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國外電動車已退流行,台灣未來也會走上這條路?

三星跟豐田都說2027年要生產固態電池

三星還計畫推出20年保固的電池

你我都是手機通訊時代的實際見證者

何愁未來的電池科技??







jason001007 wrote:
如果電池價格平價化,...(恕刪)
油車,電車,油電車,哪個便宜好維護就選哪個就好了~
電動車會有一定市佔, 但在數十年內, 油電車會是主流.

個人認為電動車要成為主流, 需要做到幾件事.

首先新車續航力要有600km. 若1kWh跑6km,
電池容量需要100kWh並且在價格上有競爭力.

再來五分鐘充滿電, 以100kWh的電池電量, 是一分鐘要能充電 20kWh,
這個快速充電樁是一個一小時耗電1200kWh的電器....

最後發電量要大增, 以美國為例, 電廠發電量要增加一倍.

先不論能不能做到, 但要做到花個三四十年不為過吧?
前陣子還有充電樁IPO叫我投資,哈純電還沒有大幅度進展時還是先觀望
cuteyu wrote:
電動車會有一定市佔, 但在數十年內, 油電車會是主流.

個人認為電動車要成為主流, 需要做到幾件事.

首先新車續航力要有600km. 若1kWh跑6km,
電池容量需要100kWh並且在價格上有競爭力.

再來五分鐘充滿電, 以100kWh的電池電量, 是一分鐘要能充電 20kWh,
這個快速充電樁是一個一小時耗電1200kWh的電器....

最後發電量要大增, 以美國為例, 電廠發電量要增加一倍.

先不論能不能做到, 但要做到花個三四十年不為過吧?

之前TOYOTA賣了幾十年油電車,銷售比重也不過在3成左右
現在快逼近4成...表示某種意識確實發生影響,得到受惠

美國.歐盟如果政策不變2035就是個關鍵分水嶺
哪來的數十年內油電車會是主流?
美國.歐盟和中國等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都不能賣時,主流是指什麼地區?

電動車技術肯定是會再進步
電池容量不需要強調,最終還是用續航力當標準
部分人一直用現在的技術跟規模,去推測將來普及的問題,也是看的太短
電車沒有一定要充滿電啊...只要夠回家或到下一個目的地
不用多花時間在刻意等待上,充電最理想的情況是「順便」充

發電問題反而沒那麼大,重點在儲能設施的提升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台灣人很容易被西方帶風向. 馬斯克做電動車的. 他現在改支持反對電動車的川普

你說. 是馬斯克有毛病還是你被帶風向了?

你真的認為電動車只有電動車.

還是整個能源產業鍊? 從發電輸電配電售電到汽車跟電池製造甚至全球礦權的巨大產業鏈?

老馬會表態支持川普
主要是因為從拜登上台後都不挺他

又或者該講,拜登跟民主黨與UAW一直是同盟關係
而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
背後代表的就是那些傳統車廠勢力
又怎會讓老馬的特斯拉好過?

槍擊案一發生,美國大選87%底定
以老馬的個性當然不忍了
吉小利 wrote:
老馬會表態支持川普主...(恕刪)

不要亂套好嗎? 拜登跟五大工會的關係是他從政多年累積的人脈關係.

拜登能搞定鐵鏽帶工會這是他本來就有的票倉. 不是選後才有的

話說. 哈哈...哈里斯代表民主黨參選之後聲勢後來居上

馬斯克又見風轉舵了...尚書大人真機靈.....
2020年,全世界總計,電動車佔新車銷量約4%,到2023占18%,目前成長趨緩
2020年,中國的部分,電動車佔新車銷量約6%,到2023占38%,還在持續成長
為何全世界趨緩但中國還在爆衝?為何中國沒有充電慢、缺充電樁的問題?
因為那根本就不是問題啊!

中國電車一台殺到35萬台幣,油車怎麼比?!
相較於歐美台灣,電車是一般油車的兩倍價,市占怎麼可能提高?

只開過油車的人總是想,加油5min就好了,充電這麼慢誰受的了
但電車可以做到「停車即充電」,不需要刻意跑去充電
一個充電埠的成本,連工帶料只要5000台幣以下,每一個停車位都裝充電埠是可行的
所以前面說,為何中國沒有充電慢、缺充電樁的問題?
因為電車夠便宜,帶動經濟規模起來了,稍微改裝過的插座就能慢充,遠比建加油站、運油便宜方便
「停車即充電」,不用特別去充電,哪來充電慢的問題?

中國能造出這麼便宜的車,已證明技術上可行,其他國家也行,只是要慢個幾年
目前台灣還沒有這個量,大部分人無法想像
但百萬N7賣爆也證明了,車價是市占關鍵。過幾年電車降到60萬,肯定賣爆
基礎設施的方面,不存在技術成本的問題,都會被經濟規模解決
種種電車不可行的訊息,都是最近一年才在媒體上大量出現的
相較於一年前媒體對電車的總總讚譽、對地球暖化的貢獻,完全是風向大逆轉
唯一的原因就是中國電車相對於歐美車廠,輾壓性領先,讓歐美無法接受

電車不可行的話,怎麼會挪威市占率93%,瑞典60%。而且媒體還不大幅報導這件事?
電車的優缺點早就是那些了,只是媒體要怎麼報而已,那是政治決定的,人民只能站在被洗腦的位置而不自覺

從大國博弈的觀點看很簡單
後續影響全球電車銷量的要點就幾個

1) Tesla Model 2 2025上市:
25K USD的低價電車補進市場空缺,電車銷售量必然翻倍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因為買得起電車的人數一下子翻倍了阿!

2) 歐美其他車廠趕上Tesla:
不但中高階電車要趕上,還要有能力推出低價電車
這個目前看起機率低

3)Foxconn造車計畫成功
如同Foxconn讓手機成本大幅下降,人手一機一樣
Foxconn造電車的能力目前在n7上看到是沒問題
但其他車廠委由Foxconn造電車,只做貼牌行銷? 待時間觀察

4)歐美放手讓中國電車銷售
便宜(低到12K USD阿!)的中國電車如果能夠全球銷售,全球電車量很快就翻倍了
但美國是完全不用想的,一定卡死
歐洲還在左右為難,待觀望

充電完全是可解的問題,挪威市占率都93%了
慢充是極為容易建置的,停車即充電,遠比加油便宜方便
電車能不能普及的唯一關鍵就是價格,而價格又被政治控制
不用看數據~ 電動車高速時無法太持久巡航溫度會讓電車啟動熱防護,這裡的長程是像中國或美國這種
但短程市區就是電車天下,但對岸二手車在比亞迪價格內捲價格也全面下修.
最近觀察很多關於電動車因為充電裝問題一直有負面的新聞,充電樁跟原廠的適配性也是一個問題(電馬會挑)
清水休息站本來位子就不多,但電車卻只有6~12有點少。會有充電樁焦慮也怕跟其他車主因為充電問題起衝突
pokaichen

電動車啟動熱防護無法太持久?請問哪個型號?道聽塗說實在很尷尬

2024-08-11 0:05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