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壟斷了台灣大多數的油品市場,台塑雖然足以制衡中油,達到競爭的目的,但是台塑的作法卻是不和中油競爭國內市場,轉而將油銷往國外賺取暴利。因為彼此沒有顯著的競爭行為,所以中油依然經營不善冗員一堆,而台塑則不思經營國內市場而往外銷市場跑。
政府大言不慚的說要尊重市場機制,但是現在看來,這個市場被兩大自私的企業所壟斷,他們彼此握手各自獲取自己想要的好處,但是對於台灣人民而言,卻依然整天面臨油價上漲的問題,反倒是台塑有一堆庫存油可以外銷賺錢賺到滿出來,而中油還是一天到晚喊虧損拼命漲油價。
我在唬爛嗎?看看新聞報導吧,2008年台塑化五月營收創新高,達到955.96億元,年增率高達85.38%,月增率則高達37.95%,為什麼可以賺這麼多?主要就是受惠於五月油品外銷價格大幅攀高,加上台塑四月份調漲國內油價,但是中油沒有跟著漲,導致台塑國內的油品庫存偏高,因此五月就將庫存油轉外銷,提升台塑化毛利率。
看到這裡,不覺得很弔詭嗎?
如果你是商家,請問你會讓自己的商品蹲倉庫不賣掉還調漲商品價格減少消費者購買意願嗎?正常來講,這是違反市場行為的,除非,蹲倉庫的好處大於賣掉商品。
油價漲翻天,但是這昂貴到人民加不起的油,卻可以庫存多到轉外銷還大賺一筆,這實在是很諷刺的現象,但是話說回來,你能夠責怪台塑唯利是圖嗎?
別忘了,唯利是圖就是標準的市場機制。今天的問題在於,中油受限於國家,必須負責國內的油品市場,當初因為中油整個經營策略是老舊不堪又欠缺效率的,加上台塑的大力遊說,讓國家開放台塑同樣經營油品市場,希望台塑能夠用民間的力量達到市場競爭的目的,敦促中油改善整個經營體制。
但是有嗎?
台塑拿到了油品經營權以後,就枉顧台灣用油市場,只想到要往錢多的地方去,因為民間的經營模式就是獲利獲利再獲利,賣給台灣人還得彼此競爭降低油價的利潤對商人而言不是最大的獲利方式,兩者狼狽為奸互相幫忙才是最好的方法;於是在台塑和中油那種魚幫水水幫魚的合作模式之下,人民的用油權就這樣被犧牲掉了。
市場機制是嗎?
油是民生必需品,當人民的生活不能夠沒有油的時候,商人就握有調高金額的籌碼,因為他知道你不能不買,這就是市場機制。非民生必需品,的確可以完全由市場機制來決定價格,反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不用保養品絕對不會危及生命安全或是造成生活停滯;
但是以台灣的油品環境,真的有所謂的競爭者和制衡存在嗎?政府放任商人哄抬價格卻不運用公權力來維持社會的穩定,反而配合商人唱和著說我們要尊重市場機制,靠,你告訴我,我要這樣的總統出來做什麼,給我一個月我也可以讓一隻八哥作和馬英九同樣的事情啊!
什麼都不做,就只會尊重他馬的市場機制。
大家都在罵,為什麼人家油漲我們跟著漲,但是油降我們卻死也不跟著降,今天 2008年07月16日,AFP新聞報導國際油價下跌超過六美元,創下十七年來最大的跌量(新聞),但請問我們的油價有跟著跌嗎?
沒有。
為什麼會這樣?講難聽一點,就是有那種笨蛋只會高喊市場經濟卻永遠不去思考市場經濟到底是什麼,才會搞出這種放屁的結論,如果真的不了解什麼叫做市場機制,
請上網Google一下,真的連Google都不會,你他馬的快點寫信來,我還可以免費去教馬英九總統如何在網路上搜尋資料,因為這實在是太濠洨了,一點常識也沒有是要治什麼國啊!我這種完全不懂經濟的人都知道不能說這種邏輯不通的鞭毛蟲理論
===>事實是,台灣的油品在政府放縱財團下(台塑與中油),卻來凌虐台灣人,
一個產能百分之八十外銷(污染留台灣,還課不到稅!!),另一個在國內猛加價,
根本已經形成長期分工剝削台灣人的油品政策了,該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