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20 wrote:
不一定要實際去開,路...(恕刪)
well...不好意思,我又要來打槍了

以我的兩部車為例(拍謝,反正我也只有這麼兩部車

坐在IS250的後座用同樣的速度過同樣的彎,好得很;
但是用同樣的條件坐在F10後座,同樣的受試者會暈到想吐...
後來多次實驗發現幾個原因,一方面軸距太長,晃動變大;二來懸吊比較Q(這個Q和軟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不蘇胡阿

解決辦法是,一旦後座有乘客,我會強制要求上安全帶;另外加上換大腳以及扁平度較高的胎,這樣一加一減就解決後座乘客會暈的問題。蠻意外的--我本來也以為F10比較不會讓人不舒服,另外一個意外是換了大腳操控提升不少,竟也解決乘客會暈的問題。
所以,我沒有辦法在舒適、操控、底盤...等等條件中找到一個很明確的答案,用我的例子來說,怎麼說才叫做底盤好??我還真的不知道,畢竟我只是個會開車的人,不是個懂車的人,有請專家提出專業見解

我想差異也不會太大..因為就是順順的用40~50開過去..除非你要加到60以上過彎才會真正看得出差異
但是如果你的駕駛習慣就不需要也不會想要60過彎..
那一種底盤重要嗎???
歐洲車有它的優點 跟日系車也有它的優點 國產車也有它的優點
當然國產車暢銷的優點就是捉住台灣大部份車主要的..省油 舒適 內裝高檔.便宜大碗..
底盤過灣操控...請找別款..

buddy_8d wrote:
年紀慢慢開始大.速度就慢慢開始降...(恕刪)
那表示您的人生一直沒進階喔...是該犒賞自己一下了....
底盤好不好?敏感的人只要開一天日本車,再開一天純德製車,
高速公路各跑一天就好,也不用去殺彎道,再開回日本車後,應該就感覺得出日本車在高速公路上會"飄"的事實.
而好的底盤會使您"莫名"的提高過彎的速度,只因為車子給您很大的"信任感".
而且國產車其實都差不多,就連號稱"德製底盤"的也只是比其他日本車好一些罷了,
上次就是用過百的高速殺了一個彎道,結果那號稱"德製底盤"的車,也是彎道前就煞車不敢過.
當然,兩部車級數差很多,但是好的車底盤會給你相對的安全感,這點卻是不變的...
車子這東西,沒有啥CP值高的,只有在您的價格預算內的"最佳選擇"罷了.
(當然,也有沒有任何預算限制的買家,就單純看他們想買啥了)
至於說,體會不出來的?那應該也開不快,也不會有啥意外加油門的情況,所以啥車都沒差了.
切..M01真是臥虎藏龍,上次貼駕照,這次要貼VIP卡了..
懸吊 = 懸吊
操控性 = 操控性
其實就真的如字面上的意義而己,大家不如搞懂字面上的意義再去思考
底盤 真的就是 底盤, 車身結構鋼樑是組裝在底盤上面,然後外面貼上薄薄的鐵皮,大概就是一台車成型了
很多的新車發表,會強調這代的新車,底盤強度又提高了多少、比上一代增強了130%之類的....
因為底盤除了會影響操控的感受外,也直接的影響了安全性
那底盤很重要嗎? 怎麼我覺得都一樣?
其實是感受的到的,尤其是在您開過更好的車之後
甚至不用太高的車速過彎,只是一個坑洞就可以感受到差異
當然,有人感受到了,卻以為那只是懸吊硬....
說的再簡單一點,大家就明白了
車身並沒有大家想像的堅硬,一千多公斤的東西在路上煞車加速左搖右晃撞坑洞
如果是四方型的車子,其實一直都不是四方型的
底盤、車身的扭曲是隨時存在的,就算你看不到.....
那你覺得底盤重不重要呢?
你要軟軟的底盤,裝上硬硬的懸吊 (很多年輕人會這樣改)
還是要硬硬的底盤,裝上軟軟的懸吊 (很多有錢老頭會這樣買)
我想答案很明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