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610/34290142
蘋果有一篇新聞,我剛才找來看了一下
不過我真的覺得,有沒有收買記者,可能才是重點
你看這兩光的「實測」是什麼?
(有時 mobile01的實測也很兩光,兩個不相上下)
用一個2行程50CC的機車,只跑2.4公里+2.4公里,也沒有個長期數據
就一口咬定這東西「無效」
我雖然對這產品也是半信半欵,但我更不相信這記者的「實測」啊
還有採訪的「專家」,就像是在保養廠會騙我們的那種「專家」...
果然如同店名:非常機車啊...
另外補充,我對這產品半信半疑的原因:
這產品是說清積碳,讓車回復原本的油耗狀態,不是更省油
這也是我半信半疑的原因...我相信很多人沒看使用說明
它並不是說這產品可以「更省油」
新車10km/L 開了五年變成 7km/L
它只是可以回復到逼近之前新車10km/L的狀態
另外,我可不是開了一個新帳號
http://senmingkao.blogspot.tw/
manigobe wrote:
不管是英國還是南非還是美國日本中國大陸,只要東西有用消費者是會繼續買的。不然台灣的光學製品、家電、衣服都是中國製造不是嗎?
日本的汽車80%零件都在國外製造包括大陸、印度、馬來西亞、美國、泰國都有廠不是嗎?
迷戀德國雙b,audi,vw 廠牌的大眾也可以翻翻零件來源,巴西(vw)、中國(audi)、捷克(scoda)、南非(bmw)...banz(australia....usa ..)
除非你要求手工打造..........如勞斯萊斯、賓特利、法拉利、保時捷.......不然都是國際製造。
南非被英國統治百年,伊莉莎白女王皇冠的那顆世界上最大的鑽石,是南非產的。...(恕刪)
就像統統也不一定要本地產?

我好像離題了

From Hong Kong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