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要公平也要對等, 付牛排錢就要給牛排吃, 車流速度低於某速限之下該區段免收費. 連火車誤點都要補償, 現在就只有"高速"公路會讓使用者塞車動彈不得還要付費, 提供給人什麼樣的服務收什麼樣的錢本是天經地義.不過收錢的事都沒問題, 補償的事就會有一些理由和技術問題什麼的, 你知道的.
3. 大家不要讓遠通再賠本做公益了,交流道電子收費系統應該重新招標,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跟以前收費站電子收費系統一起被拿走了?
江妍慧
2006/06/11 第529期
目前正值國道興建高峰期,更需中山高之通行費收入來償還債務、利息及建設費用;如果停止收費,國道基金將面臨破產的局面,建設經費最後還是由全民來負擔。
國內第一條高速公路中山高,自一九七八年全線通車後,至今已經將近三十年,外界質疑在多年收費下,建設成本其實早已回收;今年四月立委也提案要求政府研議停收或減半徵收中山高速公路通行費。然而國內高速公路的通行費是作為養護現有國道,以及新建國道的國道基金之財源,若單以中山高的建設成本已經回收,就要停止收費來看,則後續國道建設的財源籌措將出現困難;即使由政府另撥建設經費,也將排擠到其他建設支出,影響層面不小。
國道基金 目前財務穩健
現有國道除了中山高(國道一號)、二高(國道三號)之外,還有國道三甲線、未全線通車的國道五號(北宜高),以及東西向的國道二號、四號、八號、十號等共八條,但是只有中山高與二高有收通行費。
國道高速公路局局長陳建宇指出,當初中山高為十大建設之首,是南北交通大動脈,在台灣經濟起飛階段扮演重要角色。之後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國民所得大幅提升,交通需求快速成長,為了不讓國道高速道路的興建費用受到其他財政支出的排擠,因此才在一九九四年成立國道基金,由高公局管理,以保障國道建設財源的穩定;而許多甚具經濟效益的道路興建投資也因此能積極規劃進行,花費甚鉅的養護工程也都能有充分財源支應。
陳建宇指出,國道基金設定由一九八七年至二○三七年,自償率原為七五%,其後提高為七八%,由國庫補貼二二%,預計二○三七年以後,通行費收入就可以完全支應國道養護與建設的支出。一九九四年以後國道基金陸續納入二高、二高後續、北宜高、蘇花高等建設計畫,並依原有財務規劃執行,至目前為止國道基金營運尚稱正常,亦合乎預期財務計劃目標中運作。截至今年三月止,國道基金因為承接原北二高及二高後續建設公債與短期借款,因此處於負債情況;而從去年度決算業務收支情形來看,業務收入約三四三億元,業務支出為一六二億元,業務剩餘約為一八一億元(用來支應國道興建與債務償還之用),財務狀況尚稱穩健。
停止收費 影響其他建設
單以中山高來看,陳建宇表示,從一九七五年通車以來至二○○五年止,通行費收入共約二千六百五十七億元,成本部分,包括興建成本、維護管理費用、高架拓寬及交流道增建等,加上利息支出,總共約二千一百七十六億元,收入可說已經能夠完全支應成本支出。
然而,未來的支出也必須考慮在內,包括中山高本身機場支線拓寬、五股至楊梅段拓寬、橋樑耐震補強(因應九二一地震後,耐震標準提高)、橋樑重建等工程,費用預計共約一千八百一十四億元,還必須加上每年平均約四十億元以上維護支出;因此就算目前中山高部分,財務有四百多億元的盈餘,仍無法在兼顧未來國道建設與養護下,還能降低收費標準。
至於二高部分,建設總經費高達近四千五百億元,但至目前為止,通行費收入還不到四百億元,其餘部分除了繼續收取通行費之外,仍需仰賴中山高的通行費收入等支應。
因此,陳建宇表示,當初規劃興建整個國道路網,財源由國道基金支應,並無法獨立討論中山高是否能夠不收費,因為會影響到整體基金的運作情況;尤其,目前正值國道興建高峰期,更需中山高之通行費收入來償還債務、利息及建設費用。
借道增多 降低運作效率
如果中山高停徵通行費,根據高公局評估,將造成國道建設財源短缺,不僅之後要以債養債,還必須調高二高與北宜高的通行費費率。以二○○六年度預算案為例,陳建宇表示,如果中山高今年開始全面停徵通行費,將減收一四一億元,在當期剩餘降低,資本支出不變下,資金缺口將達一三六億元。預計至二○一三年,負債將會接近四千七百億元,光是利息支出就要二九○億元,二○一四年開始就必須以債養債。
至二○三七年通行費收入將少收約五千三百億元,國道基金的自償率也將由七八%下降至五八%,每年業務剩餘將不足以支付利息及資本支出;若需維持目前基金之自償率且於二○三七年基金財務達到平衡,必須調高二高、北宜高的通行費率二.三倍,也就是小型車的通行費必須調至九十二元、大客車一一五元、聯結車一五○元。否則,國道基金將面臨破產的局面,最後還是由全民來負擔。
若是減半徵收,影響當然相對較輕,但也只是減輕一半而已,國道基金仍須面臨破產,或是調高通行費的選擇。
此外,陳建宇也指出,中山高若不收費,將使短途旅次借道比例增高,也就是都會區的用路人也會考慮走高速公路替代平面道路,容易形成交通尖峰時段壅塞,有礙中、長途旅次正常使用,降低高速公路整體運作效率。況且,基於「使用者付費」的社會公平原則,高速公路的興建與養護費用仍須由用路人繳付通行費來支應,否則,就會如交通大學土木系副教授黃玉霖所說的,將造成東部人補貼西部人(目前東部尚未興建高速公路)、窮人補貼富人的不公平狀況,也將會排擠到其他建設的預算,影響國家整體資源的分配。
內文搜尋

X