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請問那部SUV鋼性最差?

knightcsf wrote:
豪華車輛為何就不能...(恕刪)


大大可以再重覆看一下文章嗎
我明明就說可以懷疑歐洲進口車很合理......
我明明就在說我看到的資料和遇到的事...
1、原廠給其它大大回應
2、廣告和DM不敢明載安全幾星
3、我問業務也不給正面回應
以上讓我非常質疑是否同安全、同零件質量

而我會問業務是因為
我進去展間T和M牌都跟我說進口的很安全
業務是笨蛋嗎 只一直強調安全
卻不說在歐美或日本什麼機構撞了幾顆星有多帥
再來日本人的習慣
做東西境內境外本來就很常有差別化
如果依其它市面上的日本產品來看
日本大多東西進來台灣會比較便宜或差不多價?
幾乎都會貴上很多 或像一些電器一樣
只有幾樣重要核心零件會是日製
而會這麼佛心 全部給你同等打造
還賣這個價格? 我個人是非常懷疑
所以整個讓我非常好奇的去問業務
這樣理解了嗎?

反過來我不理解為什麼
有些人不去面對實際已經發生在眼前的質疑點
聽到日本進口又價格很便宜合理就覺得好棒棒趕快買
我要再說一次 日本的組裝和烤漆我真的覺得不錯
我只是覺得上段列的那三項我很疑惑

再來
KIA敢這樣寫我覺得很好阿 不論真假 敢寫出來就要負責阿
有消費者覺得不實去蒐集資料提告或投訴媒體阿
KIA就必需像你提出南陽被罰的資料一樣
去承擔他的後果阿
如果確實廣告不實
那跟很多車廠曖昧不明、不敢寫
或是新聞稿寫的游走法律邊緣的車廠
一樣都是半斤八兩的爛阿

你說SUBARU 起碼把IIHS 測試的是美規的車輛寫出來。
這樣寫也很好阿 寫清楚說明白阿
而不是一直說自己是進口車 安全多厲害多怎樣的
結果都是用一些模糊的話術在說的是國外版或國外的事

然後很多護航的時候還說自己的車是五顆星的安全
版本到底一不一樣 用料到底一不一樣
問原廠 查資料 問業務 都沒確切的答案
這樣對嗎 合理嗎?
這樣你懂我意思了嗎

我的重點是在於車廠對於車輛說明上的忠實呈現
不是用包裝的話術或行銷手段來模糊焦點

不好意思,這篇我不會再回了,覺得很累
看得懂的看得懂
看不懂的現在都已經有初步的幾個問題點了
就算再講一百遍 還是不會去追求答案
或對自己的車產生質疑



那你怎麼證明給我看,本國的月亮比外國圓!?
歐美日等國家政府把關確實非常嚴格,反過來看看台灣政府怎麼把關車輛安全性?


松山打洞風 wrote:
這是一般人會犯的錯誤...(恕刪)
http://m.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ocal/20170810/1179199/國1南下桃園段4車追撞 1命危3輕傷

今天的新聞
你講到吐血甚至自宮為大眾請願~他還是賣第一阿~

其實很簡單~

把他的形象弄臭~例如馬三~開馬三就會直覺是~會一起聊天的

講這些東西一直都是不痛不癢的~
小火禪師 wrote:
大大可以再重覆看一...(恕刪)

去車輛安全資訊網上面所下載的資料
如下:




可以看到CX-3 的檢測機構是TÜV Kraftfahrt GmbH TÜV Rheinland Group(德國
您認為日本製造的車輛拿去德國的TUV檢驗,然後用的是台灣的安全基準的可能性有多高?
如果要這樣,那或許用台灣的車測中心檢驗會比較省成本?如果連測試檢驗機構都是
德國的TUV,還會認為這個車一樣不是歐規的車型,那麼我想基本上所有的歐洲
進口車輛,也應該會有相同的懷疑。

車廠也許沒有完整的廣告真,也許是因為其他的原因沒有在廣告上加註這些文字,
也或許安全只是其中的一環,但是檢測機溝是位在德國的TUV 就意味著CX-3這輛車
進口到台灣的,跟在歐洲販售的是一樣的規格,否則這樣的作法一點都沒有道理。
(其實RAV-4的檢測機構也是在歐洲的AIB-Vinçotte International n.v.(比利時),而且
其實在日本根本就沒有RAV4這個車型)。
或許業代沒有這些能力去翻閱這些內容,或許車賣太好不用太強調,但是既然檢測機
構都是在歐洲的檢測單位,依照成本最低的觀念,日系進口車,其實應該就是歐規車。
除非有強有力的反證,但是這樣也同時面臨一個問題就是,那麼歐洲進口車是不是也都
適用台灣法規在歐洲測試?

所以除非有強有力的證據,別再懷疑目前的日系進口車,是哪個規格的了。


總之~
國產車的測試是謎~機密

進台灣的進口車雖然有國外測試當參考,
但台灣進的是不是等於國外測試版也是問號


總之沒人敢背書~

唯一就是法規強制規定:
在台灣買的車都要公開測試數據!
捧歸捧,酸歸酸
就算把鋼材捧到半邊天又如何?
甚至進美規車經過碰撞測試又能如何?
難道那些車真的不怕一萬也不怕萬一?
把鋼材捧高高結果人家當跑車開還不是一樣rip

酸人家鋁罐車又怎樣車禍翻幾圈人家依然沒事平安下車
別人捧歸捧酸歸酸但要怎麼開其實還是看自己吧
knightcsf wrote:
去車輛安全資訊網上...(恕刪)


感謝大大資訊
我剛剛查到的應該跟你一樣的資料
但網頁和PDF檔都強調這樣:


還有沒有更進一步的資料?

這機構單以車廠送審的國外書面就審查過關嗎?
若有實車 是車廠送測 或 隨機抽查?
這機構有去證明書面審查的內容與台灣實售車是否相符過?


還有以成本觀念來看
以前確實不大可能為某國或某區生產某規格車種
但以現在的工業技術來看
為某國或某區生產某規格車種才真正會省成本

然後歐系車本來就也可以懷疑是不是也有台版亞版

會較針對日系車的原因之前解釋過了就不多說了



就是愛廢話 wrote:
總之~國產車的測試...(恕刪)

這裡我提出來的資料的意思就是,
在台灣賣的日系進口車,所用的撞擊測試資料,
都是在歐洲當地的測試機構做出來的,那麼
有多少可能,當地測試的車輛是特別要符合台灣的規格?
或者為何要把符合亞洲規格的車輛拖到歐洲去測試?

這其實是說不通的。

其實既然是在歐洲測試,那麼就應該適用當地規格的
車輛才有意義。

日本車,送去歐洲國家測試,然用採用亞洲的某個國家的規格??

為何不直接生產統一的版本,直接引用歐洲的測試報告呢?

RAV4並無日本版喔。

小火禪師 wrote:
感謝大大資訊我剛剛...(恕刪)


我想這段話是因為,他們正式的審查報告並不是網路上公告的東西,
這段話有點意思是說此供參考,不得作為合格與否之依據的意思。
這只是怕網頁上的資料跟正式的審查報告有所出入,而預做的免責
聲明,也減少爭議。


你說的韓國車kia 也一樣是Vehicle Certification Agency (VCA)(英國)
測試的,難道韓國車的測試機構就更為有公信力,報告就更為好?

其實這個審查方式,網頁上有,這是車輛可不可以在台灣上市的正式審查
不會是抽驗,而是每個都要審驗。

你認為這些進口車,尤其是日本或韓國製造的進口車,會大費周章的將在車子
運到遠在數千公里外的測試機構然後依照別的國家或是地區的法規做測試?
而歐洲車輛則會乖乖地依照歐盟當地的法規來做測試?
如果不是,那麼就是這些進口車都是依照歐洲當地的法規進行測試的。
這些測試機構在世界各地的可信度可能是比台灣的車測中心更高,
有什麼理由不相信他們?

如果你想確認,可以打網頁上的電話去問,我相信會有人給你答案,
我也認為你聽完後應該會比較沒有疑惑。

你提出的質疑,屬於對於審驗程序的不瞭解,這些疑問不能當作是反證。
當台灣的審查機構都認定這些測試報告內容,那你提出的問題
的答案能說明甚麼?
用你的問題來否定這些檢測機構的報告?我想你或許從整個法規程序面的
瑕疵來說明會更有力。但這必須你去把整個形式安全審驗程序都了解了
才有辦法。

你認為的KIA 韓國車也是用同樣的方式進來的,你認為相同程序進來的
車輛,不應該就認為符合相同的標準嗎?

其他你對日本人會製造不同的產品這部分,其實是一種主觀上的認定而已。
我相信在美國的車輛用的材質或是科技技術 絕對會比在日本來高或不相上下,
這點你認為日本人為何不會減少成本的出比較不怎麼樣的車呢?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