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878220 wrote:全棟最中肯其他樓論...(恕刪) 開版的主題是"NA跟渦輪增壓的差別"。這兩個部件本身就非常有特性,硬要扯到其它部件只是模糊焦點,也只是模糊他們的特點。如果真要扯連輪胎/風阻系數/引擎電腦/車重都能扯上來。只單純以這兩個引擎的特性來說,廢氣渦壓的問題在2000轉以下的turbo lag, 特別是市區常用的800~1500轉起步區間,是不可能沒有TURBO LAG。唯有使用樓上某位大大說的機械渦輪增壓才會全區間沒有 turbo lag.有TURBO LAG 表示馬力沒有全出來,其他中後端動力傳動件是無法補救馬力缺口的。
menter wrote:3.0渦輪扭力高原從1750就開始了,可是還是用不太到。因為要到130以上也才到2000,除非,SPORT按下去,轉速提升很快,才會經常在2000以上的大扭力區域。...(恕刪) 嗯. 現在車子可選的模式很多. 的確不應該以以前的方式看待.... 人的看法也是要跟上時代.我的車只有 "SPORT" 可以按 (等於就 一般/sport) 按下去變速箱大概會維持在 2000轉以上 (應該都是正壓吧)跑山路就很好用.. 不會檔位太高反應太慢.. 唯一的還有 turbo lag 大概是車子時速0 起步吧..現在的車子模式更多了 ( ECO / Normal / sport / sport+ )現在是討論差異性. 支持哪一個都ok. 不用貶低另一邊阿.撇開引擎差異性. 渦輪多那麼多零件.跟工作溫度就已經比 N/A 的難養了."我自己覺得" 如果一顆引擎要跑30萬公里. 渦輪大概一定要換一次. 耐用度有10-15萬公里應該就算不錯了.
Shakechen wrote:嗯. 現在車子可選...(恕刪) +1...其實早期大渦輪時代中高轉速的利用Turbo Lag爆衝加速,對駕駛人而言真的是個一級的技術挑戰。車性要非常熟,技術要好,操控要非常細膩。現在小渦輪其實已經解決了2000轉以上的Turbo Lag 現象。不過車子開起來就是沒有柏林愛樂卡拉揚形容911時說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刺激感"!我自己常要下場開測試車,只能說現在的高性能車,電子系統干預太多太容易開了,平台穩定度也佳車速在150公里以上在凱燕/BMW這級車上跟車速120公里沒太多差別。加上PDK/DSG的導入,飆起來其實很沒成就感只有快而已!想飆車就好好掌握吧,再過個10年車上的車聯網主動安全系統,應該會讓駕駛者想超速都不可能!
[底下的問題是基於在美國加洲舊金山灣區生活,就不要再講台灣的稅制了]我想用這篇討論就教一下各位前輩。2015 Nissan Murano - 著名的3.5L VQ35 V6 NA引擎,CVT2015 BMW X3 xDrive 28i - BMW引擎以為傲的直四 2.0 單渦輪雙渦流引擎,八速官方數據這二顆引擎的油耗是一樣的,21/28 MPG City/Hwy,所以油耗差異也不用考慮。我自己開過2012年的Murano很長一段時間,對VQ35超級滿意,就如大家口碑的寧靜,平順,線性。後來改開油電車,這輩子還沒開過渦輪車。人過中年,除了塞車上下班,最大的休閒大概就是週末帶家人四處走走看看,反正美國那麼大。也可能會有機會開車開個幾天幾夜去很遠的地方玩。 完全沒有什麼操控殺山路的需求,只求平穩舒適開車。撇開車價/配備/品牌光環這些因素,請問這二顆引擎的特性以及這二家的AWD四驅系統,哪一種會比較適合我的需求呢?感恩~~
BBdog3388 wrote: 開版的主題是"NA跟渦輪增壓的差別"...(恕刪) 非常嚴重的誤解我也是單純只指引擎的部分光是不同排氣量的引擎,就有1.缸數2.汽缸配置形式3.曲軸配置形式4.可變氣門5.衝程這些都是相當大引響依據引擎的輸出曲線,並沒有辦法簡單以一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