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HONDA與NISSAN三大汽車廠一致將2015年訂定為燃料電池汽車上市的時間點(BENZ則宣稱2014年上市),並預計在東京、名古屋、大阪與福岡四大都市以及高速公路設置100處加氫站,日本現有的加氫站氫氣來源包括使用液態氫氣、高壓氫氣、天然氣改質、甲醇改質、脫硫汽油改質以及水電解產氫等多種方式,至2010年底,日本的加氫站為燃料電池車充填氫氣的次數已超過2萬次。
TOYOTA從20年前開始進行燃料電池車的研究,目前燃料電池車總累積行駛里程數已經超過200萬公里,也已經成功達成單桶燃料行駛東京至大阪的目標(560km,全程開空調)。
其實每年在東京都會有一場燃料電池大展, 也都會有開放試乘車供人搭乘,
今年我曾經試乘HONDA的FCX Clarity, 這輛車也在加州及日本出租給民眾,
雖然燃料電池車目前還不強調操控性能,
但油門大踩時所帶來的貼背感覺還不錯!
其實大家不用講的那麼激動,
現在去成田機場附近, 也可以租的到這輛車,
與其一直強調新科技的缺點(就是有缺點才需要研究人員不斷投入嘛),
不如真的去瞭解. 去摸摸這即將來臨的科技!
現階段不管是電解水取得氫氣還是利用含碳氫化合物的廚餘、廢棄物來提取氫能全部都需要電能。
而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提出來的氫全拿去燃料電池(目前從氫取得電能最有效率的方法)產生的電不可能取得同樣能量的氫。也就是說,製造氫的電哪裡來?這個問題不解決全部都是詐騙集團沒兩樣的話術。
當然大家都知道除非派太空船去木星抽取氫,只要氫的來源是來自地球的一天,那怎麼發電永遠是問題。
至於氫能不能安全儲存的問題呢?丁烷也沒多安全穩定呀,大家還不是用得很開心。
基本上氫的儲存技術上早就突破了,但是氫的生產?除非用核融合發電技術有突破或是大家乖乖回頭用核分裂發電,熱力學第二定律之壁就是卡在那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