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安全氣囊成本真的這麼高?國產車廠都捨不得給?



>>德訂都只要等而已,沒貴到哪裡去。
>>管理好不好的問題而已。

嗯……你應該沒了解過工廠怎生產東西吧
管理的成本不是只行政流程,最花錢的物料、庫存等成本壓力就很大了
去問一下有做量產的朋友,我想他們會很清楚

>>這更荒謬了
>>你都說客製麻煩了
>>不管賣幾台,客製也是一台一台config (當然不是等收集100台一起build,而是要準備各種config的>>buffer)
>>客越多台只會陪更多。
>>
>>台灣商人很會算而已~
>>不把安全當回事。
>>每次都宣稱安全之最,實在不知道最在哪裡...........

所以我才說一般的客製的車都不是一般人買得起的,都非常的貴,不然車廠怎賺?
我們這只是討論 SRS 可否客製而已,還沒談到其他的客製
我這說的“客製“是那種不是車子組完後還可以容易再加上去的

你說不管賣幾台,客製也是一台一台 config ,這沒錯
但你沒算到的是每一種組合廠商都要算他的預估賣出的數量,這些都是成本,且成本高於你的想像很多
以 SRS 來說好了,裝一個 SRS 上去要配合的周邊廠商零件有多少?可能有數十家
你沒預估個量讓這些周邊廠商有個計劃生產以附合你的需求
難道你以為我隨時要一個 SRS 打個電話就有哦?幾個可以這樣玩啦
如果一個月要幾十個到幾百時且需求時間長達數年來說我不覺得你沒跟 SRS 廠談好你預估的量他會理你
因 SRS 又不是只為你生產,他的客戶可能多達上百家,每家都是臨時要貨他怎控管生產?
這只是最簡單的,還有其他複雜的說來落落長
我不是做汽車相關產業的,但也是做量產型的產品,我猜處理“料“的邏輯上應該不會差太多

以前是學生或剛出社會時也有和你一樣的認知,覺得不就是下訂、組裝、出貨而已這麼簡單
但工作十幾年了,真覺得要搞“選配“不是想像中的簡單,中間有太多環結產生的成本會發生
重點是……除非全部的料都是你自已廠內生產沒有外購的,不然周邊廠商的配合是很複雜的
很多產品都是工廠生產基本的半成品,然後運到各銷售的區域後做不同組態的半成品組裝到成本
但汽車上有很多東西應該都是在組裝線上就要決定的了,很難說組好後再拆裝或更換
所以台灣汽車的選配都很簡單,都是車出廠後容易組裝上去的,再由各經銷商去控管各自的加裝備件就好了

我個人不覺得車廠不把安全當回事
而是台灣的市場小到車廠無法這樣玩
我還是認為,車廠是要賺錢的,他們應該都會算一個基本的企業利潤
和泰賺很多,但他的員工待遇福利有比其他車廠好嗎?我不知…但我猜應該有
對他們的員工來說他們可能覺得這很合理,因為公司賺錢,就有好的待遇及福利
當然大家可以說老闆賺更多,但……哪有老闆不想賺多的呢?但他至少有讓員工有比例人好的待遇及福利
我工作十幾年來待過的公司都是台灣排得到名的公司
和其他同學待小一點的公司比起來,大公司待遇福利是真的比較好,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想往大公司的原因,這是一種循環
不幸的是……和國外比起來台灣公司的獲利相對於員工的待遇福利水準仍差國外很多,這沒辦法,誰叫你在台灣呢?
扯太遠了…





assassining wrote:
我想清楚些了,可能來...(恕刪)


很簡單的道理

台灣人軟弱 好欺負. 命較廉價...又不團結

所以你能拿車廠如何?

就算他完全沒有氣囊

你也只能吞下去對吧!!

你敢幹嘛嗎?

peppetjolin wrote:
在我經手過那麼多大撞的車
看到那扭曲變形的方向盤
你真的希望上天能給他多一點機會 讓他選擇有氣囊的車





大大原來是專業的

但問題是很多很沒被教育

完全沒sense 在開車的人路上一大堆

frogcchen wrote:
小弟我有戴眼鏡有沒有...(恕刪)


台灣人戴眼鏡的比例應該排世界第一吧!!

現在小六近視的比不近視的多很多..

所以車廠很有遠見??????

你命都沒了還擔心氣囊會不會刮傷你俊俏的臉龐??

傷到你弱到不行的視力??

會不會捨本逐末了些?

frogcchen wrote:
小弟我有戴眼鏡
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
氣囊爆開時不會讓破裂的鏡片或鏡框
直接插進我的臉部或眼睛造成傷害
這個恐懼一直一來在我心中揮之不去(恕刪)



沒有氣囊的時候
你是直接撞上方向盤的
試問您的眼鏡在何種情況下插入眼睛的機率會比較高
同一個問題也可以拿來問您的胸腔可能受到的創傷的嚴重性

1. 硬梆梆的方向盤
2. 稍有彈性且可分散較多力量的氣囊(有些車款配得還是二階段充氣的Dual-stage SRS)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abbking0702 wrote:
居然用"客製"幫車商講話,
真的不愧是台灣呀!(恕刪)


唉……你要不要再回去看一下我寫的全文,重點不是“客製“這兩個字,我只是拿來當一個比喻而已

abbking0702 wrote:
四顆氣球才多少台幣,成本又會是多少?恕刪)



回去看一下我寫的內容,成本不會是只有“四顆氣球“... OK
小天兵 wrote:
>>德訂...(恕刪)


恩,這翻話有道理。
我誤會了,您不是來幫廠商護貝的。

我們也做量產
CTO要找到最佳化才能實行。
先備好一定數量的半成品一定要的。
我想這是國內車廠最大的問題,要備多少才夠又不會變呆料?

日本做法應該是先準備好有裝好和沒裝好SRS的車殼+線路半成品的。
Renault Grand Espace IV 2.0T MB W204 C200K Estate

不長眼 wrote:
在商言商台灣賣得最好...(恕刪)


這不是觀念的問題吧?
而且就實際來看跟你講得出入很大

除非有辦法拿到原廠國外其他市場得srs訂單,不然至少要國內市場大到可以支撐起基本量產需求(這還沒談到經濟生產量得等級喔),不然誰要生產不會賺錢的生意?

國內廠商給國外客戶優惠就是因為量大,量大的話給多一點折扣也ok,主要是賺那個量(可以長期維持的訂單),庫存週轉的壓力也比較低

我上一家公司就是國內庫存成本太高,根本不願意在台灣鋪貨

庫存不動就是呆帳,公司的每年庫存清點都會檢討這一塊,降低庫存就是增加可用資金流量,這才是台灣內需市場一直以來某些工業.重工業.非民生一般需求.大量需求等市場始終養不起來的原因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