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

(Part II)國外機油發展現況及趨勢,台灣用油現象及保養觀念的差異

mrlai wrote:
冷啟動是在幾度低溫對引擎比較有磨損?
在四季如春的台灣需要擔心冷啟動對引擎的磨損嗎?我說得再多也沒用,不如你自己去看第一棟大樓katanalover網友所說與所貼的資料第3473樓


看來是冷啟動定義出了歧義,

"專家"說
大部分引擎設計是運轉在油溫100度c上下(此時一般Xw30黏度約10cst接近完美,磨損非常非常微小,該專家法拉利新車吃0w20),所以只要黏度不是在大約10cst啟動、再強調一次只要黏度不是在大約10cst啟動=就算是"冷啟動",40度c時啟動即便是0w20(黏度是40cst)一樣太黏也是"冷啟動"會有磨損,遑論更黏的其他番號,更冷的溫度。(記得許大還提到滑油加熱器,就是這一種概念下的產物,限制住黏度範圍使油壓在標準值內,以避免冷啟動磨損,來保護延長重要設備的運轉壽命)
所以問題釐清了嗎?

回到現實使用面,我之前下面這一段已說明,顯然被忽略了

大部分引擎設計是運轉在油溫100度c上下,機油黏度約10cst,此時磨損最小,只要不是在此範圍內
如未達工作溫度,磨損都會多一些,冷啟動磨損只是磨損多少而已(也別擔心過頭,大家都知道即使在台灣用黏一點有多一點冷啟動磨損,引擎耐用度還是夠的)。
之前katanalover大貼的廣告文在極低溫(忘了~好像-20或-30)啟動時相當於行駛450km的磨損。
所以40度c時磨損只是少而不是無(或可想成10km的磨損),行駛必然磨損,...

觸類旁通共勉之

關於機油壽命,手冊、車廠、油廠的認證夠做判斷了
對於各類油要更深入一點,這網站不錯http://www.machinerylubrication.com/
當然,也有關於機油壽命文章,作者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Michael Khonsari ,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E.R.(後面E.R.有大大知嗎?謝謝)
http://www.machinerylubrication.com/Read/618/new-lubes
tentec wrote:
看來是冷啟動定義出了...(恕刪)

套句katanalover網友所說的,住在台灣寶島的鄉民對於冷啟動可以不用自己嚇自己.
你要自己嚇自己那我也........

報到, 日後追帖.

以下供參考.


TOYOTA MARK X (2009起)
引擎
4GR-FSE型 2.5L V6 DOHC D-4
2GR-FSE型 3.5L V6 DOHC D-4S






HONDA ODYSSEY (2003起)
引擎
K24A型 2.4L 直4 DOHC i-VTEC






HONDA AIRWAVE (2005 - 2010)
引擎
L15A型 1.5L 直4 SOHC VTEC




udtwn wrote:

TOYOTA MARK X (2009起)
這台真的不錯,
可惜和泰都把配額去進LEXUS了.
我看到某倉庫又要放毒了!

好像要近motul 2公升鐵罐還有雷射標籤,正統歐洲線@@?
我想再強調一次
黏的油並不會造成額外的機件磨損
稀薄的油才反而比較有機會

講最簡單的道理
磨損如何形成?或發生?
金屬與油如何產生磨損?黏的油並不會造成額外的磨損!
引擎內部金屬與金屬的接觸才是磨損的事實
所以如果金屬之間有油膜隔開,使彼此接觸的機會極少極低,相對的就沒有磨損反而會增加的理由

為什麼冷啟動易磨損?
為什麼高溫也容易磨損?
它們的共通點就是當時油膜薄,金屬與金屬直接接觸的機會變大,磨損自然較大
inconceivability wrote:
我想再強調一次
黏的油並不會造成額外的機件磨損
稀薄的油才反而比較有機會

講最簡單的道理
磨損如何形成?或發生?
金屬與油如何產生磨損?黏的油並不會造成額外的磨損!..(恕刪)


這概念不對吧~"黏的油並不會造成額外的機件磨損",太慢是會磨損的,機油幫浦不是設計都一樣大。
除了加劇啟動磨損,還有運轉時潤滑不足風險

Jim Fitch, Noria Corporation 做的研究報告
節錄部份,(最好全文看過,網頁翻譯、線上翻譯很方便)
http://www.machinerylubrication.com/Read/29040/lubricant-starvation-dangers

The Hidden Dangers of Lubricant Starvation
潤滑劑不足的潛在危險
...
The Nature of Lubricant Starvation自然的潤滑劑不足

Machines don’t just need some lubricant or any lubricant. Rather, they need a sustained and adequate supply of the right lubricant. Adequate doesn’t just mean dampness or the nearby presence of lubricant. What’s defined as adequate varies somewhat from machine to machine but is critical nonetheless. High-speed equipment running at full hydrodynamic film has the greatest lubricant appetite and is also the most punished when starved. Machines running at low speeds and loads are more forgiving when lube supply is restricted. Even these machines can fail suddenly when severe starvation occurs.

Machines不只是需要一些潤滑劑或潤滑油。相反,他們需要一個持續和充足的供應,正確的潤滑劑。
....
Common Signs of Starvation常見的(潤滑)不足症狀
Wet-Sump Bearing and Gearbox Starvation濕式油底殼軸承和齒輪箱(潤滑)不足

High Viscosity - Many oil-feed mechanisms (oil rings, slingers, splash feeders, etc.) are hampered by viscosity that is too high (wrong oil, cold oil, etc.).Gears can channel through thick, cold oil, interfering with splash and other feed devices.
高粘度 -許多的供油機制(油環,索具,飛濺饋線等)的阻礙粘度太高(錯了油,冷油,等)。齒輪渠道厚,冷油,干擾飛濺和其他供電設備。

===再來是我推論、僅參考用,可跳過
推論=配合HTHS的2.6下限值,與啟動磨損("冷"字會誤解就不提了),及高黏度被排除在一些認證之外
用流動快的油是好選擇。

我們做得到的,(滑油加熱器就...或許寒帶國家有解決方案不用自己想(電湯匙?),有興趣先找資訊吧)
啟動唯一預防,用流動快機油,而高溫時流動快機油才能持續和充足的供應潤滑
(用"流動快"形容,是因為"低"黏度、"薄"油、"稀"的機油=其實有暗示等於差的意思(潛意識),就不扯遠了)

高溫下(這是自己右腳可控制喔)的黏度,弄清楚您愛車在狂飆時,溫度升到多少,別超過限制就是了,大部分限制落在110~130度c,(但這是自己右腳可控制吧),要不想收腳,不是換機油是要改高溫散熱吧(低溫水龜就忘了吧),再不然換車!!別怪機油與引擎了,它有極限的。

稀與高溫是相關的,前面我也提過用20與40,在HTHS時只是2.6與3.7=1.1cst的差別(一般油底殼達到110~120度c時,引擎內有較多部位達到HTHS的溫度,散熱故障時,則一樣完蛋)
啟動時,20與40卻是差別很大(30幾cst),跟一般5w30也有0~20cst的差異。

結論:流動快機油市佔高不是沒道理的,50、60就忘了吧。對了,還有個別網友大大反映用xw30反應不良,用40卻不會,您應該是愛車缸壓有些不足,用40是正確的,可以的話5w40會更好,cp值不錯,印象有165元長效油。專家說的新車到老車用油依序,0w20(5w20)、0w30(5w30)、0w40(5w40、10w40)、0w50,( )內我自己加的,畢竟在溫暖的台灣,也有cp值考量囉!!
===

這是公共論壇,有疑慮的概念,請斟酌用詞,共勉之,也不會浪費大家時間~感謝
還是那句簡單的話
磨損是怎麼發生的???
如果金屬不跟金屬接觸,怎麼產生磨損???
這是公共論壇,有疑慮的概念,請斟酌用詞

請先搞清冷啟動是因為油膜薄這個事實
接下來才是潤滑油黏度影響充份潤滑的時間

潤滑油黏度影響充份潤滑的時間
與充份潤滑時還稱黏度高會有較多的磨損,其意義完全不同!!!
這是公共論壇,有疑慮的概念,請斟酌用詞

所謂的暖車,並不是在熱油,而是讓機油充份的塗佈與讓機件達到理想的基本工作溫度
前想我說過,如果要用流動性來講保護性的問題
在台灣30多度時,用w50的機油,也遠遠好過在0度時用w20的流動性
能不能接受這種概念就自行判斷了
inconceivability wrote:
請先搞清冷啟動是因為油膜薄這個事實
接下來才是潤滑油黏度影響充份潤滑的時間
...(恕刪)


你確定你講的是事實嗎?

冷啟動磨損是因為流動性的問題吧...
高黏度機油流動慢,冷啟動時將油從油底殼打上來潤滑機件的時間久
故冷啟動的磨損率,會高於低黏度機油數倍

幾本上有一定等級的5w-30
都有對應油溫130度的能耐

而狀況正常的市售引擎,在符合正常的用車常識下
用5w-30能操到引擎縮缸,我還真是佩服佩服
(例如:用1檔上高速公路,就屬於違反用車常識,屬於惡搞...)


誰說的比較符合現實呢?
就油看倌自行判斷囉
操到縮缸不只你佩服我也佩服
就像我也很佩服有人能開到火燒車,不知你佩不佩服?
不是人人都是舒馬克,也不都全是保養專家
但二手車的車況還是有好跟差,車並沒有壞,聽得懂就聽得懂的...

我不想多說了
只要記得一件事
磨損就是發生在油膜不足的時候

流動性是跟保護性都是相對性問題,實例已舉
在台灣不太需要在意冷啟動的問題

而20應該是市佔率最高的機油吧???
不只沒有磨損的問題,還有最節能的表現
  • 7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