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cjhonda1-居然有人記住老朽的名字。2-不過,我當副理事在永業,VW+Audi的時候。3-在三信,我很幸運。一開始就被當成妖怪。因為另一位經理,已經53歲。那時,我才34歲。真的是少年得志啦。管了Jaguar 加上Frerrari,又是Lotus。然後又是Lancia。後來還監管整個企劃系統,在三信,那屬於Strategy呢。4-除了雜誌,1981-以後我還在聯合報有專欄。
邱副理您好啊~很抱歉我只記得當年您在專欄的頭銜不瞞您說,1987年好幾期的汽車百科我還留著您的大作,生花妙筆我仍拜讀幾回只因為這一篇讓當年一位高中生開啟了對汽車市場的濃厚興趣(只是最後還是沒進入汽車業)何時新作上市,必定入手拜讀不過後來有陣子因為課業重就沒接觸了依稀記得當年三信賣Regeta、Thema、Uno賣的嚇嚇叫,不過不知何因就沒落了?當年還流行歐洲四劍客Type 4的FIAT Croma、Lancia Thema、Alfa 164、(還有一款忘了)汽車廣告也是拍的超水準,配樂更是必定收集離題了~回到YL feeling,剛看了之前某位大大連結的飛羚廣告片,不輸現在的水準不知哪裡可以下載完整的....其實裕隆如果有心,應該可以成立Feeling主題館讓大家朝聖一下。無論如何,這絕對是台灣自創品牌中不可磨滅的一部份。
我開的第一部車就是飛羚101,輪到我可以開的時候,已經是有兩年的歷史了。我對於飛羚101最深的印象,還是那個買回來不到一週就再也沒有辦法完全關起來的手套箱,還有很快就報廢的錄音帶放音機。其實,很多裝備都很不錯,譬如無段的雨刷,我到現在還是很懷念。飛羚101的底盤是青鳥的,引擎也是,所以,青鳥的老問題,在飛羚也是存在著。那就是,上了四檔,加速力道不足。飛羚的車身跟當時其他車廠的車輛比起來,稍微長一點,為了這個長一點,那時還是初學者的我開得很痛苦。不過,當飛羚開上高速公路之後,外型的低風阻就有機會發揮,才會覺得這車真的還不錯。飛羚101系列的失敗,前面許多網友認為是動力,外型設計的問題。其實,我個人覺得是內裝!但是這個內裝不是裕隆做的,而是那個已經倒了的「國產汽車」幹的。這個總經銷實在蠻爛的,內裝問題一大堆,而且看起來很cheap,難怪最後裕隆要跟他拆夥。說實在,要是裕隆不自己開始賣車,MARCH,CEFIRO大概都會死在半路上。飛羚101上是不到三個月,就有一群計程車司機為了這個很爛的內裝,發動抗議活動。這件事情,其實是很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