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ybgy wrote:
抱歉可以請問馬力怎麼...(恕刪)
輪上扭力決定加速,這點應該沒有人有異議。
問題在於
1. 馬力大,輪扭力大
2. 扭力大,輪扭力大
哪點成立
假設車商造了下列兩顆引擎:
A: 1000-2000rpm 40kgm
B: 1000-8000rpm 20kgm
為了滿足輪速 0~800rpm(約略等於 0~100km/hr)的加速,車商分別搭配下列齒比(限制只能一個檔位):
A: 齒比 2.5
B: 齒比 10
於是,在輪上的扭力曲線會有下面的改變(轉速除以齒比,扭力乘上齒比)
A: 500-2000rpm 40kgm ---[齒比2.5]---> 200-800rpm 100kgm
B: 1000-8000rpm 20kgm ---[齒比10]---> 100-800rpm 200kgm
引擎扭力是 A>B,輪上扭力卻是 B>A。且兩台車都滿足了 0~800rpm 的加速區間。
所以說,如果你要看引擎的扭力規格,不是錯事,確實是越大越好,但是是在轉速區間相同為前提。
車商會依據轉速區間搭配變速箱的齒比與終傳比,轉速區間有很大差異,變速箱齒比與終傳比搭配也會有很大差異。
同樣是 0~7000rpm 的汽油車,確實比扭力就好。但拿一顆 0~3000rpm 的引擎跟 0~7000rpm 的引擎比扭力就沒什麼意義了。
另外,拿一台為 0~100km/hr 加速設計的車,跟另一台 0~250km/hr加速設計(省油取向)的車相比,也不會有很大的意義。這時候比扭力或比馬力都無解,要完整的分析所有檔位的齒比與終傳比才能看出加速性能。第 130 頁有我分析 bmw 740d 740i 的圖,分析方法就類似這樣。
為什麼已經有扭力了,馬力卻是最常當做指標的參數?因為不管搭配什麼齒比,馬力都不會改變。功率不會因為傳動系統的齒比放大縮小。所以他是一個最簡單表達引擎性能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