際上應該不是使用VR這種接觸式元件,很有可能使用霍而元件採無接觸式檢知,而且每個踏板配置兩組檢知器,檢知方向互相相反,也就是踏板在待速位置時A組輸出是0V B組輸出是5V,當踩下踏板到達最大油門時A組輸出是5V B組輸出是0V,以兩組訊號互相來驗證正確性......

inconceivability大大您的論述基礎我了解,您是認為踏板最大行程是由摩擦壓板頂住油門踏板來限制,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如果踏板下死點是由其他地方來限制,而踏板跟摩擦壓板並不會頂在一起那您的論述是否還會成立?

純粹以技術觀點來討論並沒有筆戰的意思,就像這次豐田出這種鳥事也才讓大家注意到「煞車優先」的重要性,透過大家的討論可讓事實真相更清楚......

其實豐田應該更坦誠展現出負責任的態度,將已經售出的電子油門車款全部裝上煞車優先系統,至於暴衝原因是油門踏板還是引擎控制ECU往後還是可以繼續追蹤。

這次事件對豐田或許傷害很大,但若處理妥當或許也是另一個轉機,當豐田車全車系都裝上煞車優先系統,至少可以挽回不少失去信心的支持者........
ysc_kyy wrote:
這位潤先生對CTS與...(恕刪)


上文我說過了,你說大家手邊沒有踏板總成可以研究,所以不管是作動方式或調整空間,都可能不是我們彼此自己以現有資訊的想像那樣...所以話不說死也就不再爭論這件事了
不過你再提起,我再換個說法好了,那個鐵片的厚度...存在"彈簧被預壓"的可能
不管何種作動方式,你都可以想像一下,當鐵片的厚度一直加大下去會發生什麼情形?試著想想看

現在的資訊很發達,在正確性上面確實也有很多虛假、錯誤的資訊
我對CTS確實一無所知,直到這事件爆發之後,才陸陸續續對CTS有一點點了解
其實有科學料神、謹愼的態度是很好的,但話又說回來...不可能每個資訊我們都會花時間去求證其真實性與正確性
所以在這篇文章上,我是抱著姑且信之的態度在討論,以此文內容為討論的依據,但如果變成是在根本上質疑這個作者在CTS原理說明上正確與否,那就變成是在證明CTS真正的作用原理為何...那就超出我的能力範圍

ShangLai wrote:
在批評前,請先了解原作者的立場,這篇確實是錯誤百出,但以作者在其他文章批評中共中央的態度,他肯定不是住在對岸,很有可能是旅美中國人,對中國恨鐵不成鋼,所以批評也較多,說他會支持大陸車,我可不相信。


+1
很多人一提到中國就失去理性了
文章作者至少對他的論點提出了不少論據
作者也沒說自己的說法一定就是正確的
分享自己的想法難道不值得鼓勵嗎
01不是學術論壇
發言也不限一定要專業或院士級大能才夠資格吧
雖然此文是轉載的
但是我還是想給作者拍拍手
至少拋磚引玉的效果是達到了

ShangLai wrote:
在批評前,請先了解原作者的立場,這篇確實是錯誤百出,但以作者在其他文章批評中共中央的態度,他肯定不是住在對岸,很有可能是旅美中國人,對中國恨鐵不成鋼,所以批評也較多,說他會支持大陸車,我可不相信。

FOXY1016 wrote:
+1
很多人一提到中國就失去理性了
文章作者至少對他的論點提出了不少論據
作者也沒說自己的說法一定就是正確的


那個旅美中國人的文章寫了一大堆
提出很多論證,舉例都不對
說法結論也幾乎都不正確..

就好像以前的抓牙蟲
地下電台的賣膏藥
現在的電視購物
說得煞有其事
卻都不是那麼一回事...
遇到不爽.就PO到網路上.有用嗎??
假論文當然只能在01上面發表
去學校發表肯定死當
看看笑笑就好
這就是01阿~GOOD~
FOXY1016 wrote:
很多人一提到中國就失去理性了
文章作者至少對他的論點提出了不少論據
作者也沒說自己的說法一定就是正確的
分享自己的想法難道不值得鼓勵嗎
01不是學術論壇
發言也不限一定要專業或院士級大能才夠資格吧
雖然此文是轉載的
但是我還是想給作者拍拍手
至少拋磚引玉的效果是達到了...(恕刪)


日本車大量Cost-down(變相偷工減料)行之有年,

能偷就偷、能省就省、貪求暴利絕不手軟。

作者提出的論點大部分都很真實,

不要被哈日傢伙們模糊了焦點。

別再迷信昂貴的日貨,把辛苦血汗錢送給他們了!日本人隱藏的--貪圖暴利、投機取巧--習性,在這次豐田風暴中,被完全踢爆、一覽無遺!
chankc wrote:
日本車大量Cost-...(恕刪)


每個車廠都差不多啦
差別就是付出的代價要多大而已

歐系車種還不是用了一大堆日本零組件
維修零件費用卻是日系車種零件費用的好幾倍....
遇到不爽.就PO到網路上.有用嗎??
我覺得這篇的"主觀"意念很重,從你打從心底想的打出來.....
許多事需要提出證明,而不是隨口一句"布拉布拉"的帶過.......
樓主在許多方面解釋的滿清楚的,不過是大陸用語真的很多.....
http://tw.pg.photos.yahoo.com/ph/ysfli0071109/album?.dir=c1e3scd&.src=ph&store=&
CTfrank wrote:
每個車廠都差不多啦差...(恕刪)


他的文章看看就好了
他一天到晚只會扯一堆有的沒有的民族意識,很有義和團的feel
只可惜他的言論只是小眾而已~
把這些話拿出去講,大家會以為頭腦有問題咧

因為台灣人不吃愛國這一套啦

反正日本車不好
同樣走廉價路線的韓國車會接替的,韓國車並不差,只是被一些反韓民族意識者搞臭了
還有就是台灣代理商行銷的問題

不然LUXGEN在台灣市場永遠贏不了現代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