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說說大家對『空氣車』的看法?

gladiator wrote:
我前面所有的文就說得...(恕刪)


理論歸理論,不符合實際結果就不需要拿出來講了
所以你拿一個假設的說法來批實際結果
批爽的阿
那這樣我也會(現在的內燃機超廢的效率只能到30%,幹麻不用永動機100%效率)

永動機的理論看起來好像沒問題
實際上就是做不出來阿

你說的壓縮空氣熱量不變就是等於說你輸入能量完全不會損失
現實世界沒這種事,至少現在的科技做不到能量完全不損失,還可以跟我吵這麼久
橘子紅了 wrote:
理論歸理論,不符合實...(恕刪)


我前面每個文都講過了,在不考慮散熱的狀況下,這句話你從來都沒看到過,就把文給亂回了,現在還好意思大言不慚這樣回,真的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wenkofon wrote:
很有趣的概念耶,想像一下數十年後,有這樣的產品:

你可以把空氣機踏車(兩輪)或空氣車(四輪)的可攜式壓縮氣瓶帶回家。

這個氣瓶可以連結到你的個人健身器材(跑步機、健身車、划船機)上,看你是要練出腹肌還是鍛鍊腿力。
當你在邊看電視,邊運動的時候,這些健身器材可以為你的壓縮氣瓶加氣。

萬一當天加班太晚,沒時間健身順便充氣,這時你可以插上插座,使用電力自動充氣。

第二天,你把氣瓶插回你的空氣機踏車上,其動力就可以帶你去公司,萬一昨晚偷懶,動力不夠,趕快踩踏板,就如自行車一樣,騎在路上時,你就可以發現誰昨天晚上偷懶或忘了插電。

同時壓縮氣瓶不只可以用於個人交通工具上,未來的公車與捷運,使用雙能源,包含電力與空氣加壓,備有與載客量相同數量的氣瓶接口,只要你將你的氣瓶接上接口,車資可省10元。當然你也別想矇混過關,矇混拿沒加氣的氣瓶貪小便宜,當你拿未加壓的氣瓶接上接口,車上系統會閃爍燈號,並以國語、台語、客語、英語等語音提示:「您的氣瓶壓力不足!」車上所有的乘客會盯著你看,你將會羞愧的面紅耳赤。同時車輛材質以碳纖輕量化,不若之前笨重,空氣加壓也較容易推得動,如果拿這些動力,是推不動三十年前2007年份的老舊公車與捷運,足證科技的進步。

Yahoogle拍賣上也出現「氣瓶加滿,一元起標」的拍賣,此為一些失業人口的主要經濟來源,他們的工作就是踩健身車,把氣瓶加滿!

2037/05/15 台灣自由聯合蘋果時報頭條:空氣車開放五年,國民變得更健康!副標:十大死因首度由疾病變為意外死亡

...........................................................掰不下去了...........................................................

原來為黃粱一夢,但未來的事,誰知道?希望是更好,而不是更糟!
...(恕刪)


你只是沒想到現有已經有的產品,空氣車使用的高壓縮空氣,
這與一般做休閒潛水的氣瓶一樣壓力相同,
要生產這高壓縮空氣,隨車的汽車打氣機都可打出500psi,
改個款式自然可以安裝.
屋頂安裝台風力風車,也可以帶動壓縮機迴轉達到充氣目的.





橘子紅了 wrote:
以下是熱傳學的理論以...

一但你壓縮空氣以後,壓縮空氣因為體積縮小所以放的熱也變多了
放出的熱增加,自然就會測量到溫度變高了
等到壓縮空氣的溫度變的跟外界一樣的時候,空氣內部含有的熱量已經比原本少了

(恕刪)
+1

潛水用氣瓶在充氣時都會泡到水槽裡,就是要吸熱,


要把空氣壓進車內,所造成的污染是否會小於現今汽車中的污染呢@@?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爬了一堆文, 看來空氣車是目前最環保可行的, 到底有沒有哪個國家已經在使用? 或者我們有要引進嗎?
01乃嘴砲者的天堂, 取暖者之地獄. http://tw.mall.yahoo.com/store/flowers

小比.tw wrote:
爬了一堆文, 看來空氣車是目前最環保可行的, 到底有沒有哪個國家已經在使用? 或者我們有要引進嗎?
...(恕刪)


這個是未成熟的技術, 市場不接受啊
民眾還是偏好汽柴油的車子

crab69 wrote:
這個是未成熟的技術,...民眾還是偏好汽柴油的車子(恕刪)


買都買不到, 遑論民眾喜不喜歡. 我覺得在台灣很適合壓縮空氣機車, 要是我的話我會買.
01乃嘴砲者的天堂, 取暖者之地獄. http://tw.mall.yahoo.com/store/flowers
單位換算:
1000大氣壓=14696psi(不是幾百psi)=1033kgf/cm2=每平方公分有1033公斤的壓力(不是1公斤)
一般的壓縮機應該得不到,
而壓縮瓶的強度也要很夠,破裂時雖不會爆炸,但強大壓力仍足以打死人。

不過,新聞看來tata像是已經快要量產了?





Long767 wrote:
單位換算:1000大...(恕刪)


樂觀其成
不過過渡期應該改成混合式
傳統汽柴油引擎+空氣壓縮
一旦壓力達設定最低標準時
自動啟動引擎加壓(只負責加壓不負責行駛)
等哪天技術再突破(加壓充氣5分鐘,50公升容量鋼瓶,可行駛600公里)
就純空氣當動力了……………………幻想中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