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rozech1 wrote:
但是那也僅是不適合,不代表不行
這就是台灣最大的問題了,機車亂象,以後的電動腳踏車也會步上後塵。
你說為何許多的機車肇事大家已經麻痺或沒有太多同情心,因為人為觀點的東西,圖方便圖有何不可,真的是個人造業各人擔。
你可以參考下面這篇,不要說跟四輪比,你自己有125跟250的機車,你自己做實驗在70就好急煞,看穩定性有沒有差,一定可以感覺得出來,也是為何台灣要搞車速分流概念,不是小綿羊飆起來就一定比較慢。
補充有關車速分流的看法
車速分流的問題,好像一般的機械腳踏車有受歧視的感覺。
為何強調台灣機械腳踏車有許多定位的不明?包含現在正要發展的電動腳踏車也要搞兩段加速按鈕,也可能步上機械腳踏車的後塵。
如果是指汽車或重機在快速道路行駛,我或可以認為不必有車速分流的概念,路權比照汽車。
一般小綿羊機械腳踏車的問題根本是超出在定位及其設計用途,速度上的去,但硬體要求跟不上,包含人身安全部品,不要一直說要跟汽車比,跟重機比就有很大差別。
有人可以去試著騎小綿羊在時速70就好,全力按煞車到底,就知道我所說規格設計上的差距(穩定性),跟汽車或重機比,更不要說當有發生肇事時,是完全沒任何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